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韓魏三家當初能夠齊心協力對付智氏,後來為何不能一起齊心協力對付秦國?

溫明昊


題主說的話其實不符合歷史記載,那就是趙韓魏三家在一開始並沒有齊心協力對付智氏,韓魏兩家還跟隨智伯一起圍攻趙氏長達兩年之久,最後還是趙襄子以唇亡齒寒來勸說韓魏兩家的領袖,才導致韓魏兩家倒戈,一同圍攻智伯,瓜分了智氏的領地。也就是說韓魏兩家是在趙氏將要滅亡的時候,意識到趙氏滅亡後就該輪到他們了,於是才齊心協力對付智氏,試圖維持現有的平衡狀態,沒想到趙襄子太猛了,當場幹掉了智伯。

韓趙魏三家不能齊心協力對付秦國也是不符合歷史記載的,函谷關以東的諸侯國多次組成聯軍討伐秦國,聯軍中又以離秦國最近的韓趙魏三國為主要力量,以蘇秦等合縱派為主導封鎖和討伐秦國。但是諸侯國之間的爭端也不小,先後在中原地區誕生了魏國、齊國、楚國和趙國這樣的霸主勢力,霸主勢力的更迭讓諸侯國之間的仇恨難以化解,最後讓張儀這樣的連橫家挑撥,化解了合縱局面,這就是縱橫家的由來。

這種以偏概全的提問方式不是太值得提倡,不過權當為大家科普歷史了。


歷史廣記


三家分晉的時候,趙魏韓三家非常團結,齊心協力將晉國最強大的家族智家給消滅了。可問題是,到了趙魏韓三家建國以後,他們怎麼就不能團結起來對抗秦國呢?

趙魏韓三家擊敗了智家以後,分別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諸侯國,春秋霸主晉國宣佈亡國。別人都是因為弱小而亡國,晉國是因為體量太大,實力太強而亡國。

趙魏韓建國以後,彼此之間的戰爭,幾乎充斥著整個戰國時期。從而讓秦國漁翁得利,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如果他們團結起來,還有秦國什麼事兒嗎?

01三家分晉,是趙魏韓三大家族的自保選擇。

為什麼趙魏韓三家要把晉國給分了?因為當時晉國最大的家族智家,想要瓜分其他三家的土地,而且是合理合法的瓜分,這讓趙魏韓三家感受到了滅族的危機感。

其實晉國原本不止有這四大家族,此外還有范家和中行家,他們是晉國六卿,各自手握兵權,掌管著自己的封地。

而且這六大家族之間,常常發生鬥爭。因為各自都有屬於自己的軍隊,所以甚至會上升為奪取地盤的戰爭。結果趙家滅了范家和中行家,結果就剩下了趙魏韓智這四大家族了。

  1. 越國取代吳國,成為春秋霸主以後,智家提出,應該讓每家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給晉國,以此作為提升國力的資本。
  2. 這就很有意思了,因為各大家族的土地和百姓,都是他們私有的,這就相當於周天子下面各國諸侯王一樣。
    智家率先拿出了一個萬戶邑給晉公,希望趙魏韓也捐獻一點。
  3. 結果韓國和魏國都委曲求全,割讓了土地和百姓。唯獨趙家死都不答應,從而惹怒了智家,成為了晉國國內最大的敵人。

智家首領智伯瑤帶著韓康子和魏桓子一起攻打趙襄子,結果智伯瑤水淹晉陽城,使得韓康子和魏桓子都戰戰兢兢。

因為今天智伯瑤可以這麼對付趙襄子,將來也可以以同樣的手段,對付他們。所以在趙襄子的勸說下,韓康子和魏桓子決定聯合趙襄子一起滅了智伯瑤。

三家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智伯之臣豫讓欲為之報仇,乃詐為刑人,挾匕首,入襄子宮中塗廁。襄子如廁心動,索之,獲豫讓。左右欲殺之,襄子曰:“智伯死無後,而此人慾為報仇,真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乃舍之。豫讓又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不亦難乎?”---《史記》

智家被趙魏韓三家給滅了以後,他們果斷侵吞瓜分了晉國的所有領土,從而成為了戰國七雄中的三家。

三家分晉的時候,趙魏韓之所以團結了起來,那是因為他們已經被逼到了絕境,為求自保,只能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對手。

02趙魏韓各懷鬼胎,想要吞併彼此的地盤。

滅了晉國以後,趙魏韓強行讓周天子封他們為諸侯王。這麼一來趙魏韓三國算是正式建立起來了。

從臣子變成國王,他們完成了完美的逆襲。不過等待他們的,還遠遠不止這麼點艱難。因為當時瓜分晉國的時候,每一家所佔的便宜不甚相同,所以每一家都覺得自己吃虧了。

  1. 這或許就是分贓不均的道理,這三家之間從一開始瓜分晉國的時候,就已經心有芥蒂。後來在邊境問題上,時常產生摩擦。
  2. 為什麼呢?因為邊境的歸屬權,是非常敏感的一個問題。不是你樹一塊界碑,就能解決問題的。而趙魏韓三國,還緊緊地貼在一起。
  3. 就算是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更別說趙魏韓三家是三個實實在在的中原大國了。

所以戰國時期,趙魏韓三家本身,就爆發了各種各樣爭奪地盤的戰爭。他們每一家都想成為晉國,一統整個三晉。

這三家當中除了韓國實力較為弱小以外,趙國經歷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魏國經歷了李悝變法和吳起練兵,所以實力都非常強大。

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公叔之僕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僕曰:“吳起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與武侯言曰:“夫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強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謂武侯曰:“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吳起而與歸,即令公主怒而輕君。吳起見公主之賤君也,則必辭。”於是吳起見公主之賤魏相,果辭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史記》

兩個大國之間的交鋒,必然會成為漁翁得利的事情。秦國就是在趙魏之爭的過程中,實行了商鞅變法,慢慢恢復了元氣,逐漸強大了起來。

03過秦論說的一點也不錯,滅六國者六國也。

在趙國和魏國變法之前,秦國勉強還能跟他們平起平坐,畢竟也是老牌諸侯國了。可是在趙國和魏國變法以後,情況完全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魏國變法在前面,李悝變法後,魏國的經濟軍事都得到了提升,吳起練就魏武卒以後,魏國的軍事實力達到了巔峰。

  1. 魏武卒將秦國大軍摁在地上,摩擦了數十年之久,秦國為此喪失了幾百裡的河西之地,可以說是喪權辱國。
  2. 可是這個節骨眼上,魏國偏偏就是沒有趁著自己強大的時候,一舉滅亡秦國。他收兵回來,開始了對趙國和韓國的侵略。
  3. 秦國得以喘息以後,開始努力實施變法,他們知道,只有趁著這個時候變法強國,才能夠挽救危亡的秦國。

當趙魏韓三國爭鬥不休的時候,秦國已經在悄悄崛起。秦孝公實施商鞅變法,秦惠文王即使與商鞅政見不合,卻也能堅定不移地繼續執行商鞅變法的所有政策。

等到秦武王時期,已經可以和趙魏韓一分勝負。而秦國真正威震天下的時候,是在秦昭襄王時期。

二十五年,拔趙二城。與韓王會新城,與魏王會新明邑。二十六年,赦罪人,遷之。穰侯冉復相。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赦罪人遷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楚王走。周君來。王與楚王會襄陵。白起為武安君。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史記》

誰也想不到,一個當年被魏武卒摁在地上摩擦數十年的落後王國,居然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歷經三代國王的努力,變成了戰國最強的諸侯國。

其實從秦國逐漸強大的這個過程,就能夠看得出,其他諸侯國根本就無所作為。他們忘記了秦國在暗自努力,所以必然也會被秦國給拋棄。

總結: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確會產生真正的信任和朋友。但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卻不可能有永久的朋友,因為國家之間的利益糾葛非常大。

趙魏韓三家,過去是晉國的公卿,他們在晉國一起共事,共同面對強大的敵人智家。這個時候他們可以結成聯盟,甚至成為朋友。

可是在滅了智家以後,趙魏韓三家各自建立了諸侯國,每一個家族都有很強的實力。這個時候他們沒有共同的威脅者,所以他們自然就開始產生矛盾。

沒有必要為古人感到憂傷,其實任何時期,都是這麼一回事。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是永遠不會將個人感情,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的。


江湖小曉生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六國論》

在《六國論》中,蘇洵詳細論述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原因,也詳細闡明瞭其餘六國失敗的原因。蘇洵認為,六國之所以被秦國吞併,就是因為他們不能很好的團結在一起,抵禦秦國的侵略,而是爭先恐後的賄賂秦國。最終使得秦國越來越強,自己的國家卻越來越弱。

而所謂的賄賂秦國,其本質就是六國沒有很好的同心協力,一起對抗秦國,反而各自心懷鬼胎,最終被秦國一一擊破。

在這其中,燕國、齊國和楚國不團結,我們尚且能夠理解,因為他們沒有團結的經驗。但是趙國、韓國、魏國就不一樣了,他們是三晉之國。當初這三家一起消滅智氏,瓜分晉國,是何等的團結。怎麼到了後來,秦國要一統天下了,這三家反而無法團結在一起了呢?

趙、韓、魏三家瓜分晉國的前因後果

晉國自晉文公設三軍作六卿以後,晉國的政權就逐漸被卿大夫所掌握。到了春秋末年,晉國國內就只剩下了智氏、趙氏、韓氏和魏氏這四家。其中又以智氏勢力最大。

俗話說,一個人的貪念是無窮的。智氏作為當時晉國最強大的勢力,自然不會甘心晉國被趙、韓、魏三家分得一杯羹。於是,當時智氏的當家人智伯瑤就以恢復晉公權力為由,要求其餘三家拿出一部分土地充公。其實智伯瑤心裡打得什麼主意,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就是想要慢慢蠶食剩餘三家的勢力。

可是沒辦法,智伯瑤的勢力最強,因此魏桓子和韓康子只能妥協,交出自己的土地。誰曾想,當智伯瑤問到趙襄子以後,卻被拒絕了。

惱羞成怒的智伯瑤要求韓氏和魏氏一起攻打趙氏。這個趙襄子也厲害,在面對三家勢力的情況下,愣是堅持了兩年。直到智伯瑤採用水攻以後,才逐漸的在戰爭中取得優勢。

然而智伯瑤此舉卻觸碰到了魏桓子和韓康子兩人的逆鱗,原因就是韓氏和魏氏城池外面也有河道。智伯瑤如今可以水攻趙氏,以後照樣能夠水攻韓氏和魏氏。

就這樣,在趙襄子的聯絡之下,三家決定聯合起來一起攻打智氏。而智氏也被三家聯合消滅。

趙、韓、魏三家為何能夠齊心協力對付智氏?

一、趙、韓、魏三家面臨著同樣的局面

從智氏要求趙、韓、魏三家將其名下的土地讓出來一部分開始,趙、韓、魏三家實際上就已經處於同一陣營了。因為智伯瑤的意圖太明顯了。

而智伯瑤採用水攻的方式攻打趙氏,更是加速了這個過程。因為人畢竟是有僥倖心理的,我們有一句古話叫做“來日方長”。韓氏和魏氏之所以在一開始沒有持反對態度,就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還有機會扳倒智氏。然而智伯瑤採用水攻的方式攻打趙氏的做法,卻打碎了他們的這一幻想。

因為他們再強大,也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們的家族城池外有水,這是人力不能夠改變的,除非他們放棄自己的領土,然而這顯然不可能。

因此,當三家都遭遇生死危機的時候,他們選擇了一起對付智氏。

二、智氏太過狂妄,想要以一敵三

趙、韓、魏三家乃是智氏之下勢力最強大的卿大夫。無論是趙韓魏三家還是智氏一家,他們的目的其實很明確,那就是瓜分晉國,唯一不同的是,智氏太過狂妄,想要以一敵三。這就導致趙、韓、魏三家不得不聯合在一起。

因為聯合在一起,還有活下去的希望,三家各自為戰的話,遲早會被智氏吞併。

趙、韓、魏三國為何不聯合在一起攻打秦國?

有人也許會有疑問,秦國和趙、韓、魏三國之間的差距,就如同當年智氏和趙、韓、魏三家的差距一樣,甚至秦國的實力還更強大。並且秦國也同樣威脅著趙、韓、魏三國的安危,那麼趙、韓、魏三國此時為何不能聯合在一起攻打秦國?

一、時局不同

當年在晉國境內,只有四家卿大夫,也就是說趙、韓、魏三家除了智氏以外沒有其他的敵人。而戰國後期則不同,當時除了趙、韓、魏三國以外,還有燕國、齊國、楚國和秦國。

三晉之國固然可以聯合起來一起攻打秦國,可是秦國也可以聯絡其他國家一起抵抗三晉聯盟。不要忘記了,賄賂秦國的國家可不少。

二、實力不同

這裡指的實力,不是秦國的實力,而是三晉之國的實力。在晉國三家分晉之前,除了智氏,趙、韓、魏三家的實力分佈還算平均,差距沒有特別誇張。

但是到了戰國以後,這一差距就逐漸明顯了。戰國前期,魏國一家獨大,戰國初期唯一的霸主;戰國中後期,長平之戰前,趙國是軍事力量僅次於秦國的國家;長平之戰以後,趙國是衰弱了沒錯。然而此時的秦國大勢已成,你三晉之國聯合不聯合不已經沒區別了,此時的秦國統一隻剩下時間問題。

而人都是自私的,更別說這些諸侯王了。三晉之國之內彼此的實力不協調,所以在利益分配上就容易出現衝突,大國想要拿更多的利益,小國也不肯少拿自己的利益,於是聯盟就這樣破裂了。

這是有跡可循的,比如第一次合縱伐秦之戰,趙、韓、魏、齊、楚五國伐秦,結果實際出兵的只有趙、韓、魏三家。理由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導致齊、楚消極出戰。

結束語

趙韓魏三家當初能夠一起對付智氏,後來為何不能一起對付秦國?

此一時彼一時,是對這一情形的最好解釋。趙、韓、魏三家攻打智氏的戰鬥,看似同心協力,那是因為當時受到的外部干擾少,所以能夠提高他們聯盟的成功率。但是到了戰國時期,三家分晉以後,他們就是以國家的形式矗立在中原大地上了,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也更多了。而此時,再拿當初的那一套,失敗也是很合理。


小云軒談史


合夥買賣不好乾,創業時大家很苦很累但很團結,一旦做大了,就都想說了算,做強就難了。

趙韓魏三家能夠齊心協力的對付智氏,一是當時實力較弱需要抱團,二是拜智氏家族領主知瑤囂張跋扈、殘酷不仁所賜。

智瑤繼位後,通過伐鄭,壯大了智氏的勢力。晉出公十一年(前464年),智氏聯合趙氏、魏氏、韓氏三大夫,瓜分了範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和財產。智氏獨佔了大部分範氏、中行氏故地,並取代趙氏而掌管晉國政事,成為四卿中最強的勢力,居晉國四大卿之首,並自稱"伯"。

智伯聯合韓康子、魏桓子攻打趙襄子,圍困晉陽城兩年之久,最後引晉水灌晉陽(其後趙光義也幹過這缺德事),看見水攻的成效非常好,得意地說:"起初,我不知道水可以滅亡他人國土,現在我已知道了。"韓康子、魏桓子兩人聽聞此語非常恐慌,互使眼色作暗號,因為魏氏的安邑城,韓氏的平陽城都有可能是智瑤下一個水攻的對象。

趙氏水困已久,無法續守,遂派謀臣張孟談,說服韓、魏兩家倒戈,張孟談於是告訴韓、魏之君曰:"唇亡齒寒,智伯率領你們兩位來攻擊趙氏,趙氏快要滅亡了,接下來你們兩位也要被智伯當成攻擊的目標了。"韓、魏本來就對智伯的囂張跋扈非常憤恨,一聽此言,也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滅亡的,決定倒戈起事。於是三方密約,韓、魏兩家以水倒灌智氏軍營(“反水”一詞的出處),和趙氏聯合共同攻滅智伯,瓜分其領地,最終三家瓜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廣納賢才,地處西部具有良好的地緣優勢,長期和平穩定,無外敵侵擾,生產力得以良好發展。而其他六國特別是趙韓魏三國長期相互攻伐,實力大損。所以秦國一舉成長為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也有了稱霸天下的資本。

秦國用謀士張儀連橫術,遠交(齊國)近攻(楚燕趙韓魏),不斷蠶食五國,楚燕趙韓魏即便合縱,終因歷史原因相互猜疑及僥倖心理擰不成一股繩,看不到真正危機,賂秦以求自保,然賂秦而力虧,被秦國一一分而滅之。齊作壁上觀,最後也慘遭滅亡。

蘇洵《六國論》說的好: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風雲雜談


題主,你好。韓趙魏面對智氏能夠齊心協力的原因是,韓趙魏三家在這個問題上有共識:如果智氏不亡,這三家的滅亡只是早晚的事情。認識統一了,問題就好解決了,三家商量了一下,決定大家一起拿刀子砍了智氏。對待秦國,這個問題三家一直沒有達成共識,最主要的問題是三家誰是老大?魏國強的時候,打的就是韓趙,想一統三晉;趙國強的時候,也想的是三晉中他來做老大;韓國沒有魏趙那樣強大過,但是受趙魏的欺負最多,和趙魏一起聯手對付秦國,疑慮甚多哦。於是韓趙魏三國各有心思,聯盟一直就沒有真正意義的建立起來,齊心協力對付秦國,那就是一個夢想。


風的節奏


利益唄。

我們可以從燭之武退秦師中看看。

秦晉伐鄭,燭之武去見秦穆公,第一句就是鄭國若滅亡,你秦國能有什麼好處?

鄭國離晉國近,而離秦國遠,秦國首先享受滅鄭的好處。換句話說,秦國出力不討好。

智氏對趙韓魏三家的威脅是等同的,滅智氏後三家得到的利益也是可以均享的,於是智氏滅了。

這是外部矛盾遠遠大於內部矛盾。

我們再說三家聯合抗秦。國家內部尚不能統一對秦的政策,遑論三家了。最簡單的問題:誰是掌權人,我又憑什麼聽你的,勝利後利益怎麼分,戰敗後損失怎麼辦,你故意讓我們國家士兵送死怎麼辦?

無論近代的華約,還是現在的北約,這些聯盟成立的基礎有一個前提:一個強大的國家。

再看看聯合國。

弱弱聯盟總不會長久,一強帶多弱才正解。

三國蜀吳聯合,多脆弱?國,功聯合,哪怕有著亡國的危險,國還想著內訌呢。


臥牛說歷史


合夥的買賣不好乾,創業時大家很苦很累但很團結,一旦做大了,就都想說了算,做大就難了。

三家聯合對付智氏時,三家都還只是晉國的大臣,晉國國君仍然是晉國最高統治者。這時的三家不能算三個國家,他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獨立性也沒那麼強。他們只有聯合起來才能不被智氏或者被智氏以晉國名義吞沒。

三家分晉後,趙、魏、韓已經是得到周王承認的三個獨立國家。獨立性強,被其它兩個國家吞沒的可能性減小。共同利益減少,相互防範意思增強。再加上秦國的連橫政策的挑撥離間,三國很難形成緊密同盟。

趙韓魏三家能夠齊心協力的對付智氏,一是當時實力較弱需要抱團,二是拜智氏家族領主知瑤囂張跋扈、殘酷不仁所賜。

智瑤繼位後,通過伐鄭,壯大了知氏的勢力。晉出公十一年(前464年),智氏聯合趙氏、魏氏、韓氏三大夫,瓜分了範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和財產。智氏獨佔了大部分範氏、中行氏故地,並取代趙氏而掌管晉國政事,成為四卿中最強的勢力,居晉國四大卿之首,並自稱"伯"。

智伯聯合韓康子、魏桓子攻打趙襄子,圍困晉陽城兩年之久,最後引晉水灌晉陽,看見水攻的成效非常好,得意地說:"起初,我不知道水可以滅亡他人國土,現在我已知道了。"韓康子、魏桓子兩人聽聞此語非常恐慌,互使眼色作暗號,因為魏氏的安邑城,韓氏的平陽城都有可能是知瑤下一個水攻的對象。

趙氏水困已久,無法續守,遂派謀臣張孟談,說服韓、魏兩家倒戈,張孟談於是告訴韓、魏之君曰:"唇亡齒寒,智伯率領你們兩位來攻擊趙氏,趙氏快要滅亡了,接下來你們兩位也要被智伯當成攻擊的目標了。"韓、魏本來就對智伯的囂張跋扈非常憤恨,聽了此言,也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滅亡的,決定倒戈起事。於是三方密約,韓、魏兩家以水倒灌智氏軍營(“反水”一詞的出處),和趙氏聯合共同攻滅智伯,瓜分其領地,最終三家瓜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廣納賢才,地處西部具有良好的地緣優勢,長期和平穩定,無外敵侵擾,生產力有良好的發展環境。而其他六國特別是趙韓魏三國長期相互攻伐,實力大損。所以秦國一舉成長為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也有了稱霸天下的資本。

秦國通過連橫術,遠交(齊國)近攻(楚燕趙韓魏),不斷蠶食五國,楚燕趙韓魏雖然合縱,終因歷史原因相互猜疑及僥倖心理看不到真正危機,賂秦以求自保,然賂秦而力虧,被秦國一一分而滅之,無法抱團被先後滅亡。齊與嬴而不助五國,最後也慘遭滅亡。

蘇洵《六國論》說的好: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韓趙魏面對智氏能夠齊心協力的原因是,韓趙魏三家在這個問題上有共識:如果智氏不亡,這三家的滅亡只是早晚的事情。認識統一了,問題就好解決了,三家商量了一下,決定大家一起拿刀子砍了智氏。對待秦國,這個問題三家一直沒有達成共識,最主要的問題是三家誰是老大?魏國強的時候,打的就是韓趙,想一統三晉;趙國強的時候,也想的是三晉中他來做老大;韓國沒有魏趙那樣強大過,但是受趙魏的欺負最多,和趙魏一起聯手對付秦國,疑慮甚多哦。於是韓趙魏三國各有心思,聯盟一直就沒有真正意義的建立起來,齊心協力對付秦國,那就是一個夢想。

總結: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確會產生真正的信任和朋友。但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卻不可能有永久的朋友,因為國家之間的利益糾葛非常大。

趙魏韓三家,過去是晉國的公卿,他們在晉國一起共事,共同面對強大的敵人智家。這個時候他們可以結成聯盟,甚至成為朋友。

可是在滅了智家以後,趙魏韓三家各自建立了諸侯國,每一個家族都有很強的實力。這個時候他們沒有共同的威脅者,所以他們自然就開始產生矛盾。

沒有必要為古人感到憂傷,其實任何時期,都是這麼一回事。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是永遠不會將個人感情,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的。



當代曹植


三家聯合對付智氏時,三家都還只是晉國的大臣,晉國國君仍然是晉國最高統治者。這時的三家不能算三個國家,他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獨立性也沒那麼強。他們只有聯合起來才能不被智氏或者被智氏以晉國名義吞沒。

三家分晉後,趙、魏、韓已經是得到周王承認的三個獨立國家。獨立性強,被其它兩個國家吞沒的可能性減小。共同利益減少,相互防範意思增強。再加上秦國的連橫政策的挑撥離間,三國很難形成緊密同盟。


歷史老師88


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初是為了生存有利可圖,所以可以三家滅智氏;自咱國以後,三國互攻已不是當年情形,各顧各家。


郭龍鳳呈祥


韓趙魏三家分晉,註定了他們後來一定不能走向聯合抗秦之路。因只有分晉,才使三家利益實現最大化。共同捍衛晉國的利益與共同抗秦,對他們來說性質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