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晚上9點,孩子準時給我打來了視頻電話,第一句話就問:“媽媽,你什麼時候來姥姥家接我啊?

這句話,從初四到今天,孩子問了我半個多月了。而我,就在離她車程不到10分鐘的單位,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你讓你媽忙吧,沒事別惦記你。別來哈,千萬別來!”說這話的是我媽。從年初四接到採訪任務,我就把孩子送到了姥姥家。這些天,火車站、醫院,這些在我媽眼裡的“高危”地段,我都跑遍了。於是,她很堅定地把我列為家庭頭號“汙染源”,並很自覺地斷絕了與我的一切接觸。哪怕是麻煩鄰居幫忙買菜,也絕不接收我送去的任何物品。畢竟她家除了我7歲的女兒,還有我88歲的姥姥。上有老下有小的她,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經不起半點“風吹草動”。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我,是一名紀錄片編導。同為媒體人,我們也許不像新聞記者那樣,一年365天忙著出現場、跑一線,日子過得像打仗。但歲末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和同事也瞬間進入了“戰備”狀態。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本文作者工作中(女)

部門裡的每個人,都化身成為“聽從召喚,使命必達”的戰“疫”記者:忙著採訪、發佈信息;忙著盡一個媒體人的職責和使命,傳遞著這個特殊時期最溫暖有愛的故事;忙著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盡我們所能地去影響更多的人。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無時無刻不被感動著……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一個“粘人”的孩子

大年初七的晚上,我們拜訪了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呼吸內科醫生王永彬的家人。年三十下午4:00,在接到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組建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召集令後,王永彬在單位工作群裡第一個報了名。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王永彬的家面積並不大,但佈置的很溫馨。一進門,王永斌的兒子,9歲的小豆豆,就拉著我們看他家的照片牆,他3歲時跟爸爸的合影被擺在最中間。

豆豆還有個一歲多的妹妹,我們本以為小妹妹會是影響我們拍攝進度的“不安定”因素。但進門沒多久,我們發現小豆豆成為了最大“阻力”。因為他“粘”上了同行的一名攝像師。攝像大哥拍到哪,小豆豆就跟到哪。200多斤的攝像大哥也不明白,怎麼就被這個小不點“愛”上了。坐下聊聊才知道,王永彬和愛人都是醫務工作者,平時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在家裡,除了爸爸就剩豆豆一個“男子漢”,小豆豆太缺少同性的陪伴了。也許是因為攝像大哥家裡有個差不多大的孩子,小豆豆感覺一下找到了知音,恨不能全程“掛”在攝像大哥的腰間,那副黏人的模樣,看著著實讓人心疼。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爸爸在豆豆眼裡的形象

拍攝間隙,小豆豆溜到我旁邊,輕聲問我:“阿姨,你知道我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嗎?”看著孩子期待的眼神,一時間我不知道說什麼好。於是反問道:“你覺得呢?”小豆豆聲音一下子就高起來,說:“我爸爸把病毒打敗了就回來了!”微微昂起的小腦袋,透著一股子驕傲。忽的,他的聲音又低了些,說:“但我希望,他能快點兒。”紅紅的小眼眶裡,眼淚來來回回,最終也沒掉下來。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王永彬家人

一次把攝像大哥搞哭的採訪

1992年出生的張倩,與丈夫宋淳同在山大二院重症醫學科。為去馳援湖北,宋淳是奪下了張倩的手機自己報的名。他說,兩個人萬一都出了事,老人就沒有照應了......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採訪張倩就是在重症醫學科的休息室。坐下來,她問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是哪個電視臺的?得知我們節目是在山東衛視頻道播出,張倩露出了些許遲疑……張倩的老家在安徽,直到我們去採訪,她的父母還不知道,女婿已經去往湖北的消息。

我問張倩:“你想什麼時候告訴他們?”“不問就不說吧”,張倩定了定,又說:“其實我爸知道了院裡去了兩批人,但是不知道第二批的名單裡面,有他另外一個孩子的名字……我就希望這個疫情能慢慢穩定下來,他們能提前回來,然後到時候再給他們打電話,說你兒子從湖北安全地回來了,他已經去過了。一個很優秀的山東女婿,就這麼簡單。”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張倩說這些話的時候,幾度哽咽,我的淚水也忍不住流下來。雖然沒能回頭看一眼,但我分明聽到,我身後攝像大哥吸鼻子的聲音。最終,這些內容遵循張倩的意願,沒有用到播出的節目中……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節目播出前一天,我告訴她播出時間,並詢問了她父母的情況。倩倩告訴我說,家裡人已經知道了,但怕他們難過,還是決定不通知他們收看節目了。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節目編導通知張倩收看節目時她的回覆

一次最困難的採訪

說到這次採訪,有困難我已經預想到了;但有些困難,卻是我始料未及的。去採訪張倩的時候,跟他們科室主任馬承恩聊了很久。沒曾想,幾天後就在新聞中看到他作為隊長出徵的消息。58歲的馬主任有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力只有正常人一半不到。但他早早就準備好了行囊,時刻準備出發。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馬承恩在工作中

那天,當我們把鏡頭對準他時,他躲開了;他說多拍拍年輕人,對他們有好處。

36歲的溫坤,是山大二院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隊長,他的愛人是山東省胸科醫院的醫生,早在年前,該院就被定為新冠肺炎省級定點醫院。夫妻倆一個在山東,一個去湖北,各守一方平安。在任何一個媒體人看來,這都是一個好故事。然而,採訪他也頗費了一番周折……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節目編導勸說溫坤醫生接受採訪時的微信聊天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現在回過頭細數下來,也許是我從業十多年來,因為一期節目被拒絕最多的一次。但每一次的拒絕,都讓人感動……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本文作者(王媛)

在這個時候,到處跑著採訪,說不怕是假的,尤其是去醫院。因為你不知道在醫院某個角落,與你擦身而過的,是不是傳說中的“小B”。而事實證明,我們的擔心不無道理。2月2日,我和兩名攝像在一家醫院拍攝一整天。2月3日,又派了另兩名攝像去補拍素材。六天後,當看到濟南市疾控發佈的尋找密切接觸者通知,其中就有我們去的那家醫院。而確診病患去過的地方,我們也都去了……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當時就像過電影一樣,把這六天的經歷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那一刻,真正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我的家人、同事,還有後期機房裡來來往往的同仁,以及他們的家人……

於是,連忙開始翻通話記錄、找臺裡的調車信息,跟攝像挨個確認回臺時間,最終確定:該確診患者到醫院的時候,我們已經回到臺裡,以不到2小時的時差完美地“錯過”了。

其實,為了這次採訪,我和攝像做了充足的準備。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全副武裝。但真到幹活的時候……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一次性手套,沒戴多久就能感到那種粘稠;攝像大哥的口罩從早上出門,到晚上回臺,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不曾摘。時間久了,緊繃的口罩也會勒得耳朵生疼,臉上也勒出了痕跡。拍攝是個體力活,他們往往沒幹多久就會出汗。而汗流到勒痕處,那種“酸爽”真是難以用語言表達。

但正是有了這樣的體驗,才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醫務工作者的艱辛。我們的“酸爽”只是一時,他們的“酸爽”是每天;我們“浴水奮戰”的只是局部,而他們則是6—8小時全身心地“浸浴”……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雖然這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春節糟糕到了極點。但在這片土地上,每時每刻,我們都被守望相助的人們感動著;被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勇氣鼓舞著。此刻,無數看似平凡的人們,就是我們心中最堅強的英雄!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節目編導與山大二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李麗的微信聊天

在這全民抗擊疫情的日子裡,很慶幸能有機會經歷著、記錄著、講述著。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感恩,所有的遇見;

感謝,一起努力的你們;

期待,疫情早點過去;

唯願,所有人不管等多久,都能回家……

一個紀錄片編導的“戰疫”隨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