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鼓樓四額題款之由來

​按:原載2019年7月1日《中老年時報》歲月版

文|侯福志

天津鼓樓四額題款之由來

天津鼓樓的四面門樓之上,分別刻著“拱北”“定南”“鎮東”“安西”八個大字。遊者不知就裡,以為它是四個門洞之名。殊不知,這八個字是天津老城四座城門的舊名,並非鼓樓門洞之名。那麼,為什麼要在鼓樓四額之上要刻上城門的名字呢,原來這裡面有一段故事。

舊時津城曾有“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之俗語。鼓樓因為年代久遠,且原為舊時老天津衛的地標性建築,所以,它被賦予了更多的精神內涵,凝聚了天津人的家國情懷,將其譽為津門一寶實不為過。眾所周知,天津設城建衛始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由工部尚書黃福、平江伯陳瑄等人負責築城浚池。起初的城牆為土製,明弘治年間(1493年),由山東兵備副使劉福主持,將城牆用青磚包砌,仍開設四個城門,門上建樓,“東曰鎮東,南曰定南,西曰安西,北曰拱北”,並於十字街中心修建鼓樓一座。明朝大學士李東陽,曾以這四座城門為題,寫下了《鎮東晴旭》《安西煙樹》《拱北遙岑》《定南禾風》四首舊體詩,這四座城門分別被其列為“直沽八景”中的四景。清雍正三年(1725年),天津城牆與壕溝毀損嚴重,經雍正皇帝准奏,由鹽商安尚義、安岐父子捐資重修了城牆,並給四座城門起了新的名字:東曰“鎮海”,南曰“歸極”,北曰“帶河”,西曰“衛安”。其中“衛安”,取自安尚義之姓,由雍正皇帝欽定,以示對安氏父子的褒獎。

天津鼓樓四額題款之由來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了天津衛,並將城牆拆毀。鼓樓雖然保留下來,但早已是破敗不堪。1921年,鼓樓開始重建,並於次年春落成。鼓樓一共三層,第三層因視線較好,故被消防隊用於監視明火之用。中間為第二層,供奉著南海大士,關(雲長)、嶽(飛)二聖,以及天后聖母,天仙聖母等諸神位,並設有專人看守香火,每日有善男信女登臨其上焚香叩拜,逢舊曆之初一、十五及年節尤為熱鬧。

最底部是“四孔穿心”的4座門洞,門額之上分別刻有“拱北”“定南”“鎮東”“安西”等原四座城門的名字。關於這段史實,著名學者、報人劉炎臣在民國年間出版的《津門雜談》一書中曾有記述。據他介紹,在鼓樓的第二層上,懸有木聯一副,上聯為“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下聯是:“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原為清朝詩人梅小樹所書,因庚子之亂時丟失,故於1921年重建時,由華世奎補書。“華氏並於聯上附書:‘鄉先輩梅公撰斯語懸諸樓壁有年矣,經庚子之亂失去。客歲以樓基低仄,鳩工重修。今年春落成,碧瓦丹楹,煥然一新,鄉人既取城門古名屬餘書樓下四面門額,並補制前聯,以復舊觀。嗟呼高敞依然,繁華日甚,讀公斯語,不覺有動於中也。公名寶璐,字小樹,諸生。壬戍夏(1922年)五月華世奎書並識。’”由此可見,將城門舊名書於鼓樓門額之上,並非是在給這四個門洞命名,而是藉以表達津門百姓對老城牆的一種懷念之情。

有趣的是,劉炎臣還曾記述了他第一次登臨鼓樓的情景:“我雖生長津沽,而對津衛之鼓樓,直迄大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十一月四日下午始作首次之登眺,是不能謂為生平之一足資紀念者。登臨其上,以目四望,全市形形色色,盡收眼底。不勝欣快之至。在樓之第二層,懸掛有大鐘,據看守鼓樓上香火之竇秉臣談,該鐘重約三百斤,在從前每日撞鐘一百零八下,聲聞十餘里。自天津城拆除以後,撞鐘工作亦隨之而停止。”上述文字不多,但信息量很大,其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