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重重包围的德军能撤吗?答案是不能


二战时期公认重要的转折点有好几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无疑是重要的苏德战争乃至二战的转折点之一的标志。

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重重包围的德军能撤吗?答案是不能

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当德军第六集团军陷入苏军重围,并最后被全歼时,德国的败相就显露无疑了。


二战史学家灌输给一般人的观点,似乎是由于希特勒的固执,以及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的刻板从命,才葬送了第六集团军,乃至德国的命运。当曼斯坦因指挥的救援兵团接近斯大林格勒时,曾要求保卢斯相向对进,从而冲破包围圈,逃脱被围歼的命运!


但实际情况,可要复杂得多。实际上,在莫斯科战役之后,虽然当时德军惨败,但稳住战线后,苏德双方的实力还是相当的。不过由于日本攻击了珍珠港,美国加入了对轴心国的战争,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重重包围的德军能撤吗?答案是不能


苏联东移的工厂此时也开始了生产,而在苏联莫斯科战役攻势中夺回的城市中,苏联军民看到了法西斯的残酷统治,打消了对德国的任何幻想,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苏联也准备了巨大的资源,对德国开始进行攻势。


苏联的攻势包括两个方向:"火星计划"是针对莫斯科周围热勒夫一线的德国西线的中央集团集团军群,"天王星计划"对斯大林格勒一线德国东线的南方集团集团军群。总共有约300万军队参与。

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重重包围的德军能撤吗?答案是不能

但由于苏联欧洲部队兵力大量损耗,此时主要的军力来自远东和中亚。(德军莫斯科战役损耗也很大,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仆从国军队,特别是意大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


苏联两个拳头同时打的战略目的是,一方面可以牵制德军,使其无法首尾兼顾,另一方面也可以见机行事,必要时把资源集中于得手的一方。能够同时在两个方向进攻,可以看到当时苏联巨大的实力。


结果,苏联在西线得手,而东线牵制了德国的大量力量使其无法腾出手来救援。而苏联此时开始把力量集中于西线,除了第一轮包围斯大林格勒外,又向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纵深罗斯托夫发动了名为"木星"的攻势。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开始陷入危局。


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重重包围的德军能撤吗?答案是不能


此时德军A集团集团军群还在高加索地区,另外曼斯坦因的顿河集群,威斯克的B集群都在顿河附近。如果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突围,只能向最靠近的曼斯坦因接近。原来被牵制的巨大苏军集团将蜂拥而至,四面围来。


突围的第六集团军重武器尽丢,缺粮少弹,只是些挂了花的败柳,没有什么战斗力反而成了累赘。而整个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则面对苏军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很可能落得个被全歼的后果。

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重重包围的德军能撤吗?答案是不能


因此,让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原地牵制苏军,迅速将A集团集团军群从高加索撤出,所有南方集群余部整合在顿河一线组成防线(也就是事后事实上的战局演变),可能是在几种不好的选择中,最好的选择了。


1943年1月8日,苏军向德军重重包围下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无条件投降。当时保卢斯致电希特勒,要求同意他便宜行事,但希特勒严厉拒绝。并要求第六集团军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同时为了坚定保卢斯的决心,还授予保卢斯元帅军衔。


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重重包围的德军能撤吗?答案是不能


希特勒的打气没有成功,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再高昂的士气也没有作用。1月10日,苏军向被围的德第6集团军发起了代号为"指环"的进攻,深陷重围的德军在迅猛攻势下,逼迫开始从郊区向城区收缩防守。


1月22日,苏军占领了古门拉克机场,第6集团军的空运补给运输和伤员撤退行动的彻底中断了。此时,德军的食物和弹药都极度匮乏。


尽管如此,德军仍然顽强抵抗,战斗相当激烈,除了德军固有的军人传统荣誉原因外,还因为他们相信苏联人会杀死一切投降的军人,最好的结果也是流放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德军的猛烈抵抗,让苏军也有点意外,战斗并不是如苏军所预料的那样顺利。


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重重包围的德军能撤吗?答案是不能


一直到2月5日,在苏军付出很大的代价后,弹尽粮绝的德军才彻底投降。


不过正是第6集团军的奋勇抵抗,牵制了大量苏军兵力,从而使得A集团集团军群顺利从高加索撤出。以后经过曼斯坦因指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等一系列战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得以把阵脚稳固下来,避免了当时覆灭的下场。


所以当时希特勒的命令是正确的,正如他在莫斯科惨败后下令德军坚决不可退却一样,避免了一场即将发生的大灾难。

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被重重包围的德军能撤吗?答案是不能


不过南方集团军群虽然幸存了下来,但也只是为法西斯的苟延残踹延续了一口气,两年后,柏林被攻占,希特勒自杀,法西斯宣告灭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邪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