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縣馮塘鄉劉莊行政村因人施策走活扶貧“一盤棋”見聞

春日漸暖, 淮陽縣馮塘鄉劉莊行政村田地間綠油油的麥苗長勢喜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色映入眼簾。

然而最吸引人的還是村裡的一片繁忙的扶貧車間和茁壯成長的水果大棚。

脫貧戶張娟這個春天格外忙。除了像往年一樣打理田地,她還有一項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離家不遠的扶貧車間做鞋幫。

張娟成功“轉型”,在村裡扶貧車間做起了鞋幫工。“活了30多年,我去年11月份頭一回掙工資,這一年我家裡脫了貧。”張娟臉圓圓的,笑起來眼如彎月。

張娟曾是一名貧困群眾,丈夫因病過世,家裡還有3個孩子,如今她在扶貧車間工作每個月有1900多元的收入。截至目前,劉莊扶貧車間共有40多名工人,其中有4名貧困群眾。

長期以來,老人、孩子及家務事把農村婦女“拴”在了家裡。勞動力無法外出務工,是不少農村家庭脫貧路上的絆腳石。

2018年10月,劉莊建成了扶貧車間,如何引進產業項目,成為擺在周口報業傳媒集團駐村工作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很快,村民秦永剛進入大家的視野。秦永剛在福建莆田鞋廠做耐克鞋料加工有19年之久,積累了豐富的加工經驗,經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相關人員一起動員,他決定回鄉創業,助力家鄉脫貧致富,“看到家鄉這幾年的變化,回鄉創業的念頭一直在腦海中徘徊” 。

2018年11月,投資50多萬元的耐克鞋幫訂單生產加工設備落戶扶貧車間,秦永剛手把手教村民操作技能,這讓大家有了信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駐村工作隊員發現,做鞋幫加工需要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術,上了年齡或腿腳不便的村民無法實現就業,這讓大家陷入沉思。

一次,周口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口日報社社長王彥濤來到劉莊開展定期對接扶貧工作,當他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要求駐村工作隊要想方設法打造永久扶貧產業,並實現群眾就業全覆蓋。

“農村留守婦女、殘疾人、老年人等具備一定勞動能力的弱勢人群,雖有強烈的就業意願,但囿於身體、家庭等原因,急需強度低、易入門、離家近的就業崗位。”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兩委”相關人員達成共識。

大家有了工作方向和目標後,想到村民劉勤標在天津做了28年的水果批發生意,幹得風生水起,而村裡有大量的土地和豐富的人力資源,為何不請他也回鄉創業?

就這樣,劉勤標也回到村裡,幫助村民建起了70個水果大棚,建成了劉莊產業扶貧基地,主要走高端水果種植路線,種植小西瓜、小甜瓜、草莓、櫻桃等,村裡的百姓都可以過來幫忙幹些農活。

劉克增是一名貧困群眾,他今年65歲,主要在大棚裡幹些拔草、鬆土的活,這讓他每月有了1500元的收入。“現在我有了活幹,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村民劉成義71歲了,但他在大棚裡乾得很起勁,“看見大家都在忙活,我坐不住”。

現在,劉莊村民大都過上了不出村也能掙錢的生活,有的整地施肥,有的稱重裝箱,水果大棚裡每天都有幾十名村民穿梭忙碌的身影。

駐村工作隊員介紹,今年秋季,水果大棚裡會種上蔬菜,這樣可以一年四季大家都有活幹。下一步,他們將擴大種植規模,建設水果採摘和生態觀光園。

當地幹部群眾認為, 扶貧車間和水果大棚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提升了企業效益,激活了農村經濟,促進了農村穩定 ,凸顯了致富效應,為鄉村振興奠定了產業基礎,提供了人才支撐。不少村民說:“周口報業傳媒集團駐村工作隊來了以後,俺村變化大著哩!前不久,村裡的一位貧困戶為表達謝意,拿了8個鵝蛋非塞給駐村第一書記杜欣……”

村在田園裡,人在畫卷中。劉莊正在唱響一曲動人的脫貧致富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