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股市史诗级崩盘:油价战争背后发生了什么


中东股市史诗级崩盘:油价战争背后发生了什么

Photo by Spencer Watson on Unsplash


周日交易的沙特股市盘中暴跌7%,最终跌至三年多低点。阿布扎比股市狂泻7.87%,科威特股市更因下挫10%触发熔断,中东股市惨不忍睹。

可能有人会问,怎么周末还在交易,是不是假新闻?

当然不是。因为宗教原因,不少中东国家的假期都是周五和周六。事实上,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假期原本是周四和周五,后来为了减少与国际通行惯例的差距,才改成周五和周六的。

沙特为了接轨国际,连周末都改了,很不容易。只可惜周末易改,暴跌难逃。黑色星期X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更惨烈的是,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有世界最赚钱公司之称的沙特阿美开盘即破发行价,全天暴跌8.18%,蒸发市值超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全球公认“土豪股”的走势,真正让人看到了恐慌,连带隔壁以色列金融市场一起遭殃。

中东打开恐慌之门,直接原因是俄罗斯突然反水,拒绝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合作减产支撑油价。但背后的逻辑,则牵扯了新冠疫情、页岩油革命、美俄斗法等诸多因素。

接下来,我们尝试分析每条逻辑。


1.


一切的开端,正是新冠疫情。

由于疫情,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需求放缓,导致国际油价一泻千里。

买油最积极的中国突然没兴趣了,这还了得?再加上太平洋彼岸那位老资格“油霸”也中了招,弄得人心惶惶,这让市场先生完全坐不住了。

截至这篇文章写出来时,布伦特原油已跌破40关口,报35.97美元/桶。

要知道,仅仅在1月6日时,布伦特原油还在每桶70美元的高点。此后一路向下,如此短时间内的巨大跌幅,还是2008年金融风暴后的首次。

疫情与油价的这层关系,而非其他阴谋论因素,已经获得了国际能源署(IEA)的盖棺定论。

IEA署长Fatih Birol站出来称,IEA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已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并补充称,受新冠疫情影响,可能会进一步下调预测。

这里直接点明了预测下调的原因,还说“第一季度需求预计减少43.5万桶/日”,这是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季度需求下降。

各路“油霸”的冷淡,加上国际头面人物的唱衰,令这段时间的油价再也抬不起头了。

中东股市史诗级崩盘:油价战争背后发生了什么

Photo by Kamil Feczko on Unsplash


2.


接下来是第二条逻辑:油价一路下跌,中东土豪做了什么?

不过大户人家一般不会听风就是雨,为什么呢?因为有底气。

首先是有家底,外汇储备丰盈;其次是有手段,大佬坐在一起开个会,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以往的手段一直有效:减产!你们不是需求下降吗?那我们就砍供给,最后让价格回到经济学所谓的均衡水平,不就OK了。

事实也是如此。过去三年来,俄罗斯与沙特两位老大一直合作减产,确保石油供应不会过剩,共同维持了油价稳定。

这次本应一样,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个减产量,事情就过去了。而就在上周,会议确实如期举行。

可最终传出的新闻却是:俄罗斯能源部长Alexander Novak在开会时,告诉沙特能源部长Abdulaziz bin Salman:俄罗斯不会再减产!谈判在五小时后破裂。

根据彭博新闻社的描述,与会土豪代表对当时的情景均“感到恐惧,无言以对”。

也就是说,俄罗斯不干了!根据“囚徒困境”理论,没有俄罗斯,沙特是不会减产的。

消息出来后,上周五收盘,4月交割WTI原油期货价格跌4.62美元,跌幅达10.1%,收报41.28美元/桶,创2014年11月28日以来的新低。5月交割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72美元,跌幅达9.4%,报45.7美元/桶,是2017年6月22日以来的最低。

很快,一场“石油价格战”迅速打响。3月7日,沙特突然大幅降低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海外市场的原油价格,并对外宣称立即将日产石油量增至每天1000万桶以上。

这就是沙特的做派,减产不成,直接增产!

如此可怕的“石油价格战”很快蔓延至中东股票市场。因此我们看到,上周日中东股市崩盘,沙特TASI综合指数开盘重挫逾7%,科威特股指盘中甚至跌停触发熔断,沙特阿美开盘跌破发行价,全天暴跌逾8%。

此后,华尔街“嘴炮”也在推波助澜,引发全球恐慌。

3月9日,高盛分析师在其报告中指出,OPEC与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周末开打。“价格战”完全改变了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前景,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最低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同时将第二、第三季度的油价预测下调至每桶30美元。

对于已经进入新一周的全球其他市场,“石油价格战”泰山压顶。对于各种“黑色星期一”会否再度来袭,市场众说纷纭。

中东股市史诗级崩盘:油价战争背后发生了什么

Photo by Rostyslav Savchyn on Unsplash


3.


第三条需要分析的逻辑,是俄罗斯为何拒绝继续减产,放任油价下跌?

答案还得回到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位老资格“油霸”,也就是美国。

一般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好莱坞电影里、美国中产阶层排长龙加油的场景。中东打个仗,美国就乱套。

但实际上,美国如今已经成为了石油净出口国。是页岩油革命,让美国成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原油生产国及能源出口国。

不少国际分析都指出,OPEC减产让出的市场份额,往往会被美国的产能填补。美国如今的原油产量高达1310万桶/日,足以吃下OPEC流失的市占率。

这一分析已获数据支撑:在OPEC要求俄罗斯继续减产之际,美国原油出口量同时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这种情况下,减产能够拉高油价,但涨的部分都被美国拿走了。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未来的减产谈判能够拉上美国。

当然,还有一种分析是:根据通行公式,如果国际油价保持在45美元以下,美国也是亏钱的,俄罗斯有时候会拿这点“将军”,坐视油价下跌,看谁撑得下去?

页岩油在美国毕竟是新产业,开发成本高于俄罗斯及中东,根基未稳。随着本轮国际油价下跌,许多美国能源股出现暴跌,页岩油商压力山大,特别是那些有巨额银行融资的油商。

莫斯科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Alexander Dynkin一语道破:俄罗斯政府已决定牺牲与OPEC的合作来惩罚美国,尽管得罪沙特也有很多风险,但这就是俄方目前的战略取舍。

与此同时,根据摩根大通的估计,要实现石油生产收支平衡,俄罗斯的盈亏平衡点仅为50美元,因此暂时无惧当前油价。

其实,沙特过往也曾利用价格战打击俄罗斯和美国页岩油产业。如果只把问题归结于美俄斗法,显然有失偏颇。如果说真有所谓真相存在的话,无非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罢了。


《华人家族财富》所刊发的文章及观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阅读者请根据独立判断做出投资决策,《华人家族财富》不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 The End -


撰文 夏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