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因未捐助疫情,被指“沒有家國情懷”。是我們道德綁架嗎?

疫情爆發以來,很多中國企業、個人紛紛捐款捐物,然而房地產界龍頭潘石屹分文未捐引起爭議。

潘石屹因未捐助疫情,被指“沒有家國情懷”。是我們道德綁架嗎?

關於潘石屹未捐款基本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捐款是情分不捐是本分”,潘石屹捐不捐款屬於個人行為,不能道德綁架。

第二種:潘石屹是一個公眾人物,他今天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但也離不開黨的政策和國家的發展。在國難中,是一個企業家體現自己擔當的時候,這也是一個企業家應有的社會責任。

潘石屹因未捐助疫情,被指“沒有家國情懷”。是我們道德綁架嗎?

當然筆者更認同的是第二種說法。這次疫情爆發以來,對筆者最深的思考是:吾與共和國共命運,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這次疫情爆發後,很多行業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只有我們齊心協力才能共渡難關。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前不久十多名山東卡車司機滿載蔬菜馳援武漢,在記者採訪時,有一位叫做李保民的司機說:“沒錢可以出力!”。沒錢可以出力,多麼樸實的話打動國人;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獎勵其兩萬元,他卻說:“幫我捐出去吧!捐給那些沒有爸媽的孩子,我四五歲就沒有了爹孃,我知道成長在那種環境中的艱難。幫我捐出去吧,我謝謝你們啦!”他的行為再一次打動國人,一個農民尚且有這樣的意識和行為;作為一個企業家卻分為未捐,著實讓人有些唏噓。

潘石屹因未捐助疫情,被指“沒有家國情懷”。是我們道德綁架嗎?

然而更引起大家不適的是在1月24日,潘石屹通過微博轉發SOHO中國給中建三局、武漢凌雲等合作商的一封信。給中建三局的信中寫道,“中建三局臨危受命,6天建設一所臨時醫院,集中收治肺炎患者,我們要為中建三局每一位偉大的建設者點贊。中建三局是古北SOHO的承建商,他們是一支能戰鬥、能打硬仗的隊伍。”信中的“中建三局是古北SOHO的承建商”引起網友圍攻,網友指責其蹭武漢熱度給自己的打廣告,這樣做確實有些過分。

再者很多網友把矛頭指向了潘石屹夫婦向哈佛、耶魯捐款一個億,稱潘總慈善捐款“厚此薄彼”,而“彼"恰恰是自己的祖國。網友評論道:潘石屹只是一個盤算精明的企業家,但絕算不上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中國企業家。同胞在受苦,他可能看不到那種苦,他只為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事業,這點作為商人確實沒有錯,但作為中國人他不值得尊敬,希望國民不要忘記,否則這樣對那些捐物捐錢的企業家們不公平。

潘石屹因未捐助疫情,被指“沒有家國情懷”。是我們道德綁架嗎?

筆者想說:潘石屹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絕不是一個企業家。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