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週末在家裡看體育新聞,無意中聽到了東京殘奧會的消息。

畢竟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如果疫情持續,東京的奧運會和殘奧會會不會取消。


伴隨著主持人的播報,huan妞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一件事。

我在街邊的小攤上買早餐,排在隊尾還有點鬱悶。


突然有人用什麼東西輕輕碰了我一下。

我心想大概是誰不小心吧,自顧自的玩著手機,幾秒鐘後,又碰了一下。

我回頭,發現碰我的是一根盲杖。


盲杖那頭,是一個怯生生的老爺爺。

他小聲說:對不起,對不起,我看不見。


後來,我到公司隨口跟朋友說,這還是第一次買早餐見到盲人。

朋友回懟了我,這有什麼稀奇的?就你知道餓嗎?盲人不吃早飯嗎?

我還真是啞口無言。


現在回想起來,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們是否跟我有同樣一個問題:

你還記得上一次見到殘疾人,是什麼時候嗎?


01


中國真的是個殘疾人總量大國。

2010時官方公佈的數據就已經有8500萬殘疾人,現在根據預估在9500萬1個億之間。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圖片源於中國殘疾人協會康復報告)


簡單的換算一下,這意味著每14箇中國人裡,就有1位是殘疾人。

再從密度上對比一下,官方可供查閱的,中國姓李的人口最低有9500萬。


大家發現問題了嗎?

從這個數量級上來講,理論上他們應該隨處可見才對。

然而事實總是比數據要殘酷的多。

就拿北京東直門地鐵站來舉例。

這是北京人流量最大的地鐵站之一,地下有2號線、13號線在此交匯,地上有東直門的公交交通樞紐,每天大約35萬人進出。

按照比例,每天進出東直門站的殘疾人,應該遠遠超過2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地鐵站的這個設備。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這是一個可以移動的平臺。

北京地鐵沒有直梯的站點,無障礙通行都要靠它來完成。


我特意諮詢了東直門站的工作人員。

熟悉東直門站的小夥伴應該瞭解,從東直門站上到地面有一段必須經過的臺階,不用這個設備是不行的。

大家猜猜,東直門這個流量大站的無障礙設備,一天會用到幾次?

她說,5到6次吧

再來做一道最簡單的數學題。

這裡本該有20000個殘疾人,但實際上只出現了5,6個。

這意味著一個心酸的事實:

剩下的19995個都選擇留在家裡,選擇主動和世界隔絕。

我們都知道,說殘疾人不願意出門這個不是真的。

而是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太不方便了。

與其說不願意,更多的是他們不敢。

各路的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人做過盲人體驗。

但無一例外,他們全都以失敗告終:

結果都是被好心人接力送回家。

結局有多溫暖,就有多殘酷。

溫暖的是,這個世界充滿了善意。

殘酷的是,證明了盲人出門依舊寸步難行。

失敗的原因,想必大家都能猜到。

盲道穿牆,盲道被堵,盲道被佔。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就這樣,殘疾人只能和我們生活在了平行宇宙。

我們都知道彼此的存在,卻難有交集。


02


那麼,我們的無障礙設施糾竟是什麼問題?

其實最大的問題就三個字,不實用。

大家一定見過這種鋸齒狀的斜坡。

一般人走在上面都會感覺踩不準步點,還有些硌腳。

而當輪椅經過時,就會像摸了電門一樣抖。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我家小區這個斜坡,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坡度陡,還迎著樹....

輪椅如果來不及剎車,就會直接撞上前面的這顆柳樹。

當然了,這種陡還在科學的控制範圍之內。

有的陡坡則是完全無視實用性。

這個銀行門口的通道,你們能想象輪椅怎麼上來和下去嗎?

確切的講,這大概是滑梯吧?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這還不是最離譜的。

最離譜的,是杭州湖濱步行街管委會接受採訪的一段話。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畫重點:

雖然沒有設立盲道,可以讓盲人掃描二維碼聽導航.....

我們要面對的現實就是這個樣子。

殘疾人設施已經連”面子工程“都不是。

能省則省,敷衍了事,能不能用根本沒人在乎。


還有一些問題是觀察不出來的。

絕大多數無障礙設施連貫性基本已經完全喪失掉了。

它就在那裡,可是就是無法使用。

比如,不少盲道就是這個樣子。

被佔用。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被堵。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被莫名攔截。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甚至有的直通死路。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

盲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但相比於盲道,中國最難的是在無障礙設施整體設計上的“斷層”。

我曾經看過一個殘疾人主播進行過一期日本旅遊的直播。

她身為殘疾人,在旅遊的過程中需要獨立坐火車、地鐵、公交,住酒店,到景區玩,最後再回家。

整個行程可以用一個詞概括:流暢。

其中一個細節我一直記得,洗手間的設施。

那個主播說,日本的無障礙洗手間讓她真的驚喜。

門是推拉式的,不用費力也能打開;

空間夠大,坐著輪椅也能自由通行;

環境衛生,自己感覺沒有心理障礙;

扶手也多,方便殘疾人起身等操作;

...........

.......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但是我們國內呢?

除了在機場這種國際化的交通樞紐,很少能見到類似的洗手間。

所以有一個問題咱們問下自己:

如果在戶外連上廁所的條件都沒有,你還會輕易出門嗎?


03


其實這些問題的本質都是硬件問題,這些都是硬性的障礙。

還有一個軟性阻礙,那就是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其實很多殘疾人設施是有專業性質的,並不是單純的傻瓜設備。

這些都需要有專業人員的引導和操作,空有設施,沒人會用,等於白裝。

之前說的那個女主播去海洋館參觀,工作人員特意把她送到輪椅觀賞區。

這裡地方寬敞,有足夠的空間供她通過,視線也好。

要是沒人引導,她根本不會知道還有這樣的服務。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相比起來,國內無障礙設施確實有,但配套人員,差得確實有點多。

北京街頭跑著13000多輛無障礙公交車,這個佔比已經超過一半。


但最終還是要回到是否能有效服務,殘疾人是否滿意這一點上來。

我自己感覺估計滿意度到不了10%。

北京的韓大爺因為必須乘坐輪椅,所以自己很少出門。

2019年的8月,聽說了無障礙公交車,自己迫不及待去體驗。

韓大爺接受採訪時說:

“只要給我一個坡,我哪兒都能去,不給別人添麻煩”。


結果等來了公交車,工作人員卻根本不知道車門口的踏板怎麼用。

折騰了半天,最後,還是路人幫忙,把輪椅抬上了車。

可要知道,這畢竟是在有采訪的情況下進行的,如果沒有攝像頭對著,有多少乘客願意默不作聲的等待呢?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如果硬件設施是一根安全繩,工作人員的服務和管理就像是繩子末端的扣鎖。

失去這個關鍵環節,再好的設施也形同虛設。


04


我知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殘疾人很遙遠,甚至比實現財務自由還遠。

我以前就是這麼想的。


但高三那年,一模完了摔了一跤,骨折了。

那時才知道,我們和殘疾人的距離其實只隔著一次意外。

當時班主任給了一個選擇:

要麼再堅持堅持,熬到高考後再休養;要麼申請休學,明年復讀再高考。

我心想,不就傷筋動骨一百天嗎?有什麼不能熬的。

但是意外的是,我被光速打臉了,靠我自己根本連宿舍都出不去。

借好輪椅,花了半天練習控制,瞬間覺得自己實操能力爆棚,跟舍友膨脹了好久。

但一下樓就傻眼了,輪椅比門禁寬,門禁過不去.....


最後宿管阿姨和舍友們連扶帶抬,一通忙活,才把我送出了樓。

然而更絕望的是,宿舍的門口還有臺階。


被宿舍樓徹徹底底羞辱後,第二個障礙我便主動放棄了。

複診時,醫生說,恢復得不錯,可以洗澡了。

我雖然滿臉笑容的看著醫生,但聽完心裡立刻就定了主意:

我還是先臭著吧.....

首先,想要去澡堂還要經歷一遍宿舍樓的羞辱。

其次因為整個浴室,包括臺階,所有地面都是瓷磚。

只要有一點積水,就無比溼滑......


想著想著我覺得自己眼淚要下來了。

對不起,我真的不能洗....


平時不在意的各種細節都成了那時的阻礙。

最直接的概括就是:

沒有任何一個環節是你自己能夠完成的。


最後在無奈之下還是選擇了休學復讀,錯過了當年的高考。

我就是在這時發現,原來這個世界,對殘疾人這麼不友好。

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向來是健全人獨享的特權。


然而我們終究還是要面對一個會發生的事實:

每個人都會衰老,沒法健康一輩子。

這是人生中一個殘酷的現實問題。


我奶奶現在已經快80歲了,聽力急劇下降,家人們跟她說話基本靠吼。

現在她的聽力可能還不如一些聽障人士。

奶奶本身就腿腳不便,前兩年還能拄著柺杖走一走。

現在沒事也很少動了,能去的地方就更少了。


我和家人們就經常假設一個問題:

如果爺爺和奶奶兩位老人自己在家遇到突發狀況,及時施救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案是:

很難,甚至無法及時施救。


只能說盡可能改變老人的居住環境,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概率。

大家知道老人需要什麼樣的居住環境嗎?

東方衛視有一檔節目叫《夢想改造家》,設計師經常要幫老人改裝房間。


老人最害怕的是摔跤。

改造老人的房間,需要增加扶手,增加防滑,增加座椅,減少臺階。

和殘疾人一樣,老人的核心需求,是無障礙。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時間其實對人類一直只做了一件事—失能

我們終究都會是歲月的手下敗將。

無障礙通行,是誰都逃不掉的必經之路。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你可能會問:

無障礙設施這麼重要,就沒有人想過改善它嗎?


當然有,甚至有人已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北京癱瘓者之家的創辦人文軍,致力於推廣殘疾人無障礙出行。

2019年的7月,他去雲南大理考察。

回酒店時,發現私家車佔用了無障礙通道。


他只能另外找路,卻不慎掉進了地下停車場的坑裡。


一個坐在輪椅上的英雄,就這樣倒在了佈滿荊棘的路上。

我敬佩文軍,但是不希望出現第二個的他。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路口的臨時隔斷是後加的


難道優化無障礙設施,受益的只有殘疾人嗎?

當然不是,這種想法過於狹隘了。


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站在地鐵裡看看使用直梯的那些人。

他們可能是老人,是孕婦,是病人,是推嬰兒車的母親,是手裡拎著大件行李的旅客。

但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未來的我們自己。


我們能做的,其實有很多。

比如,北京殘聯有一個功能。

叫“無障礙隨手拍”。


中國9500萬殘疾人,無處可去

看到無障礙設施不合理使用,只要上傳照片,就能提交整改意見。

殘聯的工作人員會一一核實、跟蹤。


這個舉報有用嗎?

可以告訴大家,隨著我們法制和相關部門服務意識的增強。

這個真的有用。


北京大學的李迪華院長還提供了一個電話。

12345。


只要是北京城市問題都可以打這個電話。

所有反映的問題最後都會跟蹤到所屬部門,相關社區進行解決。

並且定期回訪,直到滿意為止。

而更重要的是,每個城市都會有這麼一個電話等著你去履行監督的義務。


寫到這裡難免有些感慨。

中國這些年來,取得了無數舉世矚目的成就。

收穫全世界的肯定,被讚許為基建狂魔。


沒錯,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生活是越來越舒適便捷了。

可我一直認為:

一個國家對待弱者的態度,更能看出這個社會的良心。


就好比這次疫情。

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我們的祖國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需要國家力量的時候政府絕不含糊,中華兒女在需要民族凝聚力的時候也絕不退縮。


我們未來還能做得更好。

我們的身體無法永遠年輕,但可以把自己的眼睛,變成關懷的眼睛。

把星星點點的善意,變成幫助弱勢的力量。


別忘了,那句話怎麼說的:

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