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客家最有代表性的美食有哪些?

味覺閩地


客家人都會做的一道客家美食,芋子包,味道真的不錯,先準備配料魷魚乾,香菇,蔥花,芹菜,肉餡,把這些全部切碎剁細,放到鍋中一起炒制,準備芋頭,清洗乾淨,上鍋蒸熟,然後撈出來搗成泥,加入木薯粉,攪拌在一起,準備蒸鍋鋪上芭蕉葉,把和好的芋頭面團,團成小團包入調好的肉餡,整齊的放到蒸鍋中,大火蒸熟,一道美食客家芋子包,就做好了,盛出來就可以吃了,大家可以試試,真的很好吃,軟糯鹹香。





大哩大哩愛美食啊


鹹菜煲豬肉,記得小時候在家鄉過年的時候,初四初五都要祭祖掃墓,初四的時候一般先掃我們太太公太公和太太婆太婆(這我們客家的叫法)的墓,這個基本就不在那裡吃午飯的,就是割完雜草,拜拜先祖保佑平安喜樂,放完鞭炮就可以回家的。

初五的時候就熱鬧了,掃我們太太太太太太太公的墓(從小就沒搞清幾個太),還要吃個午飯,基本半個村子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去的,這天一大早村裡有專門的人負責到每家每戶收鹹菜和米,我們村還分上房和下房,老太祖不一樣,分開祭祖的,一大早我們半個村子的男女老少就全部浩浩蕩蕩的出發了,肩上挑的手上拿的,每個人都要拿東西,像那些鍋碗瓢盆,花生水果糖,鞭炮紙錢等等,我那時候才十幾歲,基本拿的都是花生啊鞭炮的。那時汽車摩托車基本沒有,基本走路的,好幾公里呢,去到還要爬山,那時山不像現在都打通公路,那個山路是密密麻麻的長滿蕨類植物和其他不知名的植物(因為一年拜掃一次墓,所以每次開好的路不久就會長滿植物的)。就下圖這個東西,以前我們燒火用的,我一直不知道普通話怎麼說。



倖幸苦苦爬上山後都會累個半死,休息一會後全部分工明確,蓋爐灶的蓋爐灶,打水的去山腳打水,殺雞的殺雞,砍豬肉的砍豬肉(豬都是清晨殺好的),還要割草呀,清理墓前的淤泥呀,小孩呢滿山遍野的跑呀鬧的,等到清理完畢,就要祭祖啦,請到村裡德高望重的叔公念祭文,還有誰家誰家添男丁啦,反正都是念男孩的名字,女孩都是不念的,行三拜九叩,上香燒紙放鞭炮,祭完先祖水果花生糖果這些帶著祝福就可以分給大家吃。


等這些都忙完,飯香菜香也飄來啦,可以準備開飯啦,一桌八個人一盆菜,都是以地為桌,以地為椅,菜就是鹹菜煲豬肉,所有菜都是一鍋熟的,飯是香甜的,菜也是香甜的,我不知道這是記憶裡的美好還是那時候山泉水的香甜,我就記得那時候的飯菜都很香很甜,吃完飯了再拜一拜,放個鞭炮,每家每戶分分完菜腳就可以回家了。


所以鹹菜煲煮豬肉是我記憶裡最好最香最甜的味道,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吃過同樣的味道。好久沒打過這麼多字了,把回憶用文字記錄下來,我要記住這種美好。唉……寫哭了,爺爺奶奶,我想你們了,在那邊你們過得好嗎?


妹子帶我看世界


回答這個問題前簡單的介紹一下客家人這個特殊的族群,客家人是伴隨著歷朝歷代戰亂從北方不斷的向南方遷徙,沿路定居形成的族群,在定居地還面臨著本地族群的融合爭鬥問題,所以在客家人形成的歷史長河中,始終伴隨著遷徙、動盪、融合、危機、爭鬥等關鍵詞,在這個過程中就慢慢的形成了客家人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飲食,以及完全有別於八大菜系的客家菜,由於客家人的定居地基本都在山區,這也決定了客家菜的食材特徵,肉食以雞、鴨、豬肉等家禽為主,沒有海鮮;蔬菜類多山貨、野菜;非麵粉製作的麵食形式類小吃品種多;

我在廣州明顯感覺這幾年客家菜館越來越多,生意也比較好,在這裡推薦三道最具代表性的客家菜式:

1、客家釀豆腐;

2、鹽焗手撕雞;

3、客家土豬湯;

大家有去客家菜館必點這三道菜,以及豬肉和豬雜類菜式也是經典的客家菜式,非常值得嘗試。







陳凱華的中國胃


客家菜也叫東江菜,“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湯不濃”是客家菜特色。

傳統客家招牌菜是:梅菜扣肉,鹽焗雞,客家釀三寶,即是釀豆腐,釀苦瓜,釀辣椒包括茄子。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鹹,熟”在廣東菜系中獨樹一幟!

一“梅菜扣肉”色澤金黃,香氣撲鼻,肉質軟爛,肥而不膩,梅菜濃郁芳香。當你嘴嚼一塊,你會感覺它一點不肥膩,梅菜吸油,五花肉又帶梅菜清香,可以說它們搭配恰到好處。二“客家釀三寶”豆腐,先投油鍋炸至金黃,橫切一道口子,裡面塞入剁碎五花肉,五香粉,蔥頭,香菇等等佐料,煮熟其味鮮美無比。以及釀苦瓜,釀辣椒合併為客家釀三寶

三“鹽焗雞”口味偏鹹,將雞殺好,晾乾一些水分,放入鹽,將砂紙包好醃製,這種雞肉鮮香可口,別有風味!

客家還有很多代表性,比如酸菜爆炒豬大腸,客家豬肚包雞湯,豬雜湯等等都是鮮美無比的靚湯!具有很好的營養性!







張大東


客家菜以鹹燒肥為特色,出名的有鹽焗雞梅菜扣肉釀豆腐等,原來東江菜比較出名,現在都是歸為客家菜,在梅州河源惠州大部分等客家地區,口味都差不多。客家菜和北方菜比較相像,大魚大肉,比較適合工薪階層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當然,隨著現代各地菜色互相交流,客家菜越來越精緻,燜蒸煮煎樣樣俱全,不單是以前的雞鴨鵝豬牛肉,現在隨著交通便利,也有各種海鮮並有適合高檔中低檔消費的菜色。


客梅


梅菜扣肉,釀豆腐


江西佳沃葡萄酒


最具代表性的鹽焗雞,扣肉,釀豆腐應該是少不了的啦😀

鹽焗雞 洗淨抹點鹽晾乾水分,放點薑片,草紙包起來,粗鹽下鍋炒熱,把雞埋入鹽裡,小火燜兩個小時

釀豆腐 沒有炸過的釀豆腐是沒有靈魂的,😄豆腐下鍋炸至金黃,肉加點幹蘑菇碎成肉末,放入鹽 醬油調味品釀入豆腐鎘水蒸


扣肉 精選五花肉,切方正的大塊,下水煮掉血水,晾乾後放油鍋煎皮,皮煎得焦然後撈起放水裡泡,然後再晾乾下鍋炸,炸到六面金黃,撈起放涼切塊,把梅菜泡水放醬油炒香,碗底放肉上面放梅菜乾隔水蒸,蒸好扣倒入盤子


liki146


我是廣東梅州客家人,以下圖文是我們當地的美食,每年春節來臨前,父母忙碌起來做一些當地美食,以下就是客家人美食之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

原材料:糯米粉

餡料:花生 糖 芝麻 冬瓜條




多肉妹子


客家菜是中國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很多分支,其中包括:粵菜分支(東江菜等),閩菜分支(閩西客家菜等),贛菜分支(贛南客家菜等),臺灣菜分支(臺灣客家菜)。客家菜的基本特色是,用料以肉類為主,水產品較少;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講求酥軟香濃;注重火功,以燉、烤、煲、釀見長,尤以砂鍋菜聞名;造型古樸,鄉土風貌明顯。

客家菜傳統的客家招牌菜是:梅菜扣肉、鹽焗雞、客家釀豆腐、豬肚包雞、釀苦瓜、白斬河田雞、兜湯、汀州泡豬腰、仙人凍、麒麟脫胎、盆菜、四星望月、芋子包、芋子餃、三杯鴨等與潮州菜比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鹹、熟”,在粵菜或閩菜系中獨樹一幟。客家菜種類非常多,今天就來簡單給大家介紹幾道客家菜。

一、玫瑰雙鴿

其法是,將雙鴿宰淨,抹乾,覆攤於瓦缽內,鴿下橫放竹筷兩根,使鴿身與缽底有一點距離,以暢熱力,取玫瑰酒一杯置於兩杯之間,然後整缽放入鐵鍋,加瓦盆作蓋,取中火燒鍋,鴿熟時杯中還存清酒半杯,但其酒味已蕩然無存,只是鴿肉酒香撲鼻而已。

此法僅見於客家菜譜,現時農家為更省時簡便,在此基礎上創出 “三黃雞”作法,更是簡單奇妙:取一杯酒、一杯醬油、一杯水,混置鍋內,鍋半腰用幾支竹筷支起宰好的整雞一隻,加蓋旺火燒半小時開鍋,即可食其甜香滑軟的美味雞肉。

二、客家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是漢族客家的名菜。久負盛名,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釀豆腐是中原傳統飲食習慣與遷徙地特殊產生生活方式相結合的典範食品。傳說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少產麥,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麵粉,將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因其味道鮮美,於是便成了客家名菜。

三、豬肚包雞

豬肚包雞,又名豬肚包雞火鍋、鳳凰投胎。是廣東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粵菜系。流行於廣東的惠州、河源、梅州等粵東一帶。廣東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湯裡濃中帶清,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

做法首先飲原汁原味的豬肚包雞湯;接著將豬肚包雞斬件後放入湯中繼續煲5~10分鐘,吃豬肚和雞肉,豬肚爽口異常,雞肉鮮嫩可口,湯的味道更增添了雞的鮮味;然後放入菜乾、香菇等幹類雜菜,吸收肉味,湯味變得清甜;最後加入肉丸、鮮雞什、竹腸等肉類,湯水越加濃郁美味。


蘭菊愛美食


筆者覺得“五色糯米飯”最能代表客家人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