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半亩方塘婺源佬


文人对心中喜爱之物往往以万分之宝视之。石意嶙峋苍古,如见群山沟壑,菖蒲苍翠劲韧,似离尘世之缚。对菖蒲的供养,以一种虔诚的方式,以一种趋于以礼膜拜的形式,实现精神的寄托,这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境界。供养菖蒲,赏玩盆石,实际上更多的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和供奉,久而久之,则滋生一股烟霞之风,山林之气,给人以面无俗尘的感觉。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俞君

宋人苏东坡嗜石成性,更是痴蒲入迷。以石供养菖蒲,愿能两全,真是人生一大乐事。苏门四学士,秦观、张耒、黄庭坚、晁补之更是以石养蒲为尚,这也是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风气。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润园·孙姐姐的茶

秦观有诗题记:“客有遗子以假山石盆池者,闻陈元发有石菖蒲作此诗乞之。”不图人间利,作诗乞菖蒲,大概只有宋代才有这股优雅之风吧。张耒《石菖蒲并序》道:“爰有瓦缶,置水斗许,间以水石,有草郁然,俯窥其根,与石相连络....问其名曰,是为石菖蒲。”寻白石以养菖蒲,日常犹入山林,青黄之间,以观春夏之序。余者如黄庭坚、晁补之皆是心喜菖蒲溪山之人。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金戈

时人心慕山林,却不能至,常以案头蒲草代以卧游之赏,苍翠欲滴,悦目清神。宋人曾几《石菖蒲》有言:“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尘土不覆,与世相殊,清贵其志,养菖蒲即是养心,心性得以滋养,不耽素茗淡食,自臻闲雅异境,可得天成之趣。漱洗尘俗,蒲芥清心,文意尽显。方隅院落,中有万象,清雅之意可成诗,亦可入画,万滤于诗画中可静。虽案上咫尺,却有山林千里。山林气,实则是一种平淡自然的天真与适意。它异于世间纷扰之俗气,为风尘仆仆的你我,留下神骨俱清的境界。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清晨种花的老头

凉风渐袭,暖意熏人,平湖微皱春山夜雨,碧痕入室。室内置一蒲草发幽远之思。石不能言,可人心扉,白砂绿叶,拳石玲珑,可参洞天。宋方岳诗言:“瓦盆犹带涧声寒,亦有诗情几砚间。抱石小龙鳞甲老,夜窗云气故斑斑。”案间供玩,此世清凉。青苔苍苍,渺林间深邃。南宋陆放翁亦是爱菖蒲之人,其寻蒲赠蒲、念蒲尤甚。有诗《若耶溪上》记曰:“微官元不直鲈鱼,何况人间足畏途。今日溪头慰心处,自寻白石养菖蒲。”轩窗落落,案草息神。书时为伴,画时为友,筋骨素洁,不舍其时。菖蒲因其高洁之志、淡泊之怀而成为文人书斋静友。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沙浦

一个时代的风气,造就的是一个时代的审美与追求,审美趣味的高下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高雅,相反的,若是社会风气浮躁与不安,审美的趣味也不见得有多清雅,从这一点上来看,宋人对菖蒲泉石、山林烟霞的追求和趣味,可以为吾辈之师。君子当学宋人,心怀山林之气。常亲山涧,则漱清虑;时友香草,则怀清气;日近泉石,则得清逸。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千军不换CC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千军不换CC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虞工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洛雪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巍子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清晨种花的额老头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网络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大可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红红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金戈

养菖蒲自生一股山林之气,文人独特的精神审美 |花生活

图丨金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