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4張桌子到1700億市值的千億戰略佈局;疫情下又如何自救?

海底撈的來源

1994年,張勇夫婦和施永宏夫婦四人各出資一萬,每人各佔25%的股份,在四川簡陽開起了一家簡陋得只有四張桌的袖珍火鍋店,海底撈就這樣誕生了。

“海底撈”是四川麻將術語,指的是最後一張牌自摸,這個名字既好記,也和火鍋有聯繫。火鍋也是四川特色,不得不說這個名字起得不錯。

從1994成立,到火鍋門店開滿全球,到2018年,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上市。截至2019年10月海底撈市值2千億港元,為何他一路都走得這麼順?

海底撈4張桌子到1700億市值的千億戰略佈局;疫情下又如何自救?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一、“逆天”的服務

態度好,積極性高,節奏快,細緻入微,人性化是海底撈的服務理念,這也是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自己總結的成功原因之一。剛剛開始,火鍋的味道不夠好,張勇只得通過更好的服務彌補味道上的不足。幫客人帶孩子、拎包、擦鞋……無論客人有什麼需要,都二話不說,一一滿足。後來發現非常有用,便一如既往,如此海底撈的服務便家喻戶曉。

海底撈4張桌子到1700億市值的千億戰略佈局;疫情下又如何自救?

海底撈聯合創始人施永宏

二、從單純的火鍋餐飲企業到千億級的產業價值鏈企業群

他的背後不僅僅有馬雲、虞峰、史玉柱、劉永好等商業大佬,他的企業還和永輝、科大訊飛、用友等諸多上市及雲峰基金、景林羲域投資、厚生基金等投資基金有著緊密的商業合作關係。

海底撈4張桌子到1700億市值的千億戰略佈局;疫情下又如何自救?

海底撈千億戰略佈局

如果從企業頂層戰略規劃的角度看,張勇絕不是一個僅僅會做好連鎖火鍋店人性化管理、依靠門店的優秀服務而成功的餐飲老闆,他還是一個長袖善舞,將企業遠見型業務佈局和資本驅動戰略都做好的出色的企業經營者。

三、股權分配:絕對控股權

在股權分配,海底撈和真功夫是兩個極端的案列,創始人中一定要有人掌握對企業絕對的控制權。控制是讓一家公司有主人,有一個核心、穩定、健康發展的團隊,這樣才會有明確的方向;來看下海底撈股份變更歷程。

海底撈4張桌子到1700億市值的千億戰略佈局;疫情下又如何自救?

海底撈股權變更歷程

海底撈在相當長時間內管理得比家族企業還家族。成立頭兩年沒有賬,大總管施永宏既管收錢又管採購。每個月結一次賬,是虧還是賺全憑施永宏的良心。當張勇提出:“一間正式運作的公司,必須要有經理,我決定我當經理。”施永宏也沒有異議,默認同意了。在這之後,張勇掌握了絕對話語權,施永宏和其他人也都對張勇的威信力深信不疑。當張勇以原始出資價格買下他手中18%的股份時,施永宏雖然心裡不舒服,但也沒多說什麼,因為一直都是張勇說了算,股份少了,但錢多了,也清閒了。

四、人才管理四大機制

網上很多分析海底撈人才管理四大機制的文章,所謂四大機制:牽引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競爭與淘汰機制。最大程度上引導員工成長,給員工放權以及嚴格考核,其中有些內容確實讓人豎起大拇指,比如特殊的人才退出機制:小區經理走,給20萬;大區經理走,送一個店。

疫情下,海底撈如何自救?

17年前,“非典”來時,整個中國餐飲行業損失慘重,當時正值海底撈擴張。海底撈獨創“火鍋外賣”,向死而生,被央視熱捧為創新自救典範。17年後,面對相似卻愈難之困境,它又玩起了新創意。

1、雲火鍋

寄希望於外賣業務來緩解經營壓力這一條自救之路,效果似乎並沒有海底撈想象的那麼美好。2月29日,這天晚上,海底撈、辣府等十家火鍋店淘寶直播間集結,帶來一場別樣“火鍋局”。“停火”多日的海底撈,自然成了當日網友們好奇之對象。

2、半成品市場

3月1日,海底撈在海底撈App、海底撈官方京東自營旗艦店、海底撈微商城、海底撈外送、海底撈官方天貓旗艦店上線“開飯了”系列方便菜餚,瞄準半成品中餐市場。不知是否因為這一情況,海底撈的股

3、再次推出生鮮直配

海底撈微信公眾號2月29日宣佈,攜手蜀海供應鏈推出了全新的生鮮直配便民服務。新鮮的水果蔬菜、豐富的火鍋菜品、各式冷凍葷菜及酒水飲料都可以直達小區。消費者可以在海底撈App、海底撈生鮮直配、海底撈門店直接下單。

4、維持現金流

據中信建投估算,預計公司2020年營收402.87億元,歸母淨利潤35.93億元,由此估計疫情造成公司2020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雖然疫情下國外門店正常營業,但海底撈依然面臨著現金流危機。2月23日《聯商網》報道,海底撈已從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獲得信貸資金21億元。第一筆8.1億元放款資金已於2月19日到賬。


根據網絡信息,2019年中國火鍋品牌榜排名前三依次是:海底撈、呷哺呷哺、德莊火鍋。大家最喜歡哪家呢?你覺得海底撈能一直穩居第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