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這段時間,我吃了四記響亮的耳光

2020年可為地獄難度開局,好多人都想問能不能重來一次。可是,時間不能重來,這注定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時光已逝,未來可期,生活的耳光一個接著一個。與其在這場疫情下怨天尤人,不如乘著這段空閒時間細想一下自己的過去,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

我這段時間也作出了些許感悟,就當他是人生的耳光。我想把這些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些許的收穫。

疫情在家這段時間,我吃了四記響亮的耳光


一,想做什麼絕對不要拖

回想一個月之前的事情,彷彿已經是離得好遠的事情了。

我由於在外上學,他在外面上班,我倆去年在中秋節後就再也沒見過面。

好不容易一月份熬到放假,那個時候他還在上班,我就想著準備去他所在的城市找他。

家裡姥姥勸我,好不容易放假了,就在家裡呆幾天多好。況且女孩子要矜持一些,過幾天就過年了,年後有空他不就過來看你了嘛。

我是個怕麻煩的人,差點就聽了姥姥的話,年後等他來找我。

可疫情爆發的突然,打亂了大部分人的計劃和念想。他在的城市我去不了,我在的城市他過不來。

當時去找他的執念比較強,沒有聽姥姥的話。若是我放假後沒去,疫情結束又遙遙無期,甚至感覺有可能半年內和他都不會見面了。

總是什麼事都想著來得及,總以為有時間,可是,當下不做,我們以後真的還有時間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要想以後,只爭朝夕,活在當下,無論做什麼,都請趁早。

疫情在家這段時間,我吃了四記響亮的耳光


二,真正在乎你的人不多,要珍惜他們

與往年的熱鬧相比,今年的這個年可算是過的太“冷清”了。

雖然沒有了拜年的人,可喜的是再也不用聽七大姑八大姨的嘮叨聲了。除了和父母,和關係好的朋友聊聊疫情進展,好像微信裡大部分所謂的朋友都成了一個個“符號”。

所謂人情冷暖,在這一段時間裡展現的淋漓盡致。

平時身邊熱熱鬧鬧,有事沒事聚個會。在太平盛世的時候,彷彿身邊永遠都是那麼美好。

可一旦“變天”了,每個人活下去的權力都受到了威脅,每個人都面臨著生存的壓力的時候。在這個時間,真正關心你的人,想知道你快不快樂,開不開心的人,才是真正在乎你的人。

可是呢?我們從前大部分時間都給了那些並不重要的人,而對我們身邊關心甚少。我們是時候該整理整理人際關係了。

至少要知道,誰才是真正在乎我們的人。

疫情在家這段時間,我吃了四記響亮的耳光


三,學會管理心態,“憤怒”和“哭泣”不能解決問題

這次疫情來臨,生活中不免出現好多的不如意地方。尤其是在網上看到各種各樣的消息之後,可能情緒會隨之跌宕起伏,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

人釋放情緒最好的方式不外乎是怒髮衝冠或是大哭一場,但是發怒和哭泣並不會解決什麼問題。你哭過了,怒過了,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事情並沒有得到解決。

所有外化的情緒,改不了你任何的改變,但是學習和管控自己,可以給你更多改變世界的力量。

我們不要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要嘗試將外化的情緒轉變為改變自身的動力。

面對災難,沒有一個人不受它的影響,但應對的方式卻是各不相同。

有的人自暴自棄,放棄求生的希望,甚至做出隱瞞病情,感染其他人的惡行。而有的人,即使在病房中也沒有放棄,在方艙醫院讀書學習,嘗試進一步提升自己。

我們一定要學會管理自己的心態,任你翻天覆地,我自泰然處之。

疫情在家這段時間,我吃了四記響亮的耳光


四,物資儲備和身體素質的的建設是重中之重

當人們意識到疫情爆發的時候,便開始大面積囤積口罩,消毒液等醫療物資。

可是,我們為什麼非得等到災難來臨的節骨眼才去準備這些呢?家裡不應該常備這些安全用品,以備不時之需麼?

平時我們安逸慣了,買東西,吃午飯,淘寶美團呼之則來,揮之則去。我們太享受互聯網給大家帶來的便利了,認為什麼都買的到。可這次疫情來的迅速,讓人們來不及反應,打了所有人的臉。

我們的風險防範意識太差了!要想在疫情來臨之時迅速做出反應,就得需要人人擁有物資儲備的意識。

尤其是好多有借貸習慣的人們,疫情的來勢洶洶,對放假沒有收入的他們來說,人人叫苦不迭。

還有就是身體素質的建設。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去世的人基本上都是免疫力低下的人們。我們知道,當疫情發生時,國家會在第一時間來支援我們。

但就算是第一時間,這也需要一個絕對的過程。越是身體素質優秀的人,就越能抗擊病毒對我們身體機能的干擾,就撐的越久。

我們研製抗病毒要屋需要時間,我們一旦研究成功,疫情的解決絕對不在話下。

所以這兩天我也開始在家尋找鍛鍊的方法,嘗試著看著視頻學習瑜伽,或是拿著父親的啞鈴偷偷來兩下。

也希望大家從現在起可以加入到鍛鍊身體這個隊伍中來,現在疫情還沒有過去,我們當下必須將身體素質鍛鍊起來。

疫情在家這段時間,我吃了四記響亮的耳光


總之,疫情一定會過去,生活的耳光卻不止於此。當然,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可以繼續活下去,而且還要活出滋味來。未來會很美好,他就在我們的前方。

活在當下,活出精彩,點個“

關注”,我們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