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用了幾件事來說明劉備乃“世之梟雄”?

虛竹0316


三國中,我覺得這幾件事最能反映劉備是個梟雄!

之所以能稱得上梟雄,並不是有萬夫不當之勇,一定要有勇有謀,上乘天意,下遂民心,以仁義為本,還會懂得善用人才,求賢若渴!第一,青梅煮酒論英雄

當年董承約劉備一起立盟,打算除掉曹操。劉備害怕曹操懷疑,每天在菜園子裡種菜,一副與世無爭,悠然自得的心態!曹操還有有一點懷疑的,所以設下酒席,來找劉備青梅煮酒!再兩人暢飲的過程中啊,曹操有意試探,便和劉備討論起來天下都誰算得上英雄,曹操說,我覺得真正算英雄的,也就你和我!劉備一聽曹操此話必然是有所懷疑,趁著打雷把手裡的筷子扔了下去,裝成一副嚇壞的樣子,然後說,就我這打雷都害怕的膽量,能算英雄嗎?

劉備的故意掩飾,使曹操放鬆了警惕不再疑心劉備,這才有了後邊的三足鼎立!

第二,劉備摔阿斗

長坂坡的戰役對劉備的軍隊來說,是一個重創,但越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越能看出劉備對待百姓的態度!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劉備堅持安全護送百姓,因為他深知,民眾的力量。在此次戰役中,趙雲負責護衛劉備的家眷!後來曹操大軍來勢兇猛,劉備勉強逃了出去,一家老小被曹操大軍包圍了,這時趙雲拼死刺殺,七進七出終於尋得劉備的兒子阿斗。當時劉備大軍都在撤退,只有趙雲反方向奔襲,大家都認為趙雲可能投敵了,劉備堅信趙雲不是不忠之人,等趙雲衝出重圍追上劉備,並把兒子交給劉備時,劉備感動的接過孩子扔在了地上,說寧可不要這孩子,也不能損我大將!趙雲連連泣拜,表示無以為報!

第三,三讓徐州

陶謙多次想把徐州送給劉備,因為他知道,如果曹操來犯,肯定敵不過,可每次提起,都被劉備拒絕了!隨後劉備寫信給曹操,希望曹操以國家大義為重,撤走圍困徐州之兵。當時曹操和呂布的戰鬥也是一觸即發,呂布威脅曹操後方,曹操便給了劉備順水人情,撤去了徐州的圍兵。

曹操退兵後,陶謙再讓徐州,劉備還是接受,但答應可以駐守徐州附近,即使曹操再來,仍舊可以抵禦。就這樣,劉備在陶謙的再三挽留下兵駐徐州沛縣。

後來陶謙病重,再次請劉備執掌徐州,劉備又沒答應,徐州百姓軍民卻極力表示擁戴劉備執掌州權,關羽、張飛也再三相勸。最後,劉備才不得已同意接受徐州大權,擔任了徐州牧。

我理解這幾件事中塑造了劉備,仁義愛民,有勇有謀的梟雄形象!







影視奧斯卡


有人說劉備劉備是靠哭取得的天下,這個我太不敢苟同,但是要說劉備乃是“世之梟雄”我是絕對贊成的。因為觀其一生運用權術要比曹操都厲害。曹操那是明壞,所以《三國演義》才有“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頂“奸雄”的帽子算是在這句話上面坐實了。好了不扯太遠。那麼劉備到底在哪些事件什麼上面體現了他的梟雄本色呢?

桃園結義

年輕時,拜在盧植門下求學,寧願花大價錢也要結識天下好友,彼時也結識了在日後對他多有幫助的公孫瓚。甚至是在還是個一窮二白的小商販的時候說法關羽張飛一起共謀大事,這兩個人後來也發展成為蜀漢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我們可以想,要是劉備沒點權謀對關張進行洗腦,他們怎麼會心甘情願的願意追隨呢?

三讓徐州

誰都看得出來當時劉備需要徐州,劉備也想得徐州,但是礙於面子,拉不下來要,周圍的人也配合,這前後讓了三次,還不是美滋滋的收下了,哈哈哈。這讓我想起過年大戲“拒收壓歲錢”。

白門樓

劉備歷來都是仁厚的形象,但是在白門樓這裡卻把其隱藏起來的梟雄本色展露無疑。我平時可能老實巴交的,任你欺負,但是逮住機會,一出手就得要你的小命。於是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因為劉備的“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而送了小命。劉備真是借刀殺人,報了奪徐州的仇。而且還不損其形象。

煮酒論英雄

裝,實在是太能裝了。先是怕被漢獻帝認為皇叔太招搖,一直在院裡種菜,裝出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而後青梅煮酒被曹操指認為英雄,震驚落筷,假以怕雷掩飾,進而全身而退,這不是梟雄還是什麼?

長坂坡摔孩子

劉備在這裡貢獻了一句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這一摔,摔出來了一個五虎大將趙雲,俗話說虎毒還不食子。這得有多麼的那什麼,才做得出來的事啊!

借荊州

劉備在這裡又貢獻了一句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借了就沒想再還給東吳過,借的時候笑嘻嘻,還的時候各種演戲。實在是繃不住了,才還給人家一部分。

取益州

這裡和讓徐州是一個道理,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對,應該是劉備之心路人皆知。

當然還是許許多多的小事件,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所以說劉備是個梟雄就很容易看出來了是吧?


舊人何時歸


劉備的身世比不得曹操的名門望族和孫權的豪強世家,雖有一個皇叔的名份,但是當時漢朝過了幾百年,向他這樣的所謂宗室多如牛毛根本不值錢。

劉備出身貧寒,白手起家終成三國鼎立的一方霸主,身處亂世之中卻能留下仁義的名聲,足見其能。

至於為什麼不稱之為英雄,大概世人眼中的英雄都要有氣吞山河、不可一世的氣概吧(比如千古公認的英雄項羽),退而求其次,劉備以堅忍的個性和志在天下的野心終成就一番霸業,稱為亂世梟雄應該不過分。

周瑜說過:“劉備以梟雄之姿。”陸遜也說:“劉備世之梟雄。”

何謂梟雄?我們翻閱了相關資料。所謂梟雄,乃驍悍雄傑之人,多指強橫而有野心的。

所以,我們說,劉備是梟雄,他懂得怎麼去收買人心,知道如何去發展帝業,明白怎樣去做個仁德之君,瞭解如何去隱藏自己。所以他成功地瞞過曹操,逃出牢籠。他也成功地瞞過眾人,讓我們始終認為他是寬厚仁德之人,對他推心置腹,對他信任不疑,對他禮遇有加。

最後,我們小組總結出,劉備實乃三國中真正的“梟雄”,而非人們一直認為的“英雄”。











追夢小卒


大家好,我是驚鴻影視,我瞭解很多影視領域作品,在影視領域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 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小時候,喜歡劉備,討厭曹操,因為《三國演義》裡面是這樣寫的,劉備是忠,曹操是奸。

後來學歷史了,開始喜歡曹操,討厭劉備。因為歷史上的曹操確實很厲害,文武雙全,他才是三國時代的絕對主角。而劉備則似乎沒多大本事,整天頂著仁德二字,甚至於顯得有些虛偽。

而走入社會以後,我又開始喜歡上劉備了。因為他的人生太勵志了。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亂世紛爭,都說亂世出英雄,但這個英雄不是那麼好當,至少開始得有本錢。

例如袁紹,頭頂四世三公的名聲,後又有西元新軍的背景;曹操,同樣是官宦之後,曹嵩曾花了萬金買了一個“太尉”,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曹操年輕時身邊的朋友,比如喬玄、鮑信、張邈、袁紹等,不是大名士就是官二代,這都對曹操起家有很大幫助。此外曹操起兵時更是有著夏侯氏和曹氏兩大豪族的鼎力支持。孫權,父兄之威名,江東之基業,讓他開局就是富二代。還有張魯,背後更是有著五斗米道這樣的宗教背景。

而劉備呢?

他什麼也沒有。論出身,他們家就一個小商販家庭,織蓆販履為生。

“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

別說什麼中山靖王之後,且不說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 ,推恩令後這麼幾百年下來,早就不值錢了。要知道漢末時期漢室宗親早已爛大街,如果這名頭真要是管用,那人人都是草頭王了。當時連皇帝都被廢來廢去,劉備這樣的邊緣宗室真有很強的號召力嗎?

劉備若日後沒有稱帝建國,沒人有會在乎他的宗親身份。即便稱帝的張備、王備、李備,文人和史官也會給他們找出其他的祖宗。

正如塞萬提斯寫《唐吉可德》時,借主人公之口說:

“只要你能混出點名堂,自然會有人發現你的貴族血統。”

古今中外都一樣,所以在《三國志》中,曹操是西漢丞相曹參之後,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孫權是兵聖孫武之後。他們的血脈是否純正,皆無法考察。但這不重要,因為他們自己需要這種身份,臣子贊同這種身份,老百姓崇拜這種身份,史官也默認這種身份,只因為他們混出了所謂的“名堂”。

總的來說,不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所以他能成為梟雄,相反正是劉備成了梟雄,人們才認可他是漢室宗親。

當然,相對於一般的寒門,劉備其實也沒那麼差,畢竟人家祖上是當官兒的,世仕州郡。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

只是劉備父親死得早,家道中落,只能是靠著族中父老資助,這才得以拜上盧植這樣的名師。

所以,雖然劉備家裡不算富裕,但多少有些政治資源,沒大家說得那麼慘。

不過話說回來,這僅僅是相對普通人而言。如果對比曹操、孫權這些人,劉備是真的白手起家。看一下交際圈就知道了。曹操能和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談笑風生,而劉備的交際圈則是三教九流無所不包,詳見關張。最主要的是劉備與宗族的關係,我除了劉備被叔父資助得以上學以外,找不到任何其他的記載。孫堅都種瓜了還能召集一堆親戚。

而劉備論他要錢沒錢、要權沒權,就算搭上張飛關羽兄弟,在當時那也只能是一群不入流的小團體。

雖然後來劉備從軍,打過黃巾軍,也有過軍功,授過官職,但依舊是不顯眼的主。

所以,當亂世紛爭開啟,群雄逐鹿中原的時候,劉備只能給別人打工。

所以,劉備是白手起家的英雄,而他卻一步步做到了三分天下,開創一方,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主角之一,這難道不勵志嗎?

顯然,比起曹操孫權,他要難得多。

當然,劉備吸引我的不僅僅是他白手起家的勵志傳奇,更重要的是他堅定的意志。劉備之所以能在當時立足,更重要的是他不害怕失敗——多少梟雄在經歷了一兩次失敗後便一蹶不振,如黃巢張角,如陳友諒張士誠,他們缺乏的正是劉備那顆折而不撓的決心。

劉備這一路走來,絕對稱得上坎坷二字。

平定黃巾之亂後,劉備獲封安喜縣縣尉,這也算得上是進入仕途了,結果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他棄官而去。這是劉備創業路上的第一次失敗,但他並沒有放棄,又跑到好友公孫瓚底下繼續奮鬥,並一步步走上正軌,最早入主徐州,成為一方諸侯。

原本前途一片大好,結果又被呂布坑了,不得已到曹操手下混飯吃。劉備的創業路,似乎又斷了。

劉備還是沒有放棄,依舊胸懷大志,並最終跳槽,離曹操而去,並和曹操勢不兩立。結果被曹操率兵打爆,主臣失散,妻子流落,投奔袁紹。

當然,那個時候的曹操是無敵的,連袁紹都打不過曹操,更別說依附於袁紹的劉備了。

於是劉備依然被曹操狂揍,屢戰屢敗。離開袁紹後,劉備與劉闢聯合,在曹操後方做小動作。結果被曹操小弟曹仁胖揍,幾乎全軍覆沒,不得已投奔劉表。屯兵新野,幫劉表看門。結果又在當陽被曹操繼續打爆,逃往夏口。

而後來,曹操東征,拿下荊州,劉備最後的庇所也沒了,陷入絕境。但劉備還是沒有放棄,他選擇和東吳結盟,並在赤壁之戰中成功翻盤,不僅僅擊退了曹操,自己還拿下了荊南四郡,自徐州後再度真正意義上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兒。

劉備的創業之路,又再度走上了正軌。

而再往後,劉備西進益州,奪西川,爭漢中,並於漢中之戰第一次獨立擊敗了曹操。同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成為當時天下聲勢最強大的軍閥。

此時是建安二十四年,距離他參軍創業過去了34年,劉備已經58歲了。

如果不是內心那強大的意志支撐,我想劉備他估計堅持不了這麼久,更走不了這麼遠。

許多人說《三國演義》在吹捧劉備,劉備名不副實。但這並不能說明劉備差,其實對於劉備,《三國志》作者陳壽也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高祖即西漢開國之君劉邦,陳壽那劉備與其相提並論,本身就說明了劉備的歷史地位。

縱觀劉備一生,劉備的一生遭際,其實都在四個字——百折不撓。因為百折不撓,所以能在錯過許多次機會後,後發制人,終成一代梟雄。





驚鴻影視


毫無疑問,劉備乃“世之梟雄”,《三國演義》共用四了件事情來說明,具體如下:
第一件,劉備識人的能力。比如,一開始還是“織蓆販屨”之輩時,大街上遇到關羽張飛,抓住機會就先來個桃園結義,發現人才趕緊拉攏過來;再看,在劉備曹操這一代人去世後,曹魏和孫吳後代都被大臣各種忽悠玩弄,而劉備留給阿斗的人才,就沒有出現這種現象。又如,對於呂布,曹操問他如何處置,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直接借曹之手乾死呂布,同時也識得曹操為何人。識人之準,不可不謂之高。

第二件,劉備用人的魄力。對於剛剛結實的單福、諸葛亮,雖知有風險,還是大膽的選擇相信。特別是徐庶,就是路邊撿來的一個人就大膽使用。對於諸葛亮只聞其名,就大膽使用。用人的魄力實在是高。

第三件,劉備的韜晦術。小院子裡種菜澆水,青梅煮酒借雷扔箸,千百年來,無不讓人佩服。絕殺技能,哭!古今罕見。十姓家奴,到處投靠。利益不符合就溜之大吉。韜晦術展現的淋漓盡致。
第四件,劉備的權謀術。一個“織蓆販屨”之輩,在亂世三國,人才輩出的三國,零基礎一步一步開國稱帝,權謀術不可謂不高。他是如何施展的呢?首先,正名。厚著臉皮,到處鼓吹漢室宗親,硬生生把一個不知真假的漢室宗親吹成正式帝胄;其次,打著漢室宗親旗號,撐著興復漢室的虎皮,假仁假義的忽悠各個上司;再次,假仁假義加上,絕殺技哭,廣招義士吃宗親,籠絡人心;接著,大打興復漢室旗號,實為開疆擴土,伐魏陰吳,老了還接著為關羽報仇幹吳國;最後,臨死白帝城託孤,安排的後事那叫個陰險,一番話還能嚇得諸葛亮汗流浹背。死去多年後,自己安排的輔佐幼主人士還能老老實實的照顧阿斗,沒出現曹魏孫吳的亂象。

文螢之


首先,何為梟雄?古有典籍記載梟雄乃強橫而有野心之人,往往都是帶頭大哥,思路清晰、胸有大志,能夠振臂一呼,招攬天下仁人志士,成就一番大業。

《三國演義》裡面有幾件事可以看出劉備乃梟雄也。

第一、青梅煮酒論英雄

在三國這段歷史,曹操可以說是百年一遇的奇才,不論文治武功都是百年罕見。他與劉備評定天下英雄的時候,只認為劉備乃是當世豪傑。曹操善於觀人,那時便看出劉備心藏大志。

第二、援救徐州

曹操之父曹嵩意外死於徐州,曹操以為父報仇為名,攻打徐州。徐州刺史陶謙遍求天下諸侯來援,卻沒有一個來救徐州。只有劉備,率兵前去營救。此為仁義之舉。

第三、徐州門戶小沛

劉備提領徐州後,收容了敗軍呂布,以此共聚曹操大軍。可呂布趁著劉備出軍攻打袁術之際,自己佔了徐州城。劉備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又重回徐州,請求駐守小沛。此為忍辱負重,胸藏大志。

第四、棄新野,攜百姓

早年,曹操攻打荊州,劉備駐守新野,無力抵抗曹操大軍,帶著新野二十萬百姓長途前往江夏。再次說明劉備有帝王之相,懂得取天下離不開百姓。

第五、伐吳兵敗識人

晚年征伐東吳,可最後夷陵大敗,白帝城病危之時,與諸葛亮談及馬謖,認為馬謖之才只是紙上談兵,不可擔當大任。後來,諸葛亮北伐之時,用馬謖鎮守街亭,致使北伐失敗,揮淚斬下馬謖。說明劉備與曹操一樣,有識人之明。

從以上這些事件來看,劉備此人暗藏大志,屢敗屢戰,仁義、有識人之明,能夠收服各種文臣武將,足以證明乃之梟雄。


慕色獨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也很高興和你們探討這個問題,一下是我個人觀點。

曹操被稱之為奸雄而劉備被稱之為梟雄,這二人的稱謂,在《三國演義》裡面眾人皆知。奸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是奸詐、狡猾的意思。而這個梟字又作何解釋呢?筆者認為,梟字具有盛氣凌人的霸氣,且兼有雄心壯志,還能屈能伸,這也是梟雄與英雄的區別,英雄體現的是大義凜然、不怕死、大無畏的精神。那麼這個梟雄的梟字,在劉備身上具體體現在哪裡呢?

前段時間曾寫過一篇《劉備託孤別有用心》,從中可以見到劉備的老謀深算,政治眼光之深遠,考慮問題入骨三分。“我兒可輔則輔,若不可輔君當自立為王”,劉備以這樣的方式將這話明白地說了出來,那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明確地表示他惟有盡忠而死也不會取而代之了。如此一來,倘若日後劉禪昏庸而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有這句話在,那他就要先背上個輔佐不力,背主食言的罵名,在政治輿論以及民心上都會面對不臣不忠不義的罪名,並因此導致師出無名而居於劣勢。再說歷史上哪個君王肯將皇位讓給異姓人,哪怕他的兒子是個弱智,那也不會拱手相讓。所以劉備與其說是信任與託孤,不如說是早已預謀,先發制人的威脅策略,無奈之下欲擒故縱的一種權謀。其實劉備稱之為梟雄,還有很多事情可以證明的,他的一生都在英雄之路上拼搏、滾打著......劉備在不肯接受徐州過程中,也是經過跌宕起伏。最終不僅贏得了名聲和徐州,而且更加得到了徐州人民的人心。因為當時徐州應該說是政治邊緣,陶謙留下的徐州,剛剛經歷過曹操的洗劫,很多人民被迫流離失所,隱居徐州本地的名士大多各尋其主,躲避徐州的災難,接手安撫民心很難。當時周邊狼子野心的諸如呂布、袁術等宵小之輩仍然想偷襲徐州外,其他的勢力袁紹等人則沒有半點舉動。更重要的是,徐州在劉備的治理下,並沒有發生本地居民造反、叛亂的事情,其實心裡早就穩操勝券。後來在眾人勸說下接受徐州,自身自然會贏的美譽。他的心思縝密、思慮周全、技高一籌,不得不為我們佩服。 英雄也有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時候,處於人生的低谷狀態,此時這個梟字,在劉備身上也是完美體現,真可謂是能屈能伸。劉備在拒戰袁術的時候,被呂布偷襲,把他老婆抓走了。劉備無奈之下,投奔曹操,曹操對劉備萬分賞識、恩寵有加,並稱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並有煮酒論英雄一說。意思是要論天下的英雄,當屬劉備和曹操,但劉備卻另有心計,心裡仍具存在著霸業的希望,怎麼會盡心效力於曹操呢?雖然他做了曹操的左將軍,但不久就和漢獻帝攀上了世譜,因長獻帝一輩從此被稱作劉皇叔。隨後便和董貴妃之父董承導演了衣帶詔事件,欲與董承一起誅殺曹操。後又恐密謀敗露,竟拋董貴妃於不顧,藉口去下邳擊袁紹隻身逃跑,害得董貴妃和其父一干人等全被曹操誅殺。他自己卻又投到了袁紹門下,從此以漢室的宗親自居,打著“滅國賊,勤王事”的旗號,公然與曹操為敵,可見劉備在任何時候,都沒有撲滅心中做霸主的希望,這一份執著的信念,一直在堅持著他,他是難以被制服的英雄,是一匹難以順服的政治野馬。 其實從劉備一生的成就來看,他未成氣候之前,先後投奔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等,最後以江陵為根據地,聯合孫權在赤壁擊敗了曹操,並迅速佔領了荊州一帶得償所願。隨後以詐力取得益州,武力攻佔漢中,與曹操、孫權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其實是讓所有人在那演大戲,看著一個個的人物在擂臺上倒下去,自己在臺下拍手叫好,暗中積蓄力量,圖謀霸業。我想他的心態很重要,如果不是這樣,他當時也只是逝去的英雄,而不是梟雄。這也是梟雄能夠踏著英雄的屍體,走上帝王寶座的原因,而表面上卻很祥和,能夠微笑著算計別人,其實是心狠手辣,為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這就是偽善。

劉備更在乎的是利益,在處理個人情感以及兄弟情誼上,無不以大局為重,這個利益與他的奮鬥目標並存。桃園三結義的背後,體現的是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關張與眾多夫人只是作為工具,用來拉攏英雄豪傑的。三請諸葛亮的原因,是因為在這之前沒打過幾次勝仗。實際上真實原因,是先有了徐庶的推薦和諸葛亮的拜訪,讓劉備知道了世上有一個不世出的奇才,才有了他幾次三番死皮賴臉的茅廬之行。假若諸葛亮投到曹操麾下,相信三國的歷史會改寫,不知道又會是什麼樣子呢?可以說,劉備凡事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的,他還有意識時不時地給諸葛亮和關、張、趙製造些摩擦,他通過“協調”牢牢的把部卒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還有對馬謖的看法,就能看出更多的貓膩,劉備能看準,而諸葛亮卻看不準,這也正是劉備的長處,他在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之中,感動並操縱著良將英雄,巧施計謀,蹣跚著建立起自己的國家。

梟雄在劉備身上的定義就是:有野心且執著,偽善且能屈能伸,重利益且不擇手段!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劉備是不是偽君子已經不重要了,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


小銳銳愛電影


1群雄在討伐董卓的時候,別的諸侯帶的兵馬都有數萬,唯獨劉備就帶了他兩個兄弟,和幾十個兵馬就敢過來,這不僅需要有巨大的勇氣,還要有足夠的厚臉皮[淚奔],假如把自己當成劉備,你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嗎?[酷拽]

2桃源三結義,關羽和張飛還有趙子龍的武力值都是在那個年代排前三的,更別說他們還有勇有謀,不但善於領兵,還會打仗,極少有敗績,帶領他們三的大哥那會能差嗎?[摳鼻]

3徐州城主準備把徐州讓給他的時候,他堅辭不受,要知道當時的劉備尚無立錐之地,一個郡守的誘惑多大,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了,但是劉備忍住了,這也以後為他的好名聲奠定了根基也說明他非常能忍

4跟曹操回許昌的時候,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讓漢獻帝認他為劉皇叔,獲得了漢獻帝給予他的衣帶詔,並用曹操給他的兵重新佔領了徐州,這樣還不能說明劉備非常有智謀嗎?

4趙子龍血戰長板坡把他唯一的兒子帶回來,結果他直接丟在地上,差點摔死他唯一的兒子,要知道那個時候他年齡已經很大了,在想生都不容易,但他這樣幹了,用他唯一的兒子來拉攏部下的心,這樣的人不狠嗎?

5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劉備當時都已經成為劉皇叔了按理說請人都不用自己去,叫手下把他們喊來就是,但是那個時候他還是親自去請,而且還鬧出了三顧茅廬這個著名的歷史典故,並且他的前一個謀士在進入曹營之後不發一言,不獻一側,這還不說明他非常的有手段,

6這樣一個有勇氣,帶著厚臉皮,有智謀,對自己非常狠,有手段的人,還不能成為“世之梟雄”嗎?





小亞找開心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要知“梟雄”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梟雄通俗的解釋就是強橫有野心的頭領。乍一看,劉備似乎與梟雄無一絲關聯,無論陳壽的《三國志》還是貫中同志的《三國演義》裡的劉備,基本是仁義代名詞,好的不能再好的一個好人,就連94年拍的“三國演義”電視劇裡劉備的演員孫彥軍同志都是一臉“老實仁義”之相,更有人說劉備會哭,以哭來示弱,搏取同情,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好像也很有道理。綜上,三國裡梟雄好像不是劉備,但一定是曹操曹孟德。但細心的您,如果再琢磨琢磨,您就會發現這“仁義”的玄德公還真是“梟雄”。以下例舉,隱約的我們不說,單說以下四段明面上的吧,第一段見《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呂布被曹操抓了,劉備是曹操尊貴的客人,曹操下樓送陳宮的當口,呂布趕緊對坐貴賓席的劉備說:公為座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相寬乎?玄德點頭。這樣,似乎要救呂布的意思,而且呂布不久前才轅門射戟救過劉備,一切在情理之中,但當曹操回來問劉備意見時,劉備只說了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意思說:您還要放了呂布,重用他嗎,您應記得丁原、董卓吧,他兩都是呂布的義父,結果都被呂布殺了呀!曹操自然摸摸自己的脖子說:殺!這時的劉備梟雄。第二段見《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喝到高興,曹操問劉備天下英雄有誰,劉備東扯西拉一通,曹操一概搖頭,最後哈哈大笑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劉備)與操(曹操)耳!劉備心裡一驚,手中的勺子、筷子都掉在地上,當時下著雨,正巧又打了個雷,劉備邊撿勺、筷,邊說:那麼大雷,嚇到我了…,曹操大笑說:大丈夫、大英雄也怕雷?自然小看劉備了,我曹操肯定是大英雄,如果你劉備是大英雄,那我遲早找個機會修理掉你,所以不疑劉備了,讓劉備好好澆水、安心種菜。這裡曹操被劉備套路了,又見梟雄劉備。第三段見《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長坂坡趙子龍於百萬軍中救回阿斗,也就是劉禪,渾身是血的趙雲將懷裡熟睡的阿斗遞給劉備,劉備接過後,把阿斗扔在地上,說: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子龍當時感動的說: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這是梟雄劉備馭將之術,要知道,劉備可是中年得子。第四段見《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劉備徵吳國失敗,託孤永安宮,諸葛亮來了,劉備請其坐於龍榻之側,撫著諸葛亮的背,很親密,最後很傷心,流著眼淚拉著諸葛亮的手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聽完嚇得汗流遍體、手足失措,叩頭流血,諸葛亮是厲害,但皇帝這樣試探,誰個能不怕,難道劉備真想傳江山給諸葛亮?!風再起,再見梟雄劉備。這四段可見梟雄劉備之一斑,其實三讓徐州,借荊州、取益州等故事裡也能常常見到梟雄劉備的身影。這樣是否會顛覆了仁義劉玄德的形象,其實不必這樣想,古之成大事者,誰沒有出類拔萃本領,誰沒有權謀之術呢,當真忠厚、老實可以做得了皇帝!?





皖南沈勝東


《三國演義》中描述劉備是梟雄的地方。

1,第五回《破關兵三英戰呂布》,其中呂布公認三國第一猛將,張飛第一個衝上去,根本不是對手,關羽在上的時候,也只是旗鼓相當。此時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如果劉備是真英雄的話此時就不應該上陣,有失公允不說,完全乘人之危,欺負呂布。關羽,張飛已經消耗人家呂布大半戰力,你才上,這不就乘人之危嘛。勝可名揚天下,戰勝當世無雙的呂布,敗可藉口接應二位賢弟,以防不測,收攬人心。所以可以看出劉備真乃梟雄也。

2,第四十一,四十二回《趙子龍單騎救主》《張翼德大鬧長坂坡》雲喜曰:“幸得公子無恙!”雙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於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以兒子性命收攬趙雲。俗話說虎毒不食子。用這種方式收買人心的,還有曹操,當年徵張繡時候,典韋和曹昂都戰死,曹操顧謂諸將曰:“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眾皆感嘆。劉備,曹操用同樣辦法,可以見到劉備和曹操是一路人也。當世梟雄不為過。

3,第八十五回《劉先主遺詔託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原》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好一招以退為進,劉備看的比諸葛亮透徹,劉禪能力小,沒治國之才。如今自己命不久矣。先請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星夜來永安宮,商量明面之事。後暗地告知諸葛亮,若劉禪不才,君可自立門戶。劉備知道他去世後,諸葛亮會一家獨大,李嚴之流上不能治理國家,下不能行軍佈陣。劉禪尚幼,只要諸葛亮想,蜀漢易主可能性非常大。故劉備以退為進,明明白白告訴諸葛亮,可以自立為王。1,告訴他我知道你有這個能力。你敢弄一個自立為王試試?2,挑明事情,看諸葛亮表現,如果有異動,劉備會不會立馬翻臉讓諸葛亮死無葬身之地?3,看出諸葛亮為人,最後諸葛亮確實沒給劉備丟臉。劉備也沒有所託非人。奈何“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所以託孤一事看似簡單,可以看出劉備梟雄本色。

三國中,劉備,曹操,孫權都是梟雄角色。

《厚黑學》描述

劉備,他的特長,全在於臉皮厚:他依公孫瓚,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所以俗語有云:“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