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20萬,正在好轉的患者放棄治療離世”,ICU主任講述

文丨謝禮根 江蘇


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讓我們措手不及,讓很多人終於明白:疾病和明天真的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

冰冷數據背後是一個個原本幸福的家庭,一條條原本鮮活的生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把這一切全部打亂。

全國重症醫學專家雲集武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ICU主任彭志勇是其中一員。

“7天20萬,正在好轉的患者放棄治療離世”,ICU主任講述


2003年SARS疫情爆發時,彭志勇在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ICU工作,搶救多位重症患者。2016年禽流感爆發時,他主動請纓在一線負責重症患者的搶救。如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他再次帶領武大中南醫院的ICU團隊,再次站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財新記者採訪彭志勇:有什麼事情特別打動你嗎?你哭過嗎?

彭志勇說了下面一段話。

都說成年人的安全感都是錢給的,這話一點都不假。最近各地陸續開始復工,很多網友吐糟:要錢不要命了嗎?

一位記者問一位回京復工的小夥子:“路上可能感染,為何還急著回來?”小夥子羞澀地說了一句:“感染致死的可能性才2%,不開工的致死率是100%,我媽患癌症還等著救命錢,一家人還要生活......再不上班,就要餓死了。”

“7天20萬,正在好轉的患者放棄治療離世”,ICU主任講述


今天還引以為傲的工作說不定哪天就因一場意外而面臨失業。一個網友在微博上的吐糟引起了很多人共鳴:在一線城市生活了10年,薪水也頗豐,貸款買了車和房,生活十分小資,不料一場疫情讓他們從安逸變成了窘迫。

雖然在家做著之前兩倍的活,收入卻縮水到原來的三分之一,面對每個月還需按時支付的房貸、車貸,還有必要的生活支出,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這位第一次強烈的意識到金錢的可貴。但這也是當下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錢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只要經歷過醫院生離死別的人都會明白,可真的等到面臨人生重大抉擇時,你真的會發現缺錢是多麼的無力,貧窮給人帶來的絕望,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不會懂。

災難是一堂課,活著活著,不知哪天災難出現了,這就是無常的人生,這就是脆弱的生命。熬過這次疫情,一定要提醒自己做好3件事:

要好好鍛鍊身體

以前,總覺得年輕就是本錢,經過這次終於明白,一個好身體才是本錢。鍾南山曾經說過,病毒找不找你和你的免疫力有多強關係很大。

一場疫情,讓我們明白:世上最貴的床是病床,世上最好的藥是健康。我們拼死拼活努力地賺錢,不是為了看病吃藥,而是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

要開始存錢了

一場疫情讓很多人現了原形,還有多少人覺得自家有錢?這個世上沒有永久穩定的工作,沒有長期不變的高薪,也沒有絕對幸運的生活。自己錢包的抗風險能力,實在是太弱了……

“7天20萬,正在好轉的患者放棄治療離世”,ICU主任講述


世事太平時還好說,可一旦斷糧,哪怕只有一個月,信用卡賬單都能讓人兩眼一抹黑,瞬間想給自己兩巴掌。

真的要努力工作,好好賺錢,好好存錢了。至少在辭職或者因為某些不可抗力而無收入的時候,卡里的餘額可以撐過一年,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抗風險能力,也是一個人的底牌。

為自己和家人備好保險

風險無處不在,社會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一個人的不幸,倒下的往往是一個家庭。

“7天20萬,正在好轉的患者放棄治療離世”,ICU主任講述


2月14日,人民日報在《疫情當前,這些保險有用處》一文中明確指出:“事實上,商業保險可以賠付因新冠肺炎導致的後遺症、全殘以及身故,是在國家兜底救治費用之外的補充保險。給付型險種,不與醫保報銷衝突,只要罹患合同規定的疾病,即可賠付。”

“7天20萬,正在好轉的患者放棄治療離世”,ICU主任講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