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四十不惑,孔子對什麼不惑,能否請您談談看法?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論語》說四十不惑,語出《論語·為政》,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其中“四十而不惑”指的是孔子到了四十歲能分清是非曲直而不會被迷惑。四十,是取概數。

孔子四十歲左右知識就淵博。例如《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年四十二……季恆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問仲尼雲‘得狗’。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罔閬,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墳羊。’”其意思是:孔子四十二歲時,季恆子(?~前492)鑿井得土缶(小口大肚的瓦器),裡面裝的東西好像是生羊,問孔子時說是“得狗”。孔子說:“依我所聞(嗅),是羊。我聞之,是山的龍形怪獸、山精,或水之怪龍、罔象,土之奇異墳羊。”在這裡,言“得狗”而能辨別之為羊,說明孔子博物(《史記》集解),不受迷惑。

 

 

注:夔(kuí),古代神話中的一種獨腳的龍形怪獸,山精,好學人的聲音而迷惑人。木石,指山。罔閬,山精怪獸。罔象,食人的怪獸。墳羊,雌雄未成者(《史記》集解)。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不惑”是對人生取向的堅定不移

我們之所以幹不好某件事,最大的內因就體現在一個“疑”字上,“疑”就是疑慮,就是不能完全相信,“疑”在本質上其實就是一種阻力,如果我們內心對某件事總是懷有疑慮,那麼當我們去做的時候,就必然會形成一種阻力,阻止我們全身心的投入。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攻打街亭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諸葛亮利用他的多疑巧妙使出了“空城計”;而曹操的“望梅止渴”之所以能成功,則是利用了士兵們對他的信任。這樣一正一反,一個失去了最佳戰機,一個度過了難關,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孔老夫子的“不惑”不是憑空而來的,是通過“學”與“立”建立起來的,他通過十五年的時間來學習,到了三十歲,人生目標基本確定,然後又經過十年的時間來勘驗,最後才徹底的去掉了疑慮,達到了“不惑”,基礎可以說非常的紮實。

所以去“疑”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做事情之前,要把所做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及來龍去脈搞的一清二楚。

這就象是我們要去一個地方,在出發之前,一定要把路線研究清楚,搞清楚自己現在在哪裡,目標在哪裡,到目標有幾條路,每條路怎麼走,有幾個叉口,怎麼避免,每條路各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哪些明顯的標記,等等等等,這些都搞清楚了,自然也就沒有疑慮了。

孔子的“不惑”是對天命的尊崇

孔子的“不惑”到底是針對什麼的呢?通過閱讀經典我們可以發現,孔子的“不惑”,主要就體現在對天命的契而不捨以及無比尊崇上。

“天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無比重要,無比神聖的概念,這裡的“命”指的就是不變的規律,我們經常喜歡講“命運”,其實“命”和“運”的意思還是有差別的,“命”是不能變的,而“運”則是可變的。

比如地球一定要圍著太陽轉,不能變,這個就是“命”,我們把一個東西向上拋,它一定還要落下來,不能變,這個也是“命”,等等等等,但“運”不一樣,“運”就是運轉,本身就含有變動的意思。

“天”在這裡指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意思,其實也就是客觀,我們經常講“天意”,“天意”的意思就是說自有一種安排,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願為標準。

由此可知,“天命”在我們的文化中,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客觀規律,或者說自然規律,而且是指那個最根本的規律。我們現在所發現的客觀規律,只不過是一些邊緣的支脈,那個最根本的客觀規律到底是什麼,雖然我們冥冥中都能感受它的存在,但卻一直無法窺見它的真容。

孔老夫子卻在他五十歲的時候,真正的求證到了“天命”的真相,從此以後,老夫子再也無所畏懼,在宋國的時候,遭到桓魋刁難,他非常坦然的說:“天生予以德,桓魋其如予何?”

後來在自己的祖國魯國,又有公伯寮在背後調撥孔子與季氏的關係,孔子聞聽後又說:“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這都是孔老夫子“不惑”天命的由感而發。

總結

總之,對天命的探索,從十五歲開始,貫穿了孔老夫子的一生,老夫子五十歲知天命而悟道,從此以後尊天而行,不僅為我們整理出了大量的經典文獻,而且還為後世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學生,老夫子的一生,可以說是活得充實而燦爛,值得我們永遠敬仰!


澡雪堂主談國學


孔老夫子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關於這位在中國“獨秀”了2000多年的文化名人,我想就不需要再多做無用的介紹了吧?畢竟地球人都知道。

題主這段話出自《論語·為政篇》的第四章,是孔子對自己各個年齡段狀態的自述,原文中這樣說道,“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關於孔子所謂的不惑,我認為並不是真正的不惑,“萬事皆通,諸法盡明”那是隻存在於小說中的狀態,現實中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人,即便孔子被後世尊稱為聖人,也不可能達到真正不惑的程度。

我所認為這裡的不惑,應該是指為人處世上的一些能力,或者說那些世人常見的困擾已經不足以迷惑他了

我們看孔子的那句話,十五歲的時候立志於學習,三十歲的時候能在世間漸漸立足。在他四十歲之前,我認為可以

概括為兩個層面的學,第一個層面就是學習書本上的先賢典籍,從古籍中去尋求營養。第二個層面則更多的是去經歷,去親身領悟,去知行合一。

先做到滿腹經綸,然後再去自己體驗其中的道理,並且在社會上去摸爬滾打,悟出自己人生的智慧。有了“閱盡千帆皆不是”的滄桑,才能真正去“探淵索壑始得珠”。這樣得來的道理,才是有價值的。

有人認為孔子所說的不惑,是對百家經典無不精通,這種觀點我是不認同的。畢竟再深刻的道理,終究還是需要落到實際中才會有意義,如果孔子只是個死讀書的書呆子,也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成就,他的學問一定是很實用的。

現代人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好高騖遠,我四十歲的時候,只求能對身邊事物不惑就行,能做到大致活明白了就可以,要說真正的大徹大悟,不太嚮往。


國學小迷弟


孔子說:

“我十五歲時,性格還很孤僻,意願(或意向)只是想著退縮、隱封自己。

“我三十歲時,仍然還喜歡隔絕、封閉自我;

“我四十歲時,我依然不敢被他人圍堵在中間;

我五十歲時,也同樣保持著聽從於上天的造化;

我六十歲時,也一樣還是喜歡封堵自我而環繞於他人也。(有人說“耳順”,是指‘耳朵什麼都聽得進去’——盡胡謅!);

“如今我七十歲了,我雖然還喜歡封存自我內心所有的慾望,但是卻不用再環繞著封框在走了——我已經做到了逍遙無為也。”

故,孔子所言“四十而不惑”與“三十而立”一樣——孔子並不是說要“立什麼”。而“不惑”也不是說要“不惑什麼”!

而後人中的很多人自以為聰明,卻給孔孑的語後贅加了什麼“立”業“立家之類!給孔子的語後綴加了什麼“不惑”於這“不惑”於那……

這大概都是受《現代漢語字典》的影響吧——《論語》是二千多年前出現的。《現漢字典》不過幾十年。以出現幾十年的《字典》為標準,去解釋二千多年前的古著,不亦戲耳!

“立”字,圍攏起來與界外隔離隔絕封隔也。

立國——將國家(國土)圍護封隔起來。

建立——圍護封隔也。

立業——買來土地而封護也。

立言——堅守自己說過的話(不是說一些名言真言)!

立德——堅守自己“所不為”的。(比方發誓“絕不做昧良心的事”——守斤主此,即為“立德”,絕不突破)。

樹立(豎立)——用木頭圍攏起來,隔絕外界的干擾。

設立——以制度封隔。

創立——封隔成一定的領域。

“惑”字,堵塞,封閉,圍堵也。

迷惑(瞇惑)——看不見被封閉的。

困惑(睏惑)——在封閉中眼睛又被矇住。

所以,今人解“古著”,記住:

第一:勿自以為是的給古人的句後,再贅加“定語”。“三十而立”,不是“三十而立業成家立功立名立牌坊”。“四十不惑”,不是“四十不惑於ABCDEFG”

第二,今人解古著,記得弄清“古人的話語,是給誰的——千萬別張冠李戴”!

第三,古著很多為“對話本”。所以,其中很多是“反話——反詰”。千萬勿當“肯定句”解——如此必南轅北轍!如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如孔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如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是說“孝悌,就是仁愛天下的根本。不過不僅是“孝父母護弟弟妹妹。而是“孝悌天下父老兄弟鄉親百姓!”



卜耐夫哲學


孔子自言:“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今人或相同,或不同。

孔子出身布衣,十五以後就沒有地方讀書了。春秋之時,諸侯國城邦已有學校,孔子是“士”家子弟,可以接受“禮、樂、書、數、射、御”六藝的小學教育。但《詩經》、《尚書》、貴族的禮樂制度,這些“大學”,當官的學問,孔子就只有自學了。非此,孔子不復為孔子,與孔子罵少時玩伴:“老而不死是為賊。”沒啥不同。孔子之為孔子在於“學”。

學而有得,但無用武之地,做過倉管,飼養過牛馬,敏而好學,有疑則問。三十左右學問初成,開館授課。甚至孟氏子弟從學。自己完全獨立,故曰三十而立。

學而時習,教學相長,學問日進,十年不為外界紛紛擾擾所惑,學問精進,辨理更明,故曰“四十而不惑”。

孔子沒有欺騙我們呀!

觀於自身,十五歲獨立離家讀書,至大學畢業七年,思想學問生活均遊離於家庭父母之外。及三十價值觀也基本形成,工作上也獨擋一面。然而世之紛紜,美食、美女、金錢無不誘惑,大概不到入土,難得不惑了。

孔子之聖,大概學不得。


小數點9464


人生的道理,四十知其然,五十而知其所以然。人到四十,不惑有三。

不惑己身境遇。人到了四十歲,人生基本就定格了,脾氣、性格,也基本定格了。之所以活成這個樣子,也是因為世事難料而又理當如此。

不惑他人態度。知道別人為什麼這樣,別人是什麼樣的人。明白為什麼那人這樣對待生活,這樣對待自己,這樣對待別人,能順利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惑凡俗世事。能經歷世事,到四十歲時對世事原因有所瞭解,不會輕易衝動,沉穩而又體察,就是不惑。





黃河口異客


破解“四十而不惑”的操作意思

一一迷惑的結果就是:困惑、“心猿意馬”“七九子萬莠子”

文化的"四"(法紀規矩)不能與“七夕”(交情、交換、票決)靠近在一起。這是為什麼?這就得破解 “四十而不惑”這個千年不解的的大迷惑。這句名言出自《論語.為政第二》第四章,這句話到底是要人們不“惑”什麼?解釋它的著述不知有多少,結果還是個大迷惑。我破譯了漢字造字密碼,確定了文化的確切定義,解讀“四十不惑”的文化操作意思是,人在“四十”的節點,或看到古人文經典中出現的“四、四十”,不要把它當年齡、數量看,要明白其意思:明白人、管理、執法執紀者等(四、九、或)不要犯迷惑,在適用法紀規矩制約、規範工作時,千萬不可用法紀規矩制約交情、交換、票決等(七心),人為地製造困“惑”,產生"心猿(九)意(一)馬(七)和俗語說的"七九子,萬莠子",千奇百怪的、不正經的壞人數不清(莠子)的局面。只有用對立統一法則,競爭、創新,從中統一勝出第“三”共識候選目標、意見,不用人為的工作手段(十)干涉,“而”指導人們、對方選擇,不控制、壓制交換、票決(七心),才能不使人們困"惑”,人人事事求人。我們立國的大寫“國"字就是要通過人民權力機關組織各方人民(口)票決等,制約、規範政府等管理、執法者的任性、放肆的"或"然性。

為什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造字按應用數學原則。勾股三角形的勾三加股四等於七,大於弦五。四不能約束七,相反,七制約四,這就是"道"字(七馬首制約四兔腿辶)。詳見拙著《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第29頁。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孔子“四十而不惑”,主要是認定了周禮的社會意義。他“十五而有志於學”也就是從十五歲立志於研究學問,他的研究的學問包括六藝,但主要是研究周朝的典章制度。經過十年的研究,他對周朝的典章制度也就是周禮有了比較系統的瞭解,並且認為周禮巍巍乎蕩蕩乎,是很偉大光榮正確的社會制度和文化體系,必須糾正現實的禮崩樂壞的局面,全面恢復周禮,克己復禮。他宣稱“吾從周”,是謂不惑矣!



曹宗國


四十不惑不惑的是思想和感悟。有時候就像水,年輕的時候不知道的道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的滲透到自己的內心深處。那種書上沒有的真理卻真切感覺到的東西。

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前對人生的認識會在這個階段有一個相對真實的感悟和理解。從字面上理解也就是說人活到這個時候應該明白了人為什麼活著,怎麼活著更有意義。怎麼樣的活法更加適合。

不惑跟自身的悟性有關係。有些人明白的透徹有些人越來越糊塗。反而錯上加錯!命運給每個人的安排不一樣,每個人的理解也不一樣。至於到底什麼才是對的呢。把自己的理解跟道理比較一下,如果接近那就是對了,如果不對有可能就錯了。不惑就是對道理的認知度。

體現在自己身上就是心平氣和,什麼事都一樣!而且出現問題的時候有自己相對透徹的認識和分析。不在強求於事不再暴躁行事。有時候不惑就是一個明字!





李益塵


俗話說: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人到五十尋死路。如果人到四十歲還有疑惑,五十還不知天命,就是行屍走肉。人生無非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千百年後連你的名字後人都不知道就是白活了跟動物一樣沒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