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家庭也有問題,你怎麼看?

你不知道的教育寫事兒


很同意這個觀點,學生本身的成績和學生家庭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就我個人的經歷為例。去年去了一所高職做兼職老師,所謂的高職,大家應該都懂的,裡面的學生不僅僅用成績差幾個字來形容吧。其實呢,我本人對學生的成績的好壞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也沒有任何歧視的味道哈。

我很喜歡和這群學生交朋友的感覺,因為本人真心覺得成績並沒有什麼意義,現在的成績也不代表什麼,我所不能接受的是,他們其中的很大多數人不知道什麼叫努力,每天上課手裡握著的從來都是手機。

記得有一次上課,有個同學沒交作業,因為沒寫哈,我問他為什麼不交不寫,他來了一句我爸說語文作業不需要寫,一句話懟得我啞口無言。

當然如今這個社會也不是隻有讀書這一個出路,我覺得學校的意義在於教人,不在於教書,成績差可能是智商的原因,這個本人深有體會,985的學校真不是認真學習就能上的。

其實吧,只要重視努力勤奮一點,家裡多關心一點就好。

最後再說一點吧,他們期末考試前,我特意強調了,只要寫字,都會給分,畢竟是語文嘛,可就是這樣,他們還有人作業和閱讀不寫,唉。

生活是自己過出來的,人生是自己的人生,加油吧,我挺喜歡他們這群孩子的,希望他們越來越好吧。


倉小寶cdy


大家好,我是小學班主任張老師,首先我是認同這個觀點的。

從教近二十四年,也當了近二十四年的班主任,教了很多學生,所以也接觸過很多差生(確切的說現在叫“後進生”)。從哲學的觀點來說,某種現象的出現,都是有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的原因,學生學習也不例外。

先說內因,也就是孩子自身。


孩子自身理解能力差,理解得慢,這個與遺傳因素有很大關係。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虎父無犬子”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我所接觸的後進生中,通過與家長接觸發現,孩子與家長一樣。有時候在家長群內下個通知,很簡單的事情,老是有家長看不明白,問這問那,這些家長多數是後進生家長,還有就是有的後進生家長看不明白也不問,和他孩子上課學習一樣,不懂也不問。

其實,有些理解慢的同學,如果有時間慢慢教的話,他也能學會,不過老師真得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他們身上。

再說外因。

外因也就是說孩子的外部環境,這裡主要說家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和家庭直接影響著孩子。


在我接觸的後進生中,很多他們的家庭環境不是很好,當然我說的是學習環境。曾經一次家訪,到了後進生家裡一看,亂、髒,雖然有打掃過的痕跡。孩子趴在床上寫作業,旁邊放著電視……一個書香門弟的子女,多數學習是不會差的。我有一同學,頭腦並不聰明,但學習特別認真,考試也一直是班裡前幾名。他孩子也跟我上學,和他一樣,理解得慢,但他有一股韌勁,不會的題,非把它弄懂不可,下課也不出去玩,在班裡一直前幾名。


而更多的後進生則是這兩個原因都有。當然,既然說多數學習成差的學生家庭有問題,肯定有例外,那就是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了。


小學班主任張老師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我認為這個觀點是成立的。學習上有問題的學生家庭或多或少有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各種各樣的。


例如,有的學生學習出現了狀況是因為父母太忙,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孩子,這個是十分常見的。往往這些家庭的條件不差,都比較富裕,但是由於父母忙著掙錢忽略了孩子的教育。而老師又不能24小時陪在孩子周圍,時間一長就出現了問題。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我有一個學生的母親是我們這裡某個職業學校的老師,成天忙於工作而忽視了自己的孩子。結果孩子到了初一的時候,沒有家裡人陪伴,特別的叛逆,從初一開始休學,一直到19歲。後來到我們學校補習英語根本什麼都不會,沒有任何基礎。這個就是典型因為家裡人太忙而導致學習有問題的案例。


除此之外,家長文化不夠,沒有能力去輔導自己的孩子。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有時候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只能乾著急,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很想幫助孩子進步,奈何自己文化水平不夠,導致孩子的學習一直處於停滯的狀態。


此外,父母婚姻出現了問題,因為離婚而導致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受到了影響。這個也是十分常見的。父母每天因為感情問題出現爭吵,這肯定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孩子每天都處於負能量之中,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情緒。輕者學習差,嚴重的會導致學生離開學校,混跡於社會。


還有一種情況是家裡經濟條件差,不得已放棄學習。這種學生最讓人惋惜。不是他們不努力,也不是他們不聰明,而是因為現實問題迫使他們放棄學習。有很多案例都是因為家裡條件差,學生只能早早幫家裡分擔經濟壓力,去社會打工。如果他們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肯定會是另一種情況。


總之,學生學習差會和家庭有關。


新視野教育字幕組


學生成績差不一定是單方面的原因,有可能,家庭,老師,同學都有,這裡說下我在學習差的時候所面臨的問題。

小學的學習成績讓我記憶深刻,三年級的時候成績屬於中下游,特別是語文,屬於倒數,每次老師喜歡點我的名字回答問題,答不上來就各種嘲諷罰站,這就導致了我越來越不喜歡學習語文,甚至和語文相關的政治之類我以後也沒喜歡過。有人說為什麼不喜歡語文,這個還要追溯到學前班的時候。

當時學前班的教育基本就是拼音和數字,那時就不太感興趣,對於數學則一直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然後我就慢慢發現,你一科不好,那一科的老師就越不喜歡你,你就越不喜歡上他的課,寫這科的作業,然後就會越不好。這也是很多學生偏科的原因之一吧。

再後來上了三年級,這時候出現了小團伙,有高年級哥哥的同學就開始拉幫結派,欺負弱小的同學,當然,我是屬於後者。現在想想,校園暴力從那麼小就開始了。那時強壯的同學都很受歡迎,我也想認識一些這樣的朋友。就把一部分零花錢買吃的給他們分享,而家裡人忙著賺錢,沒有時間去管你學習的事,最多也就是問問學習成績怎麼樣之類的,因為父母的學歷也不高,所以沒辦法幫助我太多。加上晚上回家還要忙農活,根本沒時間把作業寫完。

就這樣,種種原因加起來導致了學習不好,而老師和家長還一致以為是你不夠努力,後來在初中的時候才瞭解到,那些學習好的同學每天只用學習,週末可以出去玩,有些還有特長班。我就慢慢明白,有些事,不是努力就行的,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不是一句雞湯,他們的眼光就決定了孩子以後要走的大方向。

中產家庭的家長有更多投入意識,因為知識分兩種,有一種是立即有用的,比如考試之類,還有一種是長期有用的,也有可能用不到的。他們會很多的和孩子溝通,交流,即使有些問題解決不了,他們也會去尋找,而我記得的只有捱打,棍棒底下出孝子害了多少人。他們在教育上面缺少耐心,導致了我以後做事也缺少耐心,很多事急於求成,這也是我慢慢發現的。

打孩子,你會變成沒本事的父母。這是我後來看到的,我也慢慢體會到了裡面學習到的東西,因為我知道,我有可能以後會用到他們,並且這讓我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因為他們意識不到這些問題,他們只是像大多數家長那樣做了而已。

心裡學上講:懲罰的用處和獎勵相比基本沒什麼用,可以把獎勵剝奪作為懲罰,並且,孩子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是可以講的通道理的,可以和孩子們談條件的,比如你得了第一就給你買喜歡的玩具。

說到打孩子,家庭教育在我小學覺得是缺失的,老爸大男子主義,有些事我們做不好就要捱打,有時候和母親經常吵架。我內心對於家庭沒有一點安全感,這也造就了我長大了對於婚姻也沒有那麼大的期待。雖然現在他們相處的很好,但是小時候的記憶卻一輩子也忘不了。

學習差真的不只是學生的問題。周圍的學習環境,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家長對於教育的態度,家庭教育的影響。孩子的內心是脆弱的,不要覺得老師說了一句批評的話很理所當然,每年多少學生受不了刺激跳樓的,壓力過大跳樓的,

希望有家長能看到我的回答,其實很多答案網上都可以找到,但是家長缺少對待孩子的耐心,往往用最簡單最粗暴的方法(打孩子)解決。你對孩子的耐心就是以後孩子對待這個世界的耐心,而耐心,往往是這世上稀缺的東西!






一頓兩碗飯


我不那麼感覺,我感覺還是自己孩子努力不努力吧!我們家兩個大人都沒什麼文化,老大現在初二學習挺好,在家長群裡經常看到別的家長說:爸爸以前是理科狀元,回家爸爸教理科,媽媽教文科,媽媽是研究生!我就和孩子說:媽媽和爸爸都幫不上你,所以你要更加努力!我會讓你穿暖吃飽,自己感覺學的吃力,我會努力掙錢給你補課!但孩子自己真得很努力!弟弟就不是那麼努力的孩子!我經常說:你看看姐姐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但很努力,所有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弟弟雖然很聰明,但不努力,馬虎,每次錯都是會的題,所有成績一般!我就和孩子說:通過我們家就看出來了,在聰明的孩子不努力都沒用,在笨的我孩子她努力了,付出就會有收穫


三個熊孩子的媽


真實經歷,生活在四川比較偏遠的鄉鎮。

首先,我們這裡基本上很多同學的家長都外出打工了,所以當時我們班50多個學生,有30多個都是留守兒童,這是背景。

然後,班裡面挺混亂的,學習成績好又有自制力的寥寥無幾,因為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年紀大,根本沒有精力管小孩,對學習什麼的更不上心。

後來,我們班差不多有6,7個初中就退學沒讀了,而且大多數都是自己覺得讀書沒啥意思,自己退學的。

再然後,就是考高中一部分人沒考上,去打工,一部分人去職高,一部分人去了普高。沒考上高中的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

所以說父母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言傳身教,特別是童年時期,父母對孩子的三觀養成更是尤為重要。


努力的露露


我認為大多數學習差的學生和學生家庭是有關係的。我很多朋友都是老師,從和他們的交流中我瞭解到當下的一些現狀:

第一,從小放養式家庭。學生的學習意識和習慣,是從小時候就應該培養的,平日裡就應該和孩子共同讀書、認字、數數、下棋等,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行成良好的學習觀念和態度,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不至於日後讓孩子對學習反感和牴觸。反之,有些家庭的父母對孩子從小實行放養式教育,疏於管教,孩子不喜歡學習,就不去學習,導致喪失了培養孩子小時候學習的習慣,等到孩子上學了,才發現孩子不愛學習,可是一切都晚了。

第二,放棄型家庭。有些父母的口頭禪:我上學時腦袋就不好使,孩子智商能好嗎;我就小學文化,輔導不了孩子的學習;我家孩子笨,學不好了;我家孩子,我管不了了,咋說都不聽我滴,老師啊,我就指著你了,他聽你滴等等。說這些話的父母,都是不負責任的不合格的父母。他們的自卑、自棄,負能量的語言和行為,行成一種消極的暗示,讓孩子也放棄了自我,認為自己的學習沒有了未來。一般這樣的家庭也缺少讓孩子安靜學習的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干擾學習的因素,不說別的,很多家長也是“機”不離手的。

第三,留守家庭。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的,老人在家看守孩子。有些老人沒有文化,有些老人沒有精力,有些老人溺愛孩子。其實這樣家庭的孩子都存在教育的缺失,父母在外打工的還好些,更嚴重的是父母離異的。我朋友的班級有四十多名學生,竟然有十多個孩子是留守的,同時這些孩子都不愛學習,是任你老師怎麼說,就是不學習,找家長溝通吧,家長沒時間;找老人吧,老人管不了。有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問題更突出,嚴重的性格特性,對家長都有意見。這些孩子的狀況,實在令人堪憂!

父母是孩子們的啟蒙教師,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希望對有些家長能起到一定的啟示和幫助。和我有共鳴的朋友,點點關注吧!





最簡單寫字法


大多數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家庭也有問題,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

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一般來說,家庭和諧融洽。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父母關係和諧,能夠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孩子自然能夠安心於學習。父母指導孩子,能夠採取寬鬆的態度,不會帶來巨大的學習壓力,孩子在學習上反而輕鬆上陣,勇往直前。父母的關心和鼓勵,更能激勵孩子自主學習,敢拼敢搏。在一個溫馨、寬鬆、有愛的家庭氛圍中,孩子的身心能夠健康的成長,自然能夠正能量地投入於學習中。

常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虎父無犬子”。意思是說,優秀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大概率也是優秀的。優秀的父母能夠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孩子在學校裡面,就會有規則意識,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積極進取,努力奮進。優秀父母的良好道德修養,也直接薰染孩子,使得孩子逐步成為有靈魂有追求的人,自然他的學習成績就好。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大的動力。父母經常陪伴孩子學習,給予孩子學習上必要的建議、鼓勵,孩子對學習就會更有信心,更有激情。父母經常陪伴孩子游戲、運動,孩子的人格就會更健全,更陽光。優秀的父母懂得在忙碌之餘,抽空陪伴孩子,觸動孩子內心,讓他更堅強,更有激情,更有思想,更有正能量。

反觀當下,一些家庭,父母關係緊張,孩子缺乏陪伴,為了生活把孩子交由爺爺奶奶帶。種種現狀,可能導致孩子內心抑鬱、精神不振、喪失信心、行為放縱。學習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如果出了問題,危害最直接的就是孩子。注重家庭建設,發揚家庭美德,孩子才能成績好,才能健康茁壯成長!


地球9999


你好,大多數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家庭也有問題,我比較同意這個觀點。

有的朋友說了,我家兩個孩子,一個勤學好問,即使不太聰明也學習好,另一個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所以主要看個人不在乎家庭,這個情況不屬於題主討論的內容。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太多太多,個人、家庭、社會等等,同一個環境下,成績有差異,這就是天賦和努力的問題。

其實留心觀察一下,很多學習不錯,懂禮節有家教的孩子,他的家庭氛圍一定是溫馨和諧,父母關係融洽,家庭成員之間說話也是溫柔、充滿關愛的,家庭整個都是充滿正能量,積極向上的,這和父母學歷高不高沒關係,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有安全感幸福感,所以能靜下心來踏實學習。

反觀有的家庭天天爭吵不休,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不是夫妻雙方不和,就是某一方和孩子關係生硬,輔導個學習吧,弄的雞飛狗跳、鬼哭狼嚎……孩子學習能好的概率大打折扣啊,家庭因素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要不為什麼,高中的老師開家長會首先要強調:為了孩子的前途,請家長們做到,高中三年不準離婚😂😂😂,裝也要裝到高考完😃😃😃,老師們帶了一屆又一屆學生,深知一個家庭對孩子學業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覺得:

大多數成績差的孩子,家庭總有這個那個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拒絕特例來反駁😃😃😃。


牛老師微講堂


贊同!

‖孩子其實就是家庭的複印件,家庭是原件!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呆在一起的時間很長!很多孩子的毛病其實都是搬照父母的而來!比如:父母下班回來把家當成休息的港灣,回到家,隨意散漫,很辛苦我們都能夠理解,但無形之中言傳身教給了孩子,也造成了孩子的這種情況,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帶到學習上!造成學習成績差,單方面去糾正很難!往往學習和生活是一起的,在學習中學會生活,在生活中學會學習。倆者缺一不可。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就是如此!

‖天花板的高度決定了生長的高度!

室內的植物很難突破天際,因為你的天花板就在那裡,我們的父母一方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另一方面苦口婆心,本著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要多的原則這也不讓那也不讓,所以導致孩子很難有自己的想法,打破禁錮,難以成長!

其實更好的方式是: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形象,保持溝通頻次以及溝通質量,同時多學習以及聽取孩子的想法輔以自己的經驗經歷進行引導,這樣才能起到一種向上的作用

以上個人觀點,希望有所幫助!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