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電影海報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於2019年上映,該片的導演是84歲高齡的肯-洛奇,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他在《世界電影史》中被稱為“新的現實主義中間最重要的導演”。該片依然延續著他現實主義和運用大量的中近景鏡頭,不斷曝光社會問題的電影風格,而肯·洛奇的電影語境,對於中國觀影者來說也沒有太多由於文化差異的原因而成了“看客”,彷彿也是一面直擊自身跟現實的鏡子。

因此我想就該片故事的情節,社會的話題,角色的魅力三個部分淺析一下這部電影是如何體現“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的多層次含義,也試圖能讓觀影者在這電影裡看到社會向我們展示最不堪,最真實的一面時,我們依然能認清自己,匍匐前進的生活態度。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導演: 肯·洛奇

一:電影主人公來自曼徹斯特一個很平凡的家庭:讓人動容心碎的場景,來自提取於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戲劇性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Ricky一家人


Ricky跟Abbie是一對夫妻,育有一兒一女,這無論放在哪裡,都是極普通的一家子。受08年的金融危機影響,失去了原本的工作,也揹負了更多債務,至此一家子搬到外地租房子住,在此期間他也在不停換工作,終於Ricky等到了一個“創業”自己當老闆的機會。

Abbie的工作是護工,到僱主家中照顧老人跟患有殘疾的病人,由於把自己的車賣了給丈夫換一輛小貨車讓丈夫去上班,她每日搭公交往返各個客戶之間。

Ricky後來換了一條更賺錢但是更累的工作路線。Abbie坐公交上班雖然沒有以前方便,依然收到了很多五星好評。孩子也都在學校上學,一家子的生活看起來都在慢慢變好。

兒子Seb正值青春叛逆期,經常逃課,與夥伴做違法塗鴉的事,這些家裡都不甚清楚,直到被學校做停課處理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由於兒子的青春叛逆,面對老總的無情罰款,加上薪水的寥寥無幾和存款的入不敷出,後續還因為貨件被搶人還被打,面對工作的“違約”賠償。。。。。。“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一樁樁一件件無疑都是當頭一棒,吞噬著原有的計劃和剛對生活樹立的信心

,Ricky在電影最後還是帶著滿身的傷痛上班去,而我們之所以被最後的結尾再次觸動,是因為我們極少停下腳步,停下來看看自己的影子,只是不管今天多難熬,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我們依然得重新制定計劃樹立信心。而電影就給了我們兩個小時的時間審視自己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錯過的是對自己生活的審視。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Ricky還是帶著滿身的傷痛上班去


二:科技帶來的高速發展,並不與人的健全和社會制度成正比,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在個人身上便是一座山。

正如Maloney以合夥人的名義讓Ricky加盟,兩個小時下來,我們發現,這不過是一種變相的更加變本加厲的剝削,Ricky收入的增加是經過超負荷的工作,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與愛人相愛的時間,而這又是作為一家之主的無形責任,在影片一段Ricky因為疲勞駕駛而衝卡的時候,我們的心不得不替Ricky揪了一下。這是物聯網革命下社會制度的不完善。

在看到性格溫和的Abbie在公交站崩潰的時候,在跟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一家子去接自己護理的客戶的時候,她連留給家裡的時間似乎被其他時間塞滿,而這是因為公司死板的規章制度跟時間的不協調,就像Abbie做的夢,夢見掉進流沙,就像越努力去工作越陷入生活的無底深淵,因為想擺脫現狀而拼命工作,因為拼命工作而越陷越深。在現實中,我們身邊揹負著房貸,車貸,教育,養老的,對其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座座大山壓在身上。這讓我想起之前的“996”,而比“996”環境更差的亦大把存在著,我們似乎都是在找一個讓自己發洩的口,讓自己喘口氣,因為這似乎就是小人物的命運。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錯過的是底層和邊緣人物的渴求吶喊而久久得不到的回聲。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社會矛盾引發的家庭矛盾


三:生活打動我們的,往往不是華麗的腔調,而是樸素的細節;而電影打動我們的,往往不是技術上的層面,而是角色魅力帶來的代入感的深淺。

Kris Hitchen用他精湛的演技為我們真實地把一個陷入中年危機,但為了保護家庭的整體性而試圖打造壁壘給家帶來安全感的爸爸角色,面對兒子的叛逆,電影有一個細節,就是塗鴉的畫面是對社會消費主義的誇大廣告的諷刺,而父親的職業正是因為廣告而提高配送貨件的數量賺更多錢,也為後來父子矛盾僵化做鋪墊,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親似乎總是缺少愛,總以為對孩子足夠了解,以為賺更多錢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缺少對孩子的情感疏導,但似乎這總是沒有辦法的。而青春期的孩子總以叛逆的方式去試圖獲取愛,都這像極了自己的父親。本以為一家人在一起時愛的力量是最大,其實卻是最脆弱的,一家人吃咖喱晚餐,在貨車上唱歌的畫面多溫馨,但總是短暫的。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Kris Hitchen飾演的Ricky


Debbie Honeywood把一個自小缺乏愛,但是對身邊充滿愛的善良,溫和,智慧,焦慮的母親現象把握得很妙,我們總是歌頌母愛是最偉大,但我們幾乎沒有去探尋過這最偉大的母愛背後是什麼在支撐著母親,母親只是極力得去袒護我們。在一個老人給Abbie梳頭髮的時候,Abbie哭了,這位堅忍的母親哭了,在等公交時對工作的問題Abbie也差點崩潰了,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在看到堅韌的Abbie這位母親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Debbie Honeywood飾演的Abbie


兩個孩子演員也很出色,但是我覺得自稱自己是個混蛋的Maloney更值得一提,他為自己擁有全國最好的快遞站而驕傲,因為他是個工作狂,所以他要求極為嚴格,他希望每個人不休息,也就不喜歡別人請假,當最後要求Ricky賠償損失的時候我們會對Maloney不滿,感覺沒人性,而Abbie搶過Ricky電話對Maloney一頓罵的時候,我們同情Abbie的同時我們也覺得很爽,當上司要求我們加班加點完成任務的時候,我們心裡想的何嘗不是把上司臭罵一頓,但是當發洩完之後呢?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Ross Brewster飾演的Maloney

所有的角色代入都有自己的感同身受,人生如戲,把角色演成自己,把自己演到失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角色,每個人的角色都有共性,當把真實的感同身受替換成你,不安的是角色也不安著你。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錯過的是對自己身邊親密接觸者的忽視。

總結一下: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用一個一語雙關的標題講述了Ricky一家由社會矛盾轉化為家庭矛盾,再由家庭矛盾直觀社會矛盾的生活故事,“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是快遞單上寫給快件未簽收者的一句話,這句話同時也是這部劇對這一家子的影射,也是社會同階層的個例,正當我們以為生活漸漸步入理想的軌道時,揹負著房貸,車貸,養老,教育等等進入行程隧道時,生活便開始無情地給你當頭一棒,一棒不夠再來一棒,讓你喘不過氣,試圖讓你崩潰,讓你握不住自己的方向盤。Ricky一家,讓我們倍感真實:只要家在,不管今天多難熬,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我們亦是如此,也一直在路上。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我們明天依然得回到軌道去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