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最近大盤表現非常搶眼,不管海外市場如何跌宕,A股市場的韌性越來越強,截至3月5日收盤,大盤站上了3071.68點。受利好刺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題(根據央視的報道,新基建涉及七大領域的諸多產業鏈,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大幅走高。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星軌中的電網設備(本圖由99張照片疊加生成)

從中國高層的多次部署,到資本市場的資金熱捧,近期最受輿論關注的概念之一莫過於“新基建”

那麼,新基建究竟“新”在哪裡?與傳統基建有什麼區別?新基建為何獲得官方高度重視?新基建有是否足以支撐起“穩增長”的重任?凡此種種,都值得深入探討。

當前,官媒蓋章的“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我個人總結了一下,“新基建”題材可分為狹義新基建(重創新)廣義新基建(補短板)兩類。

狹義新基建,指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為核心領域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這也是通常提到“新基建”大家所能聯想到的幾大領域。從政策文件、專項債細分項目、發改委批覆情況等方面梳理,包含的具體行業主要有: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廣義新基建,包括了“狹義新基建”以及存量規模相對大部分傳統基建行業較小、未來增量空間較大的領域,也就是所謂的“補短板”領域,通常為某傳統基建領域的新興細分子行業,主要有: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另外狹義與廣義“新基建”除分佈在傳統的基建三大行業外,其自身與上下游還廣泛涉及了製造業(如高端設備製造)、信息軟件技術服務業(如電子信息產業園)、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如高校、醫院建設和醫養結合項目)、文化體育娛樂業(如文旅產業配套設施、市民娛樂場所建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

“新基建”概念走強的原因:

(1)“新基建”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此次疫情防控期間,數字經濟撐起了一片天,從遠程辦公到在線課堂,從線上消費平臺到無人商店,從無人機掃碼到使命必達的物流戰場,從智能護理、送藥機器人到遠程醫療等等,新產業新模式緩解了疫情的影響,增強了中國經濟的抗衝擊能力。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支撐。這些既是基礎設施,又是新興產業,一頭連著巨大投資與需求,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強大消費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用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的話說,就是“以新興產業為動力源,‘消費升級+硬核科技’將成為貫穿未來長期的價格主線,並將持續向資本市場映射”。

(2)“新基建”符合政策導向。“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3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能否成為掙脫疫情泥潭困境的“新動能”?

到目前為止,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和受疫情影響國家的數量已達55個,高於SARS時期29個的水平。原油價格也應聲大跌,紐約原油價格今年以來已經連破兩大關鍵價格關口,60美元/桶和50美元/桶,幾乎要破40美元/桶,2月英國布倫特原油也跌了12.2%。

這場來勢兇猛的疫情對全球經濟到底有何影響?新的增長動能來自哪裡?

我們時下仍需要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來拉動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走出低谷。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為60.6%,而發達國家平均約80%,我們中國還有很大空間,城鎮化的人口將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我們預測,到2042年左右中國城鎮人口達峰值時,新增1.9億城鎮人口的80%將集中在19個城市群,60%將在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7個城市群。

未來上述地區的軌道交通、城際鐵路、教育、醫療、5G等基礎設施將面臨嚴重短缺,這也就是未來“新基建”的巨大需求。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那麼,“新基建”概念還能走多遠呢?


我們認為我們應該關注後市風格切換可能的信號與契機。

具體以下幾點信號:

1、更加明確的寬信用政策落地,流動性全面放鬆,推動貨幣信用雙寬,類似 14年底情形,金融地產等板塊帶動指數性行情,具體指標可跟蹤 30個 大中城市房貸利率下降數與上升數之差、財政赤字預算、LPR 降幅;

2、貨幣環境收緊,寬貨幣環境終結或監管層有意降溫,“新基建”概念股受衝擊較大,市場風格切向低估值防禦型板塊;

3、疫情形勢出現明顯好轉,海內外基本面重回正軌,國內經濟數據底部確認,市場資金面出現分歧,出現景氣度更高的替代板塊。

從現階段還看,還未見到風格切換的信號。

三、主線是什麼?

當前指數順利突破此前高位3058點,從市場上漲的邏輯上看,主要是有資金推動的。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抓住“新基建”的3條主線:

1、5G建設。

5G建設是整個新基建的核心基礎,因為接下來的萬物互聯都需要5G這個基礎架構來支撐,它是信息傳輸的管道,每年運營商3000億到4000億的投資,投的就是更高速、更安全、反應更加快速的信息傳輸管道。

2、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

流量的爆發性增長,預期到2025年,個人使用的月均無線流量是現在的5到7倍,IDC(互聯網數據中心)行業將大大受益,在未來5到10年預計有非常穩固的發展。

3、物聯網建設。

5到10年之後物聯網會滲透到各行各業,最終形成萬物互聯。從接入端的角度來看,物聯網設備一定會超過現在的消費電子在全球是10億的量級,達到百億甚至千億的量級,所以是機會非常多的行業。



接著,再回過頭來看看這周盤面整體情況~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受海外疫情發酵影響,上週五全球股市暴跌,本週A股能否打響3月開門紅成關注焦點。

可喜的是,週一(3月2日)A股三大指數均大漲逾3%,吹響反彈信號。此後,週二、週三漲幅略有放緩,但單日成交額繼續突破萬億元。週四三大指數跳空高開,滬指再度大漲近2%。週五三大指數衝高回落悉數收跌,滬指終結日線四連陽。

從北向資金流向看,本週“聰明錢”結束了上週持續淨流出的狀態,5個交易日中有3天實現淨流入。3月6日收盤,北向資金全天累計淨流出30.41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出26.74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出3.67億元;全周累計淨流入56.21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56.74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出0.53億元,兩市出現分化。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與前幾周相比,本週二級市場行情表現頗為分化。場內資金持續流動,基建、科技、農業、消費、紡織等各大版塊輪流上演領漲行情,缺乏貫穿全周的行情主線。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滬深300日K線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A50

本週大盤整體如預期持續震盪向上,而且我在微博和微條頭裡也有提醒大家整體先看多到5號,之後將有調整。當時我推測是看空到11號。當下來看不排除到12號。下週重點看12號轉折,如果是低點將有第二次的反彈,這一波反彈將看多到18號。而這裡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道指我有提醒大家反彈到4號之後將持續看空到3月27號,也就是說道指將從快跌轉向慢慢下跌,這樣的行情會持續,所以不要大意。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道瓊斯指數日K線


大家可能忘記道指還有熊市這個詞了,上圖就是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的走勢圖,17個月時間跌掉50%,從14198跌到6469點。不要認為當下的危機就此過去,我認為對美國可能只是一個開始,而中國此是變危為機的機會到來,但是中國也不可能在今年進入牛市,而應該是牛皮市的寬幅震盪行情,預期波動空間是12到15%的波動。越是這樣的機會我認為對我們來說更是機會,抓到價值和節奏是重,下跌撿便宜的時間,還等什麼呢?最重要的就是

深度研究個股的價值機會是核心


下週大盤預期將會持續震盪向下調整,下週重點關注滬深300指數4215的壓力與4060的支撐,如果下破4060我認為本波反彈結束,將進入持續震盪下跌反彈,雖然中間有反彈,但整體會偏弱,而不會創新高,之後重點看3800的支撐。所以下週的方案就是防守,但也沒有必要全部清楚,最好有對沖工具,這樣才能更好抓好價值個股的機會。本週我們淨值新高,當然我們自己操作是是比較激進所以能在一個月時間賺了40%以上的利潤,當下淨值1.53。有興趣的歡迎諮詢!

最後,還是要提醒下大家,下週解禁市值暴增6成!!!

3月9日~3月13日,共有46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數量為32.81億股,解禁市值469.44億元。

40萬億“新基建”清單,能否成為掙脫疫情困境的“新動能”?

下週解禁前十五大名單

按照解禁市值排序,奧美醫療排名第一。公司3月11日將有2.15億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市值達到101.26億元。奧美醫療由於涉及口罩概念,近期漲幅巨大,今年以來漲幅已經達到125%。而限售股上市後,其流通股本將從4800萬股猛增至2.63億股。因此下週奧美醫療的限售股壓力是否會對其股價產生衝擊值得重點關注。

涉及以上的個股,下週各位需要引起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