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寶丰:馬街書會上表演的八角鼓,蒙著蟒蛇皮,原是滿族樂器


每年正月十三開幕、3天時間的河南省寶豐縣馬街書會,是“中國十大民俗”之一,不僅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民間曲藝藝人和聽眾,而且吸引著不少的攝影人前往採風。這組照片,就是在2014年和2016年的馬街書會上,拍攝的同一組八角鼓表演。

八角鼓,古時滿族人用於自娛的一種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八角中的7個面,穿插著7組21個銅鈸,是代表和象徵著八旗20個“旗佐”官和一個“空纛旗”鼓的下面拴著一對穗鈾子,代表著八旗中的左右“兩翼”,鈾子下面墜著的長流蘇穗線,是代表著各旗下的軍民人丁。

早期的八角鼓,源於關外,流傳於關內,是滿族人在關外牧居時的一種民間樂器,每當人們行圍狩獵和勞動之餘,常以八角鼓自娛自樂,慶賀豐收的喜悅。進關後,在駐防地或行軍途中,也常擊鼓高歌盡情演唱,以排解勞頓。八角鼓流傳至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


相傳凡漕運、鹽運所經的城鎮,都有八角鼓傳唱。現代在山東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由滿族八角鼓發展而成的新城戲,都與八角鼓有直接的淵原關係。另外,河南的大調曲子、甘肅的蘭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種,在曲體結構、曲詞格律等方面也與八角鼓有共同之處。

八角鼓作為一種民間曲藝藝術,有單唱、拆唱、坐唱、群唱等四種演唱形式。八角鼓與岔曲、單絃、牌子曲關係密切,同為一體。岔曲、牌子曲是八角鼓演唱時所採用的曲調,單絃是八角鼓的一種演唱形式,而八角鼓又是唱岔曲、牌子曲和單絃時必備的伴奏樂器。做為滿族民間藝術形式的八角鼓曲,是從岔曲、牌子曲中演變過來的,傳至今日大約有兩路唱調,一種正調的,一種越調。

在北京傳統戲曲長河中,八角鼓是與岔曲、京韻大鼓和單絃等京味藝術齊名的民間藝術。由於這一曲藝表演形式中包含了單絃岔曲、聯珠快書、相聲、古彩戲法、雙簧、空竹等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曲種,因此它的恢復對於傳承老北京曲藝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據說當年有一位名叫寶小岔的八旗兵,在出徵大小金川的時候創造了一種曲調岔曲,唱的是“鞭敲金蹬響、齊唱凱歌還”,成為當時的流行音樂、傳統俗樂。乾隆聽完之後,親自下旨加以推廣,定製樂器,也就是這“八角鼓”,簽發龍票,讓人懸掛在排練場所,所以以此為業的都稱為“票友”,演出場所稱為“票房”。【《瑞視覺》原創文圖,歡迎收藏、轉發、分享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