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百家争鸣,一方面民不聊生,怎么评价春秋战国时代?

清人赵翼曾经说过国家不幸诗家幸。在历史上总有战乱割据、军阀混战的时间,也有歌舞升平、海内偃然的时间。如同一个单个的人一样,很难狭隘的定义一个时代的好坏。就像很难定义一个人是不是彻底的大坏蛋一样。

歪史认为春秋时代是我国多元思想形成并且发展的时代。诸子百家争奇斗艳,他的前提就是列国纷争,给各种学术流派提供了可能的舞台。譬如道家、法家、儒家等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应该听哪一个的主张好。

这样看,这个时代对于文化来说,不算是坏,如果就以诸子百家形成的土壤,那么绝对是最好的时代,从秦始皇大一统开始,此后的两千年这种自由逐渐慢慢消失,儒家一家独大。此后再也没有诸子百家可以重来一次的机会。

然而诸子百家都不认为这时候是一个好时代,就是因为杀伐四起、民不聊生。

春秋时代民不聊生

由于礼乐征伐不再由天子号令,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导致民生凋敝。

互相征战又增加了税赋,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前提下,大量的劳动力被征用到前线,后方仅有老弱病残耕种,全靠天吃饭的年代,产出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