"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細品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的由來

小國寡民思想"自古以來便是中國傳統文人筆下的重要思想之一,早在先秦,諸子百家時期,老子就有過關於這種思想,比較全面的闡述,例如在老子編寫的《道德經》第八十章中就有記載:"甘其食,美其服,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講的是老百姓希望吃得飽,穿的暖,安居樂業,能夠流連於田間地頭,過上沒有戰亂的安穩生活。畢竟那時戰亂頻發,民不聊生,老百姓流離失所的現象比較嚴重。到後來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一篇《桃花源記》更是將這種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陶淵明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真的有桃花源這個地方嗎?

我們知道魏晉時期,中原地區戰亂還是比較頻繁的,各個地區為了資源和土地,經常打的是不可開交。陶淵明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田園詩人,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人直接感受到了他的悠然閒適,並且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更是讓人讚歎他的傲骨,那麼這樣一個飽讀詩書,頗有學識的人,為什麼要構建桃花源這樣一個美好的聖地呢?僅僅是出於一種個人情感的宣洩嗎?後世很多學者專家教授都有過很多的推測,其中最主流的就是,這樣一篇文章中包含著一些陶淵明對現實的控訴,希望老百姓能夠擺脫年年不休的戰亂和紛繁複雜的稅收,有一個安居樂業,安身立命的絕佳場所。

同時,《桃花源記》當中提到的武陵,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嗎?《後漢書·郡國志》中關於武陵縣的相關記載有:"秦昭王置,名黔中郡。"到了後來王莽當政之時,曾將武陵郡改為建平郡。並且關於武陵這個名稱的由來還頗有一段歷史。根據古代劉昭所注寫的《先賢傳》記載,有一天,晉太守趙厥有心考教一下下屬,便問他身旁的主簿潘京:"你們這個地方為什麼叫武陵啊?不叫其他的名字呢?"潘京心想,這是什麼問題?怎麼還有人問為什麼這個地方不起別的名字?雖然不知道其中具體的原因,但是他畢竟涉獵了不少書籍,於是他巧妙地答到:"左傳裡記載道:止戈為武,詩經裡有這樣的註釋:高平為陵,'於是把原來的名字改了,進而使用現在的名字。"意思是說,根據左傳和詩經的一些記載,結合我們當地的一些特色,所以把原來的名字改為了武陵,雖然他講的並不完全正確,但是在他上司看來卻也不失為一種頗為機智的回答。由此可見,陶淵明筆下的武陵捕魚人確實經得起歷史的推敲,所以他的桃花源記並不是完全的憑空捏造,也有一定的地理根據。

二、桃花源景色如何?其中的老百姓都安居樂業,幸福美滿嗎?

根據《桃花源記》文章的描寫:武陵捕魚人因捕魚路上誤入了桃花林,見到了兩岸數百步大小的桃林,其中,樹木叢生,鳥語花香。可見桃花源周圍的景色是相當不錯的,真可謂是山清水秀。那麼其中老百姓的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後面寫道:"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裡描寫到桃花源土地平整,房屋錯落有致,良田和池塘樹林散落在居住地周圍田間的小路縱橫交錯,村莊裡一片和諧安寧的景象,由此我們可以推斷,生活在這裡的老百姓肯定是非常富足,並且非常安定的,同時他們也是非常熱情好客的。

因為當他們看見捕魚人的時候"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也就是邀請他到家裡,殺雞設宴用美酒款待他,後面還寫到"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也就是村裡大多數人都請誤入此地的捕魚人到家裡面做客,並且都是好酒好菜的招待他,讓捕魚人吃的大腹便便,流連忘返。從這裡可以看出,村民是非常熱情好客的,同事也是非常富有勞動精神的,沒有那麼市儈和斤斤計較,不然他們不會捨得用這麼多的美食招待捕魚人,也不會每一家都拿出這麼多的糧食。

後來等到捕魚人和村民們熟悉之後,拉起了家常,告訴了他們一些現在的情況,然後又問他們是怎麼來這裡的?他們說是為了躲避戰亂,由村長帶領大家一起逃難到這個與世隔絕,人煙罕至,但又美麗富饒的生活場所,然後他們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世代繁衍生息,至今已經過去幾百餘年了,並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朝代。當捕魚人告訴他們,現今歷史的時候,他們都表示非常的驚訝,並且囑咐捕魚人出去的時候千萬不要洩露他們的住所,因為他們不想被外界的是是非非所打擾,想繼續再這樣和諧安寧的地方生活下去。

三、桃花源是陶淵明的美好構想,他的這種精神家園對我們現如今的社會和生活有什麼積極的影響呢?

在桃花源記的最後,陶淵明巧妙的設定了這樣一個情節:南陽有一個高人叫劉子驥,他聽說了捕魚人這樣一個神奇而又富有玄幻色彩的經歷,很是感興趣,所以想去拜訪桃花源中的居民,但是他苦尋無果,最後不幸病死,慢慢的這裡也就沒有更多的人來尋找了,也就是說,最後桃花源除了誤入的捕魚人,就再也沒有人進去過了。可見這裡就是陶淵明作為田園詩人,他內心的一處聖地,是一個老百姓安身立命,安居樂業的絕佳場所,這裡沒有戰亂,沒有剝削,有的只是勤勞耕作,日落而息的普通大眾,他們在這裡找到了生活的樂趣,並且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

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在繁華的都市中,雖然享受了便利快捷的生活,但是往往心靈和精神上會產生一種空虛感,旅遊的時候總是希望去山美水美,人傑地靈的地方陶冶情操。後世和桃花源相近的地方,比如武陵區的桃花源風景區,也成了人們旅遊的一大熱點。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出來人們偶爾體驗這樣的生活是不錯的,但是如果讓他們長期脫離繁華的都市,便捷的生活,那麼願意的人也是寥寥無幾。但是這樣的環境,這樣和諧的人與自然關係仍然給予後人們一種提示,這也是現在社會所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夠忽視環境,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美好的家園。

但是現今社會的種種原因,使人們並不適合生活在桃花源,這種理想的生活環境之中,畢竟小國寡民在現代社會是相對難以做到的,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各個城市,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之間的融合和交流,而不是道德經中提到的那種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因為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全球化的模式,全球化的經濟,全球化的政治,全球化的文化。但是桃花源記依然給了我們一種美好的想象,一種美好的精神寄託,讓人們在忙碌的同時有了一片精神家園,從原先陶淵明自己一個人的精神寄託,到後來更多讀者更多人的一種共同的精神家園,由此可見,桃花源記對於人們的思想建設還是頗有文化意義的。

參考文獻:

《道德經》

《後漢書》

《先賢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