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为什么会失去阿布哈兹,在阿布哈兹战争中被击败?

巴哈利亚精英马穆鲁克


格鲁吉亚人高估了西方,低估了俄罗斯,也高估了自己……

从技术层面来说,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十分鲁莽的挑起了战争,在取得对南奥塞梯初步的军事胜利后,就开始袭击驻扎在当地的俄罗斯维和部队。

萨卡什维利也许过分相信了美国的承诺,或者是自己的军事实力。

开战前,格鲁吉亚不过300多万人口,2万多军队,海空军几乎是个位数,作战飞机只有9架,拿得出手的坦克也只有128辆。

就这点家底,萨卡什维利在占领茨欣瓦利后,下令格军队城内外的俄军驻地进行进攻,俄国维和士兵猝不及防,死伤上百人。

如此的鲁莽,格鲁吉亚竟敢以弱凌强,以小欺大,让全世界目瞪口呆。

俄罗斯自然怒了。

俄军拥有极高的战备水平,每年都要组织多次几万-几十万人规模的军事演习,大兵团、大作战、大纵深的作战经验丰富,对付格鲁吉亚这样的小国简直是小菜一碟。

当格鲁吉亚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俄国人的报复在几个小时就降临到了他们头上。

很快,俄罗斯召开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把格鲁吉亚军队逐出南奥塞梯。

在总统令下达后,俄军第58集团军在2小时20分钟就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包括燃料、弹药补给等等,并快速开展作战行动。

2万多俄军开进南奥塞梯后,沿公路长驱直入,快速进入茨欣瓦利周边,在炮兵、航空兵的掩护下,对上万格鲁吉亚军队展开攻击。

仅仅几个小时候,曾经“胜利”的格军,其火力就被俄军全面压制,在俄军的 打击下,他们被切成一块一块,军队各部之间完全失去了协调统筹能力,只能慌不择路地往回撤,在公路上,到处都是被摧毁的坦克、战车、装甲车和汽车,在俄军的强大打击下,格军几乎是一溃千里。

面对军队崩塌式的失败,萨卡什维利想到了他的美国盟友,但此时“刷卡时为零”。

美国人知道战斗民族的脾气,这祸明面上也是格鲁吉亚理亏,美国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在适当的时候出面斡旋。

什么时候才是好时机呢,自然要等俄国人发泄痛快了、爽了才行啊。

于是,萨卡什维利除了频繁向俄国抗议、向国际呼吁,其他也没什么办法了。

以卵击石,代价和后果自然是惨重的。

俄军几乎在开战初期,就全面掌控了战场主动权,不仅进入南奥塞梯的格军陷入重重包围之下,格鲁吉亚首都也受到了直接威胁,从天空到海上,俄军海空军尽在掌握,完全断绝了格鲁吉亚可能受到的外援。

除了军事上,俄军对格鲁吉亚的网络、通信等也展开了大规模攻击,格鲁吉亚的官方网站全面瘫痪,通讯指挥系统也几乎崩溃,而这还只是战争开始。

面对俄军排山倒海的立体攻势,小小的格鲁吉亚如何抵挡?

6天后,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战争结束,俄军撤离格鲁吉亚,又过了十天左右,双方断交。

这场战争,格鲁吉亚彻底丢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2个共和国。

格军死亡215人,受伤1469人,俄军死亡74人,受伤171人,伤亡主要是战争初期格军对俄国维和军队的突袭。

螳臂当车,格鲁吉亚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相信美国人会援助?格鲁吉亚人好天真。


云中史记


阿布哈兹面积不大,8600平方公里,但要知道包括阿布哈兹与南奥赛梯的格鲁吉亚,也不过6.97万平方公里。位于格鲁吉亚西北部海岸线的阿布哈兹,从古希腊时代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8世纪(701--800年),阿布哈兹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

格鲁吉亚永远都不会放弃阿布哈兹,大约中国五代后期,阿布哈兹成为格鲁吉亚一部分。格鲁吉亚人会质问:那个时候,俄罗斯在哪里?

俄罗斯进入阿布哈兹,是在1810年,沙俄和控制阿布哈兹的奥斯曼土耳其进行大战。俄国的海军强行在阿布哈兹最大的海港城市苏呼米登陆,阿布哈兹成了沙俄的所谓保护国。不过,沙俄很少干涉阿布哈兹的内部事务,阿布哈兹人怎么高兴怎么玩。这种快乐的时光,截止于1864年。沙俄出于巩固南线边界的考虑,正式废除阿布哈兹公爵,并入沙俄。

阿布哈兹具有很强的“叛逆”性格,和车臣差不多。他们自己玩的挺开心,突然接到通知:你们要老实当奴才。换了谁也不答应。更让阿布哈兹对沙俄不满的还有两点:一,沙俄强行在阿布哈兹推行俄罗斯化,极力打压阿布哈兹的族群特征。二,阿布哈兹本来就不多的土地,被沙俄各色人等巧取豪取,都快到吃不上饭的地步。

面对阿布哈兹人的激烈反抗,沙俄只说了一句:我有骑兵与长枪。从1866年开始,阿布哈兹不断反抗沙俄,得到的回应,确实是骑兵与长枪,各种打压。

地球人都知道沙俄的暴脾气,得罪沙俄,只有死路一条。阿布哈兹人的反抗停止于1877年,沙俄已控制住局势。从这一年开始,沙俄加大对阿布哈兹人的惩罚力度。

现在阿布哈兹人口只有25万,但在一百多年前,阿布哈兹的人口却有一百多万。当时的阿布哈兹人,主要信奉与现在中东相同的宗教,被沙俄视为异己。沙俄故意找阿布哈兹的麻烦,让阿布哈兹人离开阿布哈兹,实现沙俄对南线俄、土边界的绝对控制。

大量被沙俄宣布为“罪民”的阿布哈兹人,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家园,去了和他们有相同信仰的土耳其。有个数据:截止于1897年,依然生活在阿布哈兹的阿布哈兹人,只占阿布哈兹总人口的55.3%。而这个数据在1886年,是85.7%。

190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取消阿布哈兹人“罪民”身份,但为时已晚。阿布哈兹人对沙俄的痛恨,堪比今之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的痛恨。不过,苏联在1917年成立后,放宽了对高加索地区诸国的控制,让阿布哈兹对沙俄继承者苏联的痛恨减轻了很多。苏联说你们这些小国可以自由组成同盟,怎么开心怎么玩。

阿布哈兹当然想甩开苏联自己单干,在1917年10月8日,恢复了1864年以前的组织架构,实际上等于复国。1921年3月4日,阿布哈兹成立了苏联式的国家。

但这一切的美好,半年多点就结束了。苏联的二号人物,名叫斯大林,曾是阿布哈兹邻居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工。斯大林作为格鲁吉亚人,自然支持格鲁吉亚对阿布哈兹的进攻。斯大林告诉阿布哈兹人:想要有饭吃,老老实实和格鲁吉亚结成同盟。实际上,斯大林这是为把阿布哈兹并入自己的祖国作准备。

1931年2月19日,格鲁吉亚正式宣布阿布哈兹属于格鲁吉亚。

阿布哈兹好容易逃出沙俄的魔掌,结果要成为格鲁吉亚的地盘。格鲁吉亚是不大,但格鲁吉亚是苏联一号人物斯大林的家乡……

图-格鲁吉亚街头

实际上,阿布哈兹还是被“新沙俄”控制。

阿布哈兹对此极为不满,认为自己过去、现在、将来都不是格鲁吉亚人。而格鲁吉亚有了斯大林的支持,加速“同化”阿布哈兹。阿布哈兹受不了格鲁吉亚的“欺负”,宁可加入俄罗斯加盟国。苏联向阿布哈兹做了一定妥协,但阿布哈兹还是留在格鲁吉亚。

直到1991年,苏联驾崩,格鲁吉亚又乱七八糟,阿布哈兹看到了自立成国的希望。各种折腾,直到现在。

图-格鲁吉亚街头

阿布哈兹问题不解决(以及南奥塞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关系就别想好转。


地图帝


近几十年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之间的纠纷越来越深。这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由于阿布哈兹这个特殊的存在所造成。

众所周知,苏联的解体,让各种民族矛盾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像著名的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就在不停进行着反俄活动。而中亚的几大斯坦国,则是战成一团。但矛盾归矛盾,这些国家起码早都已经实现了独立。而阿布哈兹,却连自主独立,都大费周章。并且他们在独立之后,还难以得到承认。

(阿布哈兹区位图)

阿布哈兹位于黑海和大高加索山之间,地处黑海东岸,是一片狭长的低地。

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人在如今的首府苏呼米地区定居。公元前5世纪,卡斯托和波勒克斯兄弟,建立了苏呼米城。后来,这片区域又成了古罗马和拜占庭属国。

在公元6世纪,阿布哈兹人在罗马帝国的影响下,开始信奉基督教。到8世纪,阿布哈兹人建立起了独立的阿布哈兹帝国。

但可惜的是,阿布哈兹人建国还不到100年,便遭到了格鲁吉亚吞并。

公元15世纪,阿布哈兹人又一次宣布独立。然而这次独立,也只维持了一百年的时间,便被奥斯曼帝国吞并。至此,伊斯兰教取代基督教,成为了阿布哈兹人的信仰。

19世纪初,阿布哈兹成为了俄国保护国。在开始的五十多年里,俄国人很少干涉阿布哈兹内政。但到了19世纪中叶,俄国正式将阿布哈兹兼并。

对于俄国的兼并,阿布哈兹人曾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反抗。俄国利用其强大的武力,将暴乱统统镇压了下来。到1877年,俄国将阿布哈兹人裁定为“罪民”。大量阿布哈兹人背井离乡,涌入了土耳其境内。

(阿布哈兹人民)

一战之后,阿布哈兹很快重新复国。但还不到十年,阿布哈兹便被格鲁吉亚出身的斯大林,划为格鲁吉亚境内的自治共和国。不过空有自治的名头,却根本无独立之身。

在半个多世纪里,阿布哈兹人与格鲁吉亚人的矛盾越积越深。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双方的矛盾终于爆发。

在1989年,阿布哈兹要求脱离格鲁吉亚,以自主独立的身份加盟苏联。但这一要求,遭到了格鲁吉亚的拒绝。1991年,苏联解体,格鲁吉亚首任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开始宣扬“大格鲁吉亚主义”。他要求在格鲁吉亚境内,取消俄罗斯、奥赛梯等民族的语言。而像阿布哈兹这样的小种群,则直接被划为了二等公民。

这样一搞,阿布哈兹人马上就不干了。本来阿布哈兹人信奉伊斯兰教,格鲁吉亚人信奉基督教,双方信仰一直都不一样。而在阿布哈兹的首府苏呼米,格鲁吉亚人却占了一大半人口,留给阿布哈兹人的空间已经很少了。再加上强硬的大格鲁吉亚政策,阿布哈兹人感觉自己的家园遭到了外来人的侵占,他们只能拿起武器,捍卫主权。

从1991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阿布哈兹人开始加入武装组织。1992年8月,格鲁吉亚与阿布哈兹之间的冲突,正式演变成了战争。

(谢瓦尔德纳泽)

在战争伊始,阿布哈兹人遭到了境内的格鲁吉亚民兵和政府军的双重打击。新上台的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命令民兵对阿布哈兹人进行大清洗。结果这一举动,反而成功激起了阿布哈兹人的斗志。

不久后,阿布哈兹武装得到了来自“邻居”的帮助,武器装备全面升级。而“邻居”也时不时在公开场合对格鲁吉亚施压,格鲁吉亚人的气焰开始遭到打击。

最重要的是,阿布哈兹得到了穆斯林世界的大力支持。到1993年,阿布哈兹人对格鲁吉亚政府军发动了反攻。他们凭借强大的火力,重新攻入了苏呼米。此后,格鲁吉亚政府军继续撤退,而阿布哈兹人则趁胜追击。

一直到俄罗斯维和部队介入后,阿布哈兹人才停止了追击。

这场战争,让格鲁吉亚失去了12.5%的领土,甚至还包括200公里长的黑海海岸线。有大约25万格鲁吉亚人,被迫离开了阿布哈兹。阿布哈兹人终于成功夺回了自己的家园。

1994年,阿布哈兹宣布独立建国,但却再一次遭到了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反对。一直到2008年,俄罗斯才终于承认了阿布哈兹的主权。到现在,阿布哈兹已经与7个联合国成员国和3个非联合国成员国建交。


张生全精彩历史


阿布哈兹战争的直接后果就是格鲁吉亚丧失了对阿布哈兹的控制权,使得格鲁吉亚变成一个被割裂的国家。这也是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的诱因之一。

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本在过去被压制的民族矛盾变得极为突出。从波罗的海三国的反俄活动,到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纳卡战争,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内战和骚乱,德涅斯特河左岸与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的战争,乃至于车臣战争和后来2014年的顿巴斯战争,实际上都是苏联解体后的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阿布哈兹也不例外,它的战争起因源自于格鲁吉亚民族和阿布哈兹民族的冲突。在高加索地区,民族众多,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布哈兹和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族时常产生矛盾。

1989年,拥有五十万人口的阿布哈兹要求脱离格鲁吉亚。他们要求恢复以往在格鲁吉亚拥有的自治权,否则脱离格鲁吉亚,单独加入苏联。此时此刻,格鲁吉亚民族主义者加姆萨胡尔季阿大力宣扬“格鲁吉亚人的格鲁吉亚”。他要求取消阿布哈兹,俄罗斯,奥塞梯各族的官方语言,实行格鲁吉亚化。此外,他还是一个被西方支持,强力反对苏联的人。在他们这些民族主义者看来,格鲁吉亚的少数民族是二等公民,只是格鲁吉亚人的附庸。
1990年,加姆萨胡尔季阿成为了格鲁吉亚的领导者,后来成为格鲁吉亚第一任总统。虽然此人不久后仓皇出逃,被赶下台,但他已经加深了印痕,使得阿布哈兹和格鲁吉亚民族矛盾日益加深。

双方早就在1991年到1993年初发生了多次交火和族群冲突。阿布哈兹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纷纷参加战争,使得阿布哈兹在战争中创建了数万人的武装力量。而阿布哈兹的格鲁吉亚族民兵也拿起枪支协助格鲁吉亚政府军。格鲁吉亚军队对阿布哈兹的战事一直处于挨打局面。

直到1992年,原苏联外交部长,“银狐”谢瓦尔德纳泽从莫斯科来到第比利斯,成为了新的格鲁吉亚总统。他与美国和北约接近,希望获得支持平定阿布哈兹。当然,他很清楚必须要自己出力才能不激怒俄罗斯,压制阿布哈兹的叛乱。


在当年8月14日,谢瓦尔德纳泽委任基古阿为进攻阿布哈兹的司令官,对阿布哈兹发动新的攻势。格鲁吉亚军队在前线使用重火力进攻,后方的格鲁吉亚族民兵就对阿布哈兹族进行清洗。这导致了所有阿布哈兹人都站在了格鲁吉亚军队的对立面。

在基古阿的指挥下,格鲁吉亚军队损失惨重,但前锋直达阿布哈兹首府苏呼米。在1992年10月,格鲁吉亚军队攻入了苏呼米,占领了阿布哈兹议会大楼,整个城市几乎一片废墟。格鲁吉亚军队达到了这场战争中所创造的最有利时刻,几乎看到了胜利。

然而,格鲁吉亚对于外部形势的判断却严重失误,俄罗斯并不支持格鲁吉亚对阿布哈兹动武,时不时阻挠他们。阿布哈兹人得到了来自穆斯林国家,甚至车臣叛军的支持。在1993年,阿布哈兹人从国际军火商手中得到了大量坦克,大炮和飞机。经过反攻,阿布哈兹人在当年7月占领了从第比利斯通往苏呼米的两条主干道公路,对苏呼米展开合围。许多格鲁吉亚军队丢下武器逃跑,阿布哈兹人重新进入了苏呼米。
连谢瓦尔德纳泽也不得不在电视上表示:“苏呼米的沦陷意味着格鲁吉亚失去宝贵的自由。”

随后,阿布哈兹人继续南征,追击撤退的格鲁吉亚军队。在这一年,战争基本结束,格鲁吉亚战败。有超过25万格鲁吉亚族被赶出了阿布哈兹。在这场战争中,两个民族彼此之间产生了怨恨。如今,俄罗斯维和部队在此驻扎,格鲁吉亚已经失去了武力夺取阿布哈兹的能力。

纵观前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的一系列战争,无一没有民族主义的痕迹。在这种狭隘,极易引导民粹的民族主义情绪操控下,灾难是难以遏制的。


朱兴子


应该说是格鲁吉亚打错了算盘,格鲁吉亚是在原苏联解体之后建立了一个新国家,本身自己内部就存在着不少问题,想搞分裂的地方还不止一个,按说这只是国内政治事务,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政府如何协调与地方关系的问题了,但是糟糕的在于,格国内政局总有问题,更没有能够良好的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

格鲁吉亚政府一心想加入西方阵营,在对俄态度上有浓重的反俄情绪的,在这种背景之下,双方的关系不是很友好,在2008年时,格鲁吉亚很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原本俄罗斯驻军格属于维和性质,那时还没想到与格政府为敌,双方没有恶化,格方却试图以武力解决自己国内的分裂问题,但是错误的认为俄罗斯不敢因此出手,直接对俄军发动了进攻。

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挑战俄罗斯的地位了,原本俄罗斯只能说是插手地区事物,可是格鲁吉亚的行动等于逼着俄罗斯出手,俄军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了部队的动员与集结,对格鲁吉亚大大出手,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得格军崩溃,从而让格鲁吉亚再也不敢以武力努力解决国内问题的,还刺激俄罗斯进一步的插手其国内事物,如今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机会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麦田军事观察


格鲁吉亚与阿布哈兹之间互殴这事儿发生在1992年,离现在稍微有点儿远,要说这事儿还得从苏联解体前那段时间说起。话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眼高手低,生生将苏联给玩得人心离散,该闹独立的地区都开始闹独立,不该闹独立的地区也吵吵着要分家,比如其中就有格鲁吉亚。

当时,为了抑制格鲁吉亚独立,苏联领导人就想出了分而治之的办法,你小小格鲁吉亚不是闹独立吗?好,你院子里阿布哈兹那块也早不想跟你一块过了,干脆成立个共和国。就这么着,苏联在1990年大笔一挥,把阿布哈兹从格鲁吉亚划出来,成立了一个共和国,地位与格鲁吉亚一样,直属苏联,而苏联也就在一年后轰然倒地,四分五裂。格鲁吉亚也实现了独立梦想,而按说阿布哈兹也应该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不过,双重标准一直都在,就连格鲁吉亚这样体量的国家也是如此,自己吵吵着独立,却不允许阿布哈兹独立。话说格鲁吉亚独立后第一任总统是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他的名字就老长了,用中文表达就是加姆萨胡尔季阿,不好记,索性咱们就简称加姆,小国加姆大总统别看就管着格鲁吉亚这么一亩三分地,但是秉持着大格鲁吉亚主义,极端排外,甚至说过“格鲁吉亚属于格鲁吉亚人”这样的话,嘴炮功夫了得的加姆就这么着被选为第一任总统,也在这样的口号在1991年又将阿布哈兹给并入了格鲁吉亚。

那阿布哈兹人哪能同意,并入也就罢了,还啥都是你格鲁吉亚族人的,我们阿布哈兹人算怎么回事?外国人?于是,抄起家伙又干了起来。嘴炮先生加姆自然是又将嘴炮高高架起,吵吵着要平复阿布哈兹。别看加姆嘴炮打的响,但是真到了战场上就哑火了,一通乱指挥,搞得格鲁吉亚军队根本不是阿布哈兹军队的对手。加姆吹牛功夫也被格鲁吉亚人看透了,于是格鲁吉亚军人在1992年年初发动政变,将其一脚踢开,请谢瓦尔泽纳泽出山主持局面,这位谢瓦尔泽纳泽可不得了,当年苏联还在的时候当过苏联外长,纵横世界舞台,有“银狐”之称,狐狸啥样?狡猾狡猾滴。

狡猾大大滴的谢瓦同志真是对得起自己的外号,刚一到任,一面利用自己关系,积极取得欧美的支持,另一方面派出经验老道的军事统帅进击阿布哈兹,如此一搞,立刻扭转局面,攻占了阿布哈兹“首都”苏呼米,整个局面朝着有利于格鲁吉亚的方向前进。

这个时候,另一个狠角色俄罗斯该出场了,俄罗斯一看格鲁吉亚这是要疯啊,铁了心跟西方走,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真不知道姓什么了。于是给阿布哈兹那边出钱出武器,还明里暗里给谢瓦使绊子,俄罗斯一出场,阿布哈兹像用了修改器一样,立刻升级为开挂民族,突突突,一顿扫射,1993年的时候不仅收复了苏呼米,还将格鲁吉亚军队逐出了阿布哈兹地界,眼看就要向着格鲁吉亚其他地方进发了,整个格鲁吉亚形势危如累卵,不仅不是格鲁吉亚人的格鲁吉亚了,马上就要成了阿布哈兹人的格鲁吉亚了。这阿布哈兹战争打到这时,眼看格鲁吉亚要完。

这个时候,那位嘴炮哥加姆又来劲了,说,你看他也不行吧,还是我来给大家用嘴炮搞定阿布哈兹吧。于是,加姆领着一帮子人来闹事,想要重新夺权。

谢瓦尔泽纳泽当时真是内忧外患,加姆这又逼宫,阿布哈兹又逐渐坐大,眼看要不行,不过谢瓦尔泽纳泽不愧老狐狸一枚,一看阿布哈兹这么开挂,立刻知道是俄罗斯在后台用了修改器。惹不起,咋办,美国虽好,太过遥远,远水不解近渴,只好对俄罗斯认怂:我错了,咱俩继续哥俩好行吗?于是,1993年下半年,谢瓦尔泽纳泽亲赴俄罗斯,与叶利钦签了约,加入了独联体。

俄罗斯一看,既然格鲁吉亚不闹了,就跟阿布哈兹说,行了行了,可以了,别打了,你地盘久了,好好玩耍吧~不过为了防止格鲁吉亚再闹,俄罗斯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嘴上不说,但是实际上允许这阿布哈兹独立了。私下里给钱给枪,还派出军队罩着。

阿布哈兹战争就这么着几经转折,格鲁吉亚先败再胜,最后又败,以向俄罗斯认怂而告终。

到了后来,谢瓦尔泽纳泽之后,格鲁吉亚人再一次走向亲欧美的道路,甚至在2008年因为南奥塞梯的事儿直接和俄罗斯干了一仗,是为俄格战争。格鲁吉亚人哪能打得过俄罗斯,被俄罗斯彻底干趴下。俄格关系再度恶化,格鲁吉亚也退出了独联体。而美国也只是怒气冲冲一番谴责,也没见一个美国大兵为格鲁吉亚冲锋陷阵。

俄格恶化之后,俄罗斯也不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接明面上承认了阿布哈兹是个主权国家,并建立了外交关系,不仅是阿布哈兹,还有南奥塞梯,也一并承认了。

现在,或许地图上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还标在格鲁吉亚的领土内,但是早已经事实上独立,格鲁吉亚除了继承第一任总统加姆的嘴炮之外,并没有任何办法,小国命运也罢,大国博弈也好,总之,离着俄国这么近,却舍近求远,想靠美国保护,那不把自己玩坏才怪。美国虽然在一些人看来也许各种好美得不得了,但是也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格鲁吉亚去和俄罗斯硬碰硬。格鲁吉亚亲俄或许过不上好日子,但是至少不至于被灭或者被搞得四分五裂,亲美呢?或许有美好的日子,但是在好日子之前恐怕已经被大国博弈搞残废了。小国宿命,如是而已,没得选择,非要选择,下场就是格鲁吉亚,瞧瞧乌克兰,无非格鲁吉亚的一个翻版。

顺带说一句,这种威胁到家门口直接出兵的事儿不仅俄罗斯干过,美国也做过不少,譬如当年的格拉纳达,要走亲苏路线,美国果断出兵,灭了这国政府,扶植了个亲美政权,还有巴拿马,直接把巴拿马总统抓回美国审问。所以,大国家门口的小国们还是不要改换门庭,不然,以上这些国家就是教训。


北玄武


本来都属于苏联,最后被西方霉鬼忽悠,从苏联独立出去了,而阿布哈兹有亲俄罗斯的倾向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既然格鲁吉亚可以从苏联分离出去,而阿布哈兹又有什么不可以哪,若论武力,面对俄罗斯,格鲁吉亚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可格鲁吉亚偏偏选择了使用武力,而俄罗斯一定会使用武力,去保护倾向于自己的阿布哈兹的,除非俄罗斯人脑子进水了,真正脑子进水了的是格鲁吉亚,还以为西方霉鬼会使用武力保护自己的。而当今的乌克兰依然还在犯着同样的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