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認為該如何評價《十月圍城》這部劇中閻孝國這一角色?

專注看劇


閻孝國-《十月圍城》人物,清廷武將,由胡軍飾演。

電影中,慈禧在得知孫中山將要抵港組織革命後,迅速派閻孝國帶300名殺手趕往香港,誓死刺殺孫中山。(此人物為虛構)

閻孝國往上三代均為朝廷的高官,對國家,對整個清王朝,絕對忠心。但閻孝國並非一個殺人的機器,他早年師從陳少白,接受的是先進的西方教育。

然而,在一路看到中國被西方帝國主義欺凌的時候,閻孝國因為懷著一顆強烈的愛國心,反而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他拒絕一切與西方有關的東西,更厭惡以西方思想來帶領革命的革命黨人,認為陳少白乃至孫中山的軟弱絕對不可能獲得成功,他以為愛國便是忠順於朝廷。因此在閻孝國的眼裡,此次行動是保家衛國,赤膽忠心的體現,而刺殺孫中山行動在他眼裡只是一次維護國體的行動罷了。

此次刺殺行動之中,閻孝國首先要面對的敵人就是陳少白。抵港之後,閻孝國在一次屠殺行動中抓了陳少白,並勸其放棄革命,陳少白非但沒有答應,還偷偷溜走繼續尋求抵抗的力量。

1905年10月15日,孫中山如期抵港。閻孝國率四大高手與300壯士沿著維多利亞港、皇后大道佈下埋伏,為即將前來的孫中山和那些保衛孫中山的革命志士撒開了一張慘烈殘酷的捕殺大網。

新浪娛樂評價:

閻孝國這個角色在電影中被設計得有血有肉,雖是反派首腦但也不泯人性,最終都沒有殺死自己“終生為父”的老師陳少白。

其實閻孝國最後已經喪心病狂了,雖然他聽見轎子裡不是孫文,但一心認為誅殺孫賊,報效國家的他已經不能允許自己把孫文放走了,他寧可相信自己殺死的人就是孫文,好讓自己的報國之心得到一絲滿足。

這種人我們可以說是愚忠。他代表的應該就是當時社會上那些不明就裡一味反對新思想的人,而孫中山帶來的是新思想,是反封建的,正好與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是好人,也是個蠢人,所以最後做了壞事,這是我們可以從電影裡面得到的一點啟示。信仰的背叛造就了一個悲劇,而那句“已報國恩”已然烙印進觀眾心中。

豆瓣網友“pretender”認為:

閻孝國,也是個有信念的人。他的信念也許和孫文不同。但他的希望應該和所有希望中國部不再被欺辱的人相同:革命者願以自己的生命去保護自己的信仰。


孤狼淋歌


可以說在第八十分鐘之前,我都在後悔買票來看這部電影,乏味、拖沓、扯皮,直到我確定閻孝國才是孫國父的終極護衛!!於是,逐漸的,我體會到了這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r1、也是我最先起疑的地方,就是陳少白很容易從閻孝國那裡獲得了一半匕首,於是,在後面陳少白竟然用這把匕首施展“詭計”得以逃走。想一想,他手無縛雞之力,怎麼可能從老謀深算的閻孝國那裡輕易逃掉,而且,還笨的從房頂上掉下來,若不是故意放走,這絕不可能。我相信陳少白摔下來的時候,閻孝國肯定在一邊急的大跳:放你走,你都走不了。\r2、閻孝國對每個阻礙他刺殺“孫國父”的保衛者其實都手下留情,並不是打算殺之而後快,特別是劉公子和孫四,幾次三番沒有必殺之意。\r3、陳少白已經大喊出了掉包計,可是閻孝國死心眼非要把假“孫國父”捅死,而且也不掀開篷布查看。\r4、閻孝國執意殺死假“孫國父”,其實還是在為“孫國父”的離開著想。\r5、還是最後,閻孝國完全有能力躲開陳少白的槍擊,可是他就是不躲,因為他已經如願:為朝廷,他已經盡忠;為國家,他也已經盡力。\r如果,要評選本部電影的最佳演員,我當只選閻孝國,精彩,面部表情豐富,深藏不露!!\r閻孝國,正是本部電影最大的看點。\r大家怎麼看?










小鹿Mr影視剪輯


閻孝國(胡軍飾)在九龍城寨與麾下宣誓的時候,一番話講得擲地有聲,“我是軍人,諸位也是軍人,軍人當死於邊野,何須馬革裹屍。兄弟們,乾了這杯酒,誅殺孫賊,報效朝廷”。

等到後來在獄中跟曾經的老師陳少白對質,閻孝國把國家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的罪責全部算到了西方人與假洋鬼子的頭上,他認為皇權乃天賜,而洋人全都是狼子野心,如果陳少白這類手無縛雞之力的教書匠真的成事兒了,國家必亡。

“滿清戰狼”閻孝國是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的,以至於身死之時,手刃孫文替身的他仍對陳少白講了“已報國恩”的道理。一個鷹犬認為自己是愛國者的時候,別人是說不動他的,因為鷹犬對事業是無責任感的,而愛國者對事業是有責任感的,有責任感的閻孝國錯就錯在,他誤解了他的國所應為他擔負的責任。



胖仔隊長


毋庸置疑,《十月圍城》是部相當血性的影片,正反雙方的廝殺讓人血脈噴張。其中一幕,陳少白怒斥閻為清廷的鷹犬,閻極力否認。

觀點一:但從始至終,閻做的似乎分明就是一個鷹犬之所為,或者說他是一個愚忠的鷹犬。 然而,整部電影中,閻的形象可謂霸氣十足,無所畏懼,一路追殺所向披靡,直至最後身中數彈,依然義無反顧將重光殺死。如此捨身取義絕非凡人,結合閻同其授業恩師的對白看得出來,他應該是一個胸懷大志之人,且勇猛果敢,奸詐卑鄙之徒絕不可能如此視死如歸。

觀點二:細細想來,個人認為閻孝國非但不是清廷之鷹犬,甚至可稱其為保家衛國之英雄。 其二,從閻尊師,重禮節等方面看來,頗有德操;雖然其恩師陳少白對他的評價是:功課優秀,頭腦愚蠢,難成大器。閻依然堅持自己的道路,不惜以死明志:學生已報國恩!種種細節看來,我個人認為閻其實很有抱負,應該是一個愛國志士,他的出發點是忠心愛國,但他所選擇的到底是怎樣一種救國之方式就不得而知了,或許是自成一黨,奪取政權之後重整旗鼓,拯救國家於危難;或許是為清政府掃清障礙之後效力國家,重振中華之雄風。可惜他出師未捷身先死,不僅感慨,閻孝國愛國之心天地可鑑!


聊資


我認為閻孝國是一個複雜且矛盾的人。

一:說他複雜,是因為他不想,更不願意傷害自己的老師。

二:他成全了劉鬱白,親眼目睹了沈重陽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想無和敵人同歸於盡,但最後卻被馬給撞死。

三:他為了那個自己效忠的王朝,不惜殺了閻敬劉。

說他矛盾是因為

一:他為了夢中那個中國人不被欺負的國家,放棄了他的一切,只為去完成任務。要知道,之前的他是多麼效忠於那個任人宰割的清王朝啊。前後者直接,他更喜歡前者。

二:當他看到沈重陽倒下的時候,心裡面不由的被震撼到了,他本以為那夥人只是烏合之眾,卻不料盡然如此肝膽。

三:鄧四第的忠義,閻孝國在做後算是深切體會到了,鄧四第是他閻孝國最不想殺的人,因為閻孝國覺得他們都是忠肝義膽的人。

最後總結一下,閻孝國是《十月圍城》裡邊人物情感最豐富、最複雜、最矛盾的人。







白澤剪影


閻孝國是《十月圍城》虛構出來的人物,又有人說有原型,是滿學家閻崇年。清朝武將,刺客,對朝廷忠心耿耿,在劇中是反派人物。

年少的時候接受過西方的先進教育,師從陳少白。看慣了祖國被西方列強凌辱,懷有很強的愛國心,並走上了另一個極端,拒絕西方的思想,當然也包括帶有西方思想的革命黨人。

在他的眼裡革命黨人就是叛國,所以劇中的這次刺殺孫文的行動,被他認為是保衛國家的行動。

劇中雖為反派,塑造的有血有肉,是個好人,有點愚忠,不懂得變革,與革命黨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幸福來自生活


《十月圍城》個人感覺中影響最深的不是甄子丹和謝霆鋒,恰恰是在各種影評上都少見身影的閻孝國,翻遍《十月圍城》這部電影的影評許多人都對閻孝國不太感冒!

閻孝國表面為清廷的愚忠鷹犬,內地裡可能是一直保護孫中山的那個人,雖然師傅陳少白就曾怒斥閻孝國為清廷鷹犬!

可是閻孝國卻是劇中一個最悲劇的人物,其性格特點勇敢,果斷,捨身取義的一面來看他應該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

而且閻孝國尊師重道、頗有操守,雖然恩師陳少白對他的評價是接受過西式教育、頭腦簡單、胸無大志,這種兩面都有的評價及其模糊。

至於閻孝國選擇了哪種報國的做法,我們從他和陳少白在監牢中的一句對白可以看出,閻孝國曾說:“帝國主義狼子野心!”。

這句話一針見血,試想一個曾怒斥帝國主義的一個人確是是清廷的愚忠鷹犬?作為劇裡的大反派本身這種說法根本不合理。

然而有一點就是愚忠,對於昏庸無能清廷的愚忠,閻孝國要殺孫文卻沒殺成!那麼,為什麼沒殺成?

他是在舊傳統的“忠孝仁義”框架下教育出來的人,從閻孝國打死李玉堂的兒子,到瘋狂追逐重光死亡說的:“學生已報國恩!”,這一點已經很明顯了。


閻孝國不想殺孫文,因為他也知道清廷滅亡是早晚的事情,而他和孫文都是愛國人士,只是派別不同,但是出發點是相同的。

劇中沒有表現出閻孝國的糾結情緒,可能是因為他的戲份實在太少,沒能表現出閻孝國的內心掙扎。


可可電影攤兒


閻孝國,一個一輩子為了國家,盡忠報國,覺得那些個革命黨都是洋人用來滅亡中國的工具。甚至是直到死的時候都覺得自己以生命換來了整個國家。

閻孝國人雖然是反派,但他的一些人格品質確實值得讚揚的,他忠心不二,盡職盡責、他成績優異,尊師重道。就這麼一個反派,那個朝代又會少呢。

站在主角立場上看,這個人罪該萬死,追殺孫中山,佈局圍剿革命小分隊,動起手來從不心軟。但是,,但是在他最後死的時候,我又覺得他真的十分可憐。他被其老師打死時,喊著:”學生···已報國恩“但是他愚昧,迂腐,不能看清時勢。不能認清現實的愚忠也是十分的可憐。


一南五樹


閻孝國是十月圍城裡最複雜、最矛盾、最豐滿的一個人物。他有自己的報國思想,並且比誰都執著。
他不願意傷害自己的老師,他不願意殺死除孫文外的其他人,他成全了劉鬱白,目睹了沈重陽以命撞馬,最後無奈殺死鄧四弟。我覺得他從這3個人身上,都看到了自己。劉鬱白為了一個女人,值得。他為了一個生養自己卻即將走到盡頭的王朝,值得。閻敬劉是個人物,不殺,最後卻不得不殺。



在片中,閻孝國的做法是給了人愚忠的形象,讓人對他是又恨又惡。 然而,反過來想想,他既然是陳少白的學生,接受的又是純正的西式教育。完全可以這樣設想,他如炬的目光洞穿了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實質,讓他對民族資產階級革命起了戒心,認為孫的三民和西方標榜的民主、人權有異曲同工之嫌。所以與其說他愚忠,不如說他愚昧。 再說,他搞得也是政治,我們都看到了三民主義的勝利,才體會到了革命的重要意義,愚昧的閻孝國所維護的政治,在他看來或許能夠起死回生、萬古長青呢! 所以,閻雖然是個狠角色,但依舊是小人物。




活在當下777


你好,我是星懿,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電影:《十月圍城》

該片講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環,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商人、乞丐、車伕、學生、賭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雙重高壓下,浴血拼搏、保護孫中山的故事。

影片人物

閻孝國

①胡軍飾演的閻孝國無疑是劇中第一大壞蛋,可是閻孝國卻是劇中一個最悲劇的人物,其性格特點勇敢,果斷,捨身取義的一面來看他應該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而且閻孝國尊師重道、頗有操守,雖然恩師陳少白對他的評價是接受過西式教育、頭腦簡單、胸無大志,這種兩面都有的評價及其模糊。

②至於閻孝國選擇了哪種報國的做法,我們從他和陳少白在監牢中的一句對白可以看出,閻孝國曾說:“帝國主義狼子野心!”。這句話一針見血,試想一個曾怒斥帝國主義的一個人確是是清廷的愚忠鷹犬?作為劇裡的大反派本身這種說法根本不合理。

③閻孝國是學貫東西,且不盲從、有自己獨立思想和判斷的智者,是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魅力,是看透了西方所謂“民主”思想的墮落和險惡用心的國士,是“報國恩、滅國賊、何須馬革裹屍”的威武將軍。他的名字已經說明了一切——孝國

④作為劇中反派,代表著清政府的舊勢力殘餘閻孝國,被胡軍演活了,那份報效朝廷的愚忠,頑固和病態都融在他的舉手投足之間,甚至他的名字裡,可以說是入木三分!閻孝國也有他的信仰當他看到革命者真的敢於流血犧牲的時候,他也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自己的信仰!

他有他的信仰,有他的標準,也有他的理想,看到他臨死前那最後一句:學生……已報國恩。莫名的有點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