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下降,病毒易趁虛而入!警惕這7個“吞噬”免疫力的行為

神奇的身體免疫力

  雖然近期免疫力被很多人熱議,但絕大部分人實際上可能對免疫力還是瞭解得不多。

  我們的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及免疫因子組成,人們常說的“免疫力”是指人體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防禦能力,抵禦地球上的生物所能接觸到的一切病原體、病毒、菌類、排洩物和毒素等的侵襲和疾病等。

  

免疫力下降,病毒易趁虛而入!警惕這7個“吞噬”免疫力的行為

  之所以說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是因為它為人體樹立了“三道防線”。

  1,皮膚黏膜及其分泌物

  由皮膚、黏膜組成,能有效阻擋各種致病微生物的侵入,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同時它們的分泌物,比如皮膚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胃黏膜分泌的胃酸,能起到殺滅病菌的作用。

  

免疫力下降,病毒易趁虛而入!警惕這7個“吞噬”免疫力的行為

  2,體液中的殺菌物質

  當病原體穿過第一道防線到達組織深處,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就會出來“作戰”,它們具有溶解、吞噬和消滅病原體的作用,以保護人體健康。

  3,免疫器官和細胞

  前面兩種都是先天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如淋巴組織)和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構成的第三道防線,就屬於後天免疫系統,是大家在生活中不斷接觸病原體而“鍛鍊”出來的。

  

免疫力下降,病毒易趁虛而入!警惕這7個“吞噬”免疫力的行為

  免疫力低的表現

  如何判斷自己的免疫力高低呢,我們可以初步自查一下,以下症狀滿足3條以上,就要當心了。

  

免疫力下降,病毒易趁虛而入!警惕這7個“吞噬”免疫力的行為

  ※一年內患感冒超過3次,每次超過7天才痊癒;

  ※每天睡眠充足但精神睏倦,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乏力;※傷口癒合慢且容易感染,淤青消失得特別慢;※胃口差、容易積食、怕涼,經常上吐下瀉;※經常口腔潰瘍;※患有不止一種慢性炎症;※哮喘、過敏、鼻炎反覆發作。

  損害免疫力的7件事情

  免疫系統是抵禦病毒的屏障,但並非堅不可摧。除了因年齡增長帶來不可避免的免疫功能衰退外,病原體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及患有肝硬化、糖尿病、惡性腫瘤和血液系統疾病等,都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

  1,心情不暢

  研究發現,心情愉悅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數量,還能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降低腎上腺素水平,緩解疲勞。

  

免疫力下降,病毒易趁虛而入!警惕這7個“吞噬”免疫力的行為

  疫情期間,建議保持愉悅的心情,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要過度焦慮恐慌,可以通過運動、讀書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減輕心理壓力,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2,營養失衡

  身體每天都需要營養物質來為我們提供活力,飲食混亂、進食時間不規律、挑食等都會使提供人體免疫系統所需的營養不足,導致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不能為身體提供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從而傷害到免疫細胞。

  3,運動缺少

  運動有助提高心肺功能,增強病毒感染狀態下的機體耐受程度。科學研究表明,長期適量運動能保護機體免疫力,降低患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鑑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大家還是少出門,選擇一些在家也能做的運動,如八段錦、五禽戲等。

  

免疫力下降,病毒易趁虛而入!警惕這7個“吞噬”免疫力的行為

  4,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或是經常熬夜,也會損害免疫系統,使身體更易受病毒侵害。熬夜會擾亂人體生物鐘,影響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和防禦能力。在睡夠的前提下,無論早睡還是晚睡,作息都要規律,有助保持免疫系統的固有節律,減少發生紊亂的風險。

  5,過度疲勞

  在過度疲勞的這種狀態下,人體代謝率降低,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不斷累加,容易出現發熱、感染、腸胃不適等症狀。

  

免疫力下降,病毒易趁虛而入!警惕這7個“吞噬”免疫力的行為

  過度疲勞者通常還會剋扣睡眠時間,使得體內免疫細胞數量銳減。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相對於每天睡7~8小時的人,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血液裡的流感抗體只有前者的50%。

  6,藥物濫用

  抗生素能夠迅速幫助我們殺滅病原體,而激素可以促進免疫系統分泌抗體。但藥物濫用卻可能培養出有耐藥性的病菌,使免疫功能進一步失效,導致再次發病,甚至“無藥可醫”。

  雖然一些藥可調節免疫,但目前“新冠”肺炎並沒有特效藥,所以我們在服用藥物時應聽從醫生建議。

  

免疫力下降,病毒易趁虛而入!警惕這7個“吞噬”免疫力的行為

  7,疾病

  受疾病影響,身體免疫力也會降低,如炎症是免疫細胞殺滅外來異物的表現,這個過程中不斷有正常的細胞被病原體攻擊,再進行更新。如果任其發展,不僅免疫系統受累,還可能增加細胞癌變的幾率。

  免疫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要注意鍛鍊身體,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及時改正生活當中一些不良行為習慣,讓我們的免疫系統能夠正常運轉,更好得守護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