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DMM证券持续领先;ASIC监管趋严

日本DMM证券持续领先 账户数量再突破70万


根据日本零售外汇行业的最新数据,DMM证券的客户账户数量在同行业中位居第一。截至2020年1月,DMM证券已757511个账户,连续两年突破70万大关。

DMM证券在其余日本经纪商中保持明显领先。与2019年1月相比,DMM证券增加了53,781个账户,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就了。该公司连续两年成为日本唯一一家账户数量超过70万个的经纪商,也是2017年首家账户数量超过60万个的经纪商。

行业动态 |日本DMM证券持续领先;ASIC监管趋严

目前日本排名第二的经纪商的账户数量接近70万。然而,除了DMM证券,只有三家经纪商的账户总量超过50万个。

日本零售外汇市场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占全球外汇和差价合约总零售量的三分之一。即使日本前几年出台了严格的监管法规,当地外汇实力也没有减弱。

最近,日本金融服务局(FSA)计划将杠杆率限制在交易者存款的两倍以内,以收紧该国的加密保证金交易。

ASIC监管趋严、准监管实体和非监管实体施压迫使经纪商负重前行


2019年7月,澳大利亚证券及投资委员会(ASIC)发布了咨询文件《产品干预:场外二元期权和差价合约》(简称“322咨询文件”),建议利用其产品干预能力,解决场外二元期权和差价合约对零售客户造成的重大损失。

该文件对外汇和差价合约提供商提出了8项条件,其中包括最具争议的杠杆限制。具体来说,黄金和外汇的杠杆上限是20:1;股票指数是15:1;除黄金外商品为10:1;加密货币为2:1,股票和其他工具为5:1。

这一提议与欧洲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的规定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允许多种基础金融工具30:1或25:1的比例。

ASIC的提案应引起注意,因为与欧洲的制度相比,ASIC的方案将处于不利地位。这一上限也低于日本(25:1),但与新加坡和香港(20:1)相当,并比韩国(10:1)有竞争力。

产品干预将影响澳大利亚市场,一些经纪商会利用离岸实体来吸引那些希望提高杠杆率的海外客户。

行业动态 |日本DMM证券持续领先;ASIC监管趋严

但是,预期对总名义交易量的影响将不象预期的那样严重。

这一点得到了欧洲和日本实施杠杆限制的案例研究的支持。ESMA最近发布的衍生品市场统计报告显示,尽管存在杠杆上限,但名义交易量实际上有所增加。

2018年第一季度,名义交易量为22万亿欧元,而在2018年8月引入上限后的几个月里,第四季度的名义交易量为26万亿欧元。

日本监管机构实施杠杆率上限也没有减缓日本市场的发展。2016年1月至3月,日本企业间的场外交易规模为15,413,316万亿日元,较上一季度增长50.2%,创下纪录

这些案例表明,尽管监管形势趋于收严,澳大利亚经纪商的前景仍然乐观。

从全球来看,准监管实体和非监管实体对经纪商的压力越来越大。谷歌和苹果等大型科技公司一直试图限制公司通过App Store和GooglePlay提供服务。谷歌已经禁止了来自附属机构和介绍经纪商的广告,并要求经纪商在被允许在某个国家做广告之前必须获得认证。Facebook更进一步,直接禁止差价合约交易的广告。

此外,信用卡支付提供商也给差价合约经纪商出了难题,提出了其他的合规要求,并在某些情况下限制经纪商访问处理系统。万事达已将差价合约交易重新归类为高风险证券交易,导致退款周期从180天变为540天。政策的改变也意味着经纪商需要加强尽职调查,包括提供法律意见,让每个辖区的持卡人能够与经纪商进行交易,而在此同时,经纪商或交易商不得违反任何法律。

虽然这些变化没有特别影响到澳大利亚的差价合约行业,但全球的外汇和CFD行业都感受到了这些发展的影响。


全国首台互联网外币兑换自助设备在上海徐家汇美罗城投入使用。


中国首台自主研发、无接触取钞的互联网外币兑换自助设备10日在沪投入使用。

首台设备在上海徐家汇美罗城1楼B区自动扶梯处投入使用,支持兑换美元、日元、韩元、泰铢、欧元、港元、马来西亚林吉特及英镑。该设备旁配有人工柜台提供兑换咨询服务,疫情期间营业时间为上午10时至晚上8时。

与传统的去柜台兑换外币相比,外币兑换自助设备更为方便快捷,只需在手机上下单选择该网点并支付后,在自助设备上完成身份验证,仅需2分钟就可完成取钞全流程。该方式通过百分百无接触取钞,大大减小了特殊时期传统换钞方式可能带来的风险。

携程外币兑换CEO胡正茂表示,目前处于防控新冠肺炎关键时期,杜绝在人流相对密集的场所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对市民非常重要,该设备既可减少外币兑换所耗时间,还可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所有外币经过“紫外线消毒+隔离7天”才投放市场。目前,除机兑设备外,携程支持兑换币种已达到40余种,门店全面覆盖各地城区、机场、港口等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