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最没用的朝代,大部在国境线外,为敌国做嫁衣

长城,中原王朝不可或缺的堡垒

万里长城由西到东绵延于我国的北部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工程保留至今,它始终在发挥着它的价值,即便到了今日,它的军事价值被极大地削弱了,但是它历经两千年的风风雨雨屹立不倒,记录下无数场硝烟战争,历史可在了它的上面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缅怀历史的重要载体,依旧有重要的价值。

长城最没用的朝代,大部在国境线外,为敌国做嫁衣

而长城放在古代更是具备很大的价值,长城作为一项军事工程,和现在的防线差不多,它可以传递消息、驻扎军队,如果进攻这里是可以作为出兵的起点,如果防守这里可以驻扎大量的军队,依托险要的地形和厚厚的城墙抵御敌人。有这个庞大的工程作为辅助,以逸待劳,总比直接用士兵和敌人冲突要好得多。

长城最没用的朝代,大部在国境线外,为敌国做嫁衣

长城更大的作用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最早是匈奴威胁中原王朝,后来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在不断更换,这些游牧民族的人逐水草而居不修城池,打起来一哄而散很难集中消灭,不然那些强盛的王朝足可以一战平定北方边患。游牧民族的人自小学习骑射,是一种天生的本领,战时人人可为控弦之士,所以中原的军马难以与之对抗。

长城实际上是赚钱的

长城的存在一是可节约成本,敌人凶悍需要大量军队屯扎方可对敌,但是这样需要军费,需要物资的轮输转运,耗费巨大,而有长城这样的工事,骑兵的冲击没有什么用,防守的士卒可以以一挡十,小规模骚扰没什么用,倘若敌人众多可点燃烽火传信;二是可以稳定边境,游牧民族兵力强,但是制造铸造方面不足,战车器械方面自然不足,所以长城历朝历代保中原平安。而且长城阻碍了农耕和游牧之间的商品交流,使得各朝各代能控制贸易关税,获利颇丰,总的来说,举国之力修建的长城其实是赚钱的。


长城最没用的朝代,大部在国境线外,为敌国做嫁衣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没有长城是件很麻烦的事情,长城主要横亘在北部地区,而长城的南面就是中原地区的大平原,如果长城所在的那块土地没有在掌中,那就说明北方强敌直接面对着大平原地带,一旦南下便不可挡。

长城没用的朝代

古代有很多王朝,对于一些王朝来说长城并没有发挥很大的军事作用,这些朝代要么就是及其强大,要么就是非常弱小。比如唐朝吧,唐朝盛世我们都知道,那时候的唐朝的影响力非常强大,唐太宗李世民被各国奉为“天可汗”,那影响力就不是单纯地能影响国际关系了,而是直接可以裁决国际事务,周边大小国家基本不敢造次,和汉朝一样,对于任何挑衅者真的能做到虽远必诛。

汉朝有远征大宛,唐朝有王玄策一人打印度,所以那时候没什么国家敢叫板,唐朝用不着过多地整军备战进行防守,况且唐朝的版图我们也都看过,非常庞大,长城北面还有一大块土地,长城发挥不了稳定边境的作用,反而成为了金国抵抗宋朝的城墙,可以说是为敌国做嫁衣了。


长城最没用的朝代,大部在国境线外,为敌国做嫁衣

再有一个长城没什么作用的朝代就是宋朝,我们都知道长城是从黄河“几”左边那笔中间穿过去,然后从右边那笔接近右上角的部位穿出去的,被动还好一些,勉强够得着这个位置,我们再看南宋的地图,黄河基本都在境外,至于长城其他的部分都是经过宁夏和内蒙古的高原,然后东达东三省地区,那几段就更是与南宋无缘了。

长城最没用的朝代,大部在国境线外,为敌国做嫁衣


在后世人眼中宋朝是个弱的朝代,一是因为屡屡被北方少数民族欺负,实力弱,而是因为有些皇帝不积极反抗侵略,懦弱。五代十国的时候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给了辽国,这幽云十六州是北方的军事重镇,掌握了它们就可以稳定边塞,长期以来这块土地一直在中原王朝手里,所以一直安定,然而五代十国以后就是宋朝,幽云十六州一直就在北方游牧民族手里,而长城的主体也不在掌握之中,也就是说宋朝的北部边境不仅无险可守,就连那些军事设施这些人工之险也不掌握。到了南宋,偏安一隅,就更别说有长城可以用了,能用的只有长江罢了。

长城最没用的朝代,大部在国境线外,为敌国做嫁衣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北宋,按以前的规律,开国皇帝凭借自己的雄才伟略建立了国家以后应该励精图治,创造一番盛世出来,然后和天下百姓安享太平和富强了,但是赵匡胤没有,包括他的弟弟赵光义,都在兴兵北伐企图收复北部地区,不把大块平原暴露给敌人,因为北部地区既有山险可依,又有军事工程长城,可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到后来宋朝就这么一直被欺负着,一直提心吊胆地过着于是就有了汝靖康耻这样的悲哀。

长城最没用的朝代,大部在国境线外,为敌国做嫁衣

要说宋朝有长城吗,在山西岢岚到是有个迷你长城,为杨家军修建,面对强大金国,这点长城不值一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