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被罵上熱搜:有多少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做著傷害你的事


肖戰被罵上熱搜:有多少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做著傷害你的事

【1】

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春天遲遲沒有到來。所有人都自覺在家隔離,卻有人足不出戶禍從天降,影視明星肖戰因為一篇同人文被網友罵上了熱搜。

2019年,隨著《陳情令》和《誅仙1》的熱播,肖戰火遍了大江南北。年末更是一舉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可謂前途無量,星路燦爛。

然天有不測風雲,得之失之往往在旦夕之間,憑藉著《陳情令》火起來的肖戰,這次也因為這部劇的人設而平白遭到全網惡搞和謾罵。

事情是這樣的,有人在一個叫AO3的網站上,根據《陳情令》中肖戰和王一博的情結編寫了一篇同人小說,小說中肖戰被塑造成了女性形象。

肖戰被罵上熱搜:有多少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做著傷害你的事

肖戰粉絲覺得自己偶像被人醜化了很不爽。但他們沒有把不爽藏在心裡,而是選擇了舉報作者和網站,因為舉報人數太多而造成該網站在國內無法登陸。

肖戰被罵上熱搜:有多少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做著傷害你的事

受到AO3網站的舉報事件影響,許多相關類型的同人網站也受到牽連,紛紛被封閉。一時間許多網絡作品被迫下架,無法正常查看。

3月1日,這些網站的讀者們開始在微博上大範圍抵制肖戰代言的產品,更有甚者還去豆瓣給肖戰的所有影視作品打1分,包括未上映的兩部作品。


肖戰被罵上熱搜:有多少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做著傷害你的事

佳潔士、Olay等品牌相繼撤下了肖戰的宣傳海報,眼見著事情愈演愈烈,肖戰工作室出面道歉,希望儘快平息此事,然效果卻不盡人意。

肖戰被罵上熱搜:有多少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做著傷害你的事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卻在做著傷害你的事情!粉絲本來是想維護肖戰的形象,誰知道卻大大損害了肖戰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去評判別人的生活,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標準,學會尊重差異和不同,才是我們需要修習和內觀的品質。

【2】

肖戰的事情,讓我想起了Angelabagy。她去年參加綜藝節目《奇遇人生》時,因為生理期,無法完成節目組任務,中途退出。引起輿論一片質疑聲。

節目中,baby需要和72歲的徐玉坤老人一起開始為期五天的騎行。完成老人橫跨美國、加拿大最後階段420公里的行程。

第一天,baby還是很配合的,雖然摔跤、疲累,但還是堅持完成了60公里的騎行。後續就各種不適,早上賴床,打車追趕,後來直接生理期退出節目。

也許是baby的這種行為,不符合《奇遇人生》觀眾們對於節目的期望值吧,隨即網友們就開啟了各種的指責和謾罵。


肖戰被罵上熱搜:有多少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做著傷害你的事

說baby經常拿生理期做藉口,逃避節目的困難設置,你們有數據佐證嗎?再說有些女子的生理期就是會嚴重不適,更何況是這種大幅度的體力活動。

你又不是她,為什麼要替她的人生做決定?我認為有一則評論就說的很中肯。這才是我們對於娛樂圈和明星事件,正確的評論打開方式。


肖戰被罵上熱搜:有多少人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做著傷害你的事

有一些人,不管你如何去做,都不會讓他滿意。因為他從來不會尊重和把握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和原則,他要的是他來決定你的人生。

之前baby因為身體原因中途退出節目,就被指責為矯情,公主病。甚至開始攻擊baby的容貌,難道追求美麗漂亮的外表也是一種罪過嗎?

生活本來不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言說的無奈和痛苦。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洩在別人身上,在你不瞭解別人的時候,請保持敬畏和沉默。

有些事,你沒有承受過,不代表就可以對別人指手畫腳,苛求指責。你可以取關,可以屏蔽,但請不要謾罵和惡意評判。

【3】

網上的陌生人如此,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碰到一些人,一開始對你各種關心和好奇,冷不丁的就會甩出一些評判和臆斷,讓你防不勝防。

我陪著愛人在呼市修地鐵的時候,特別喜歡吃燒麥,幾天不吃就饞得慌。有一次,終於得空帶著二寶去解解饞,結果卻吃了一肚子氣回來。

一開始很和諧。燒麥端上來,二寶很乖,自己一個人喝著粥,一點也不打擾我。難得有一次屬於自己的進餐時間,又是最愛的燒麥,心情無比愉悅。

“這孩子應該兩歲多了吧?”我轉過頭,是一位阿婆,似乎是新來的顧客,正在等餐。“沒有,還不到兩歲。”我笑著回答。

“你一個人帶孩子?挺厲害的嘛。偶爾出來放鬆一下,吃點好的?你婆婆不幫你帶嗎?這是個女孩子吧?過兩年大了再生個男孩。”阿婆一口氣問了好多問題。

“這是老二,我婆婆在家幫我帶著老大呢。”“老大是男孩?上高中了?那你是不是都三十七八了?老大吃的小桌飯?晚上接嗎?”阿婆依舊不依不饒的問著。

我不得已,只好一口氣說了很多:“我愛人在這修地鐵,我帶著老二在這邊,老大在老家,早上送晚上接,學校有飯。”

“哦。那就相當於把孩子全扔給你婆婆了!我就告訴我家閨女,要生就自己帶,要不然就別生。”阿婆自顧自地說完,便不再理我,起身去找點餐阿姨聊天。

我一個人坐在原地。一開始自在愉悅的心情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滿腹的委屈和無法辯解的憤怒。燒麥也吃的沒有滋味,起身結賬離開。

大寶一直是我親自帶的,這次不得已留下他,本就是我心中的最深刻的疼痛和遺憾,被阿婆這樣一點,愈發的煩躁和鬱悶,久久不能平復。

【4】

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生活。不要依照自己的價值感,去對別人說三道四。不要去打擾別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尊重他人。

那麼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哪些方面才可以做到有界限,不評判呢?

首先,不明就裡時請保持沉默。

沉默,是一種成熟的標誌,是對別人最大的謙讓和寬容,也是自己內斂和淡定的見證。不明就裡時,閉嘴是一種能力。

其次,學會尊重差異和不同。

俗話說:百姓百姓,百人百性。世間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個人,所以我們在與人相處時,學會尊重差異和不同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這一點上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就做的很好。有一次,奧巴馬答應出版社寫書,為了節省時間,他讓母親在郊外租個木屋獨居幾個月,一切辦妥後才通知米歇爾。

米歇爾沒有苛責丈夫,而是充分尊重丈夫的生活習慣。後來書稿順利完成,對奧巴馬來說完成了一次自我梳理,而對於米歇爾來說也更進一步瞭解了丈夫。

最後,管住自己的好奇心和窺探欲。

一次出去吃飯,遇見這樣兩家人,一家丈夫去拿飯的時候,妻子突然暈倒在地。鄰桌的孩子問道:“爸爸,她為什麼會突然暈倒呢?”

“大概是癲癇吧,我以前認識一個人……”爸爸和媽媽訴說著。直到用餐完畢,依舊旁若無人地談論著這件事情,最後,帶著憐憫同情的眼神離開了。

其實,對於弱勢群體來說,真正受傷的並不是小孩子那天真無邪的問話,而是大人那自以為是的瞭解和所謂的同情憐憫之心!

遇事不妄自揣測,尊重別人,管住自己的好奇心和窺探欲。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最基本的教養。

疫情當前,生活本已不易。希望大家都可以懷抱一顆慈善悲憫的心,多去理解和體諒,少一些主觀的評判和宣洩,這樣的社會必然會多一份和諧,少一份戾氣。

�$:`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