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宗,明太祖一起開會,誰做主位?

遨遊史海


這問題很有趣,大槐樹傳人來試著回答一下。

有趣的點在於:每個人回答的角度都不同。

如果是按長幼來排,沒有意義。

如果按尊卑來排,都是九五之尊,卻平起平坐。

因此,這兩方面都可以剔除掉。

建議:按歷史功績、文治武功、對後世的影響幾方面來評價。

下面給大家說一說我心目中的排名。

1.秦始皇居首位。

毫無疑問,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後世皇帝只能仰望,而不能並舉。統一六國,實現書同文、車同軌,整個華夏開始走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這是始皇最大的功績。

2.唐太宗排第二。

唐太宗的歷史功績是開創貞觀之治,開始了大唐盛世。其登高位,任人唯賢,開闢貞觀之治;對外武力威懾天下各族,兵不血刃,是唐代走向巔峰的基石,也為唐中期各位君主做了很好的示範,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其文治武功均高人一籌。倘若不是秦始皇在,唐太宗就是我心目中的歷史第一。唐之所以興隆,太宗居首功。唐朝對後世的影響至今猶在。

3.明太祖朱元璋排第三。

第三和第四,在明太祖和漢武帝之間選擇,我選擇明太祖。

其一,明太祖是在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等一眾起義將領、從強悍的蒙元手中得來的天下,其本人又是布衣出身,為中國曆代開國皇帝首位,其權謀、軍事自不言說。

其二,外交上,明太祖在建立明朝之後,北方威脅暫時消除,還封藩朝鮮、交趾等臨邊小國,盡顯大國威儀,以德化夷,此乃上策。

其三,治國理政上,下令農民歸根,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興修水利,扶持經濟發展,解放奴婢等等,一系列與民生息的政策,使得明初出現“洪武之治”。

其四,明朝進行了行政體系改革,形成了非常類似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管理模式。在中央,皇帝掌握決策權、內閣議政權、六部掌行政權。在地方上,則形成了事實上的軍、政、法三權分立。

4.漢武大帝排第四。

很不幸,在我心中,漢武大帝只能列第四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漢武帝末年,漢朝已經危如累卵。

漢武繼位之初,國家政治清明、老百姓安居樂業。漢武帝推行推恩令,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抗擊匈奴,實現了中原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壓制,大大拓展了漢代版圖,第一次實現了對西域的有效控制。漢武帝的確雄才大略,在軍事上才華出眾,鐵血霸道。但在外交上跟唐太宗比,則顯得尚且不如。古人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面對居無定所的北方匈奴,漢武帝傾其一生不斷征伐,實在是下策中的下策。實際上到漢武末期,由於連年征戰,漢朝內部虧空十分嚴重,這也為後代皇帝治國理政埋下了大雷。西漢從此繁華不再。

另外一個功績則是開闢了絲綢之路。

總體來說,漢武帝是個功過相抵之人,做過很多大事,也犯了不少錯誤。駕崩之後,昭帝繼位才八歲。

5.宋太宗趙光義

這裡不知道是不是提問者寫錯了,是不是想寫宋太祖趙匡胤呢?

宋太宗趙光義,在位(939-997年)58年,經過幾次戰爭,總體穩住了五代十國留下來的混亂局面,為防止武將造反,採取一系列措施改變了重武輕文的陋習,這是宋朝文化光輝燦爛的基礎,也是宋代軍事羸弱的元兇。

總體上看,作為開國初期的皇帝,宋太宗還是比較有能力掌控局勢,發展生產力,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不足之處則是,軍事才能幾乎沒有,不僅無法抵抗契丹,連西夏、金、大理都抵抗不了。

因此,宋朝很像清朝,敗不是由於窮,打不起仗;而是因為富,吸引來了別人的覬覦。

所以,宋太宗只能算箇中規中矩的皇帝,沒有大錯,而是能力一般。

僅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