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高速公路”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司空见惯,专供汽车快速行驶,由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浇灌的高级路面。

可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哪一条吗?它又是谁下令修建的?

距今2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秦始皇不但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法律、车轨,而且他的另一项创举就是下令修建了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比西方著名的罗马大道早200多年,有着世界公路鼻祖的美称。从陕西咸阳一直修建到内蒙古包头,全长700多公里。最宽处60米,最窄处也有20米。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起点遗址


为什么称作直道?

秦直道一共跨越了14个县,一路上见山凿山、遇沟填沟、全部用黄土夯实,建成后是从陕西到北境阴山最近的道路,接近于一条直线,因此被称为“直道”。

在没有大规模机械的古代,使用落后生产工具的劳动人民能修出如此壮观的秦直道,怎能不令人赞叹。

当时的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秦直道则是为了抗击匈奴,可以运输军队和军用物资、粮草等。想象一下,秦直道上飞驰的骏马,辎重车辆滚滚而过,日夜不息,称之为网红路不会有人有异议吧。

秦朝虽然二世而亡,只短短15载,但秦直道却惠泽后世两千多年,西汉飞将军李广北击匈奴、唐朝李世民打突厥都是沿着秦直道行军的,汉朝的昭君出塞走的也是这条路。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起点

天气晴好的日子我们拜访了这个距今2200多年的地方,位于陕西咸阳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的秦直道起点。

秦直道起点遗址修建了一个四面体的石柱,东面是5个小篆体的“秦直道起点”,下方是黑色的中国地图;北面是秦直道的路线图和昔日秦国疆域版图,下方是秦王驾车出游图;西面也是5个小篆体的“秦直道起点”,下方八个字我也认不出,亲们可以研读一下;南面是秦直道的功能介绍。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起点遗址--东面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起点遗址-北面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起点遗址-南面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起点遗址-西面下方八个字

北面的路边竖立五块石碑,其中有三面“秦直道起点”石碑,另两面一面是“昭君出塞”,一面是“张骞出使西域”,都是与秦直道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说来也奇怪,这条2000多岁的路至今非常平整,寸草不生,即使有草也是非常矮小,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那时肯定是没有水泥混凝土的,首先蒙恬大将军,把道路选在了沙漠和黄土路段修建,极大限度的避免了长草的问题。

其次,古代的劳动人民修建时用的原料是“熟土”,就是在使用泥土前,对其进行炒制或者用大火燃烧,让泥土失去养分和矿物质,再加入粘着力强的东西,反复夯实,这样道路就具有坚固性和不可破坏性,植物也很难生长。

第三,道路建成后一直在使用,人走马踏车压,这就是秦直道2000多年依旧寸草不生的秘密。

为我们古人的智慧拍案叫绝。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甘泉宫遗址

甘泉宫遗址与秦直道起点遗址仅一路之隔,远远就能看到圆锥形夯土台,顺着秦直道步行过去,只有几块石碑标识着这曾经是汉甘泉宫遗址。现存的还有抓耳挠肚的西汉的石熊、宋代的石鼓各1件,石鼓上刻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曾经的风水宝地,依稀能看出往日的模样。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谁下令修建?至今寸草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