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澄海發現一處西漢建築遺址,很可能是史學家尋找多年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考古是一項神秘、艱苦的工作。近日,粵東四市首批考古隊員在我市參加粵東文物考古工作站培訓,學習考古發掘的規範和技術。《今日視線》的記者跟隨考古隊員們來到龜山西漢建築遺址,看看隊員們是如何開展考古工作的。


圍觀!澄海發現一處西漢建築遺址,很可能是史學家尋找多年的...


近日,為期半個月的2019年粵東文物考古工作站培訓班開班,來自粵東四市文博機構的29名工作人員參加培訓,培訓分為室內教學和田野考古調查勘探。25日下午,在省考古所老師的指導下,隊員們按照考古規範,在探溝裡按地層進行發掘,發現了一些漢代板瓦,隨後進入室內整理和撰寫報告。


圍觀!澄海發現一處西漢建築遺址,很可能是史學家尋找多年的...


“在省考古組的老師指導下,我們進行考古調查、考古勘探,現在已經在發掘了,就是有5個探溝,分成5個組,現在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成果了。”汕頭市博物館副館長洪勇告訴記者。


圍觀!澄海發現一處西漢建築遺址,很可能是史學家尋找多年的...


汕頭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張潮智說:“龜山西漢建築遺址比起北方的遺址,它的土質要疏鬆得多,含沙量比較大,在潮汕地區能夠發現漢代的遺址,而且有這樣的文化層厚度,已經算是比較少了。”


圍觀!澄海發現一處西漢建築遺址,很可能是史學家尋找多年的...


據介紹,龜山西漢建築遺址位於澄海區上華鎮北隴附近。1983年5月,由原澄海縣文物普查隊發現,1988年7月,由廣東省考古隊進行發掘,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龜山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在表土1米以下,分佈於東、南、北三面山坡,高低錯落,蜿蜒重疊。出土文物有漢代瓦片、磚、石壘牆等,以及漢代兵器如青銅、箭簇、環首鐵刀、鐵匕首,漁民海上捕撈用的網墜,漢代錢幣、生活用品等,是迄今為止潮汕平原發現的唯一大規模的西漢建築遺址。


圍觀!澄海發現一處西漢建築遺址,很可能是史學家尋找多年的...


根據龜山遺址所處地理位置、規模和特點,有學者認為,龜山很有可能是史學家尋找多年的漢代揭陽縣治。因此,該遺址對於研究秦漢時期南海郡的人文歷史和澄海的歷史沿革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圍觀!澄海發現一處西漢建築遺址,很可能是史學家尋找多年的...


“這處遺址的發現,對於探討當時的揭陽縣址,包括漢代中原文化對潮汕地區的影響,有比較大的意義。”澄海區博物館副館長蔡文勝說。


市博物館表示,接下來將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加大粵東文物考古工作站的投入力度,健全配齊硬件設施設備,完善機制,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補短板、強效能,統籌、儲備、實施一批考古項目,爭取形成有影響、有分量的成果。


圍觀!澄海發現一處西漢建築遺址,很可能是史學家尋找多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