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輸液,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嗎?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流行的觀念,有些中老年人擔心患上心腦血管疾病,主動要求進行預防性輸液。其實,定期輸液不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並且還帶來一些副作用。希望大家不要再效仿,科學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為什麼說定期輸液不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

定期輸液,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嗎?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過程比較漫長,通常會因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病症長期控制不佳,形成動脈內斑塊阻塞血管,或者斑塊脫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這個過程要經歷數年甚至數十年。


預防性輸液的藥物主要是活血化瘀的中藥注射劑或起擴張血管作用的西藥。定期的輸液只能暫時性地擴張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輸液結束,血管很快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並不能長久地"疏通"血管。目前也沒有科學、嚴謹的試驗數據說明定期輸液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可見,對您的身體來講,預防性輸液並不能給您帶來好處。

"預防性輸液"有隱患嗎?

何況,"是藥三分毒",預防性輸液是不對症的,並且可能會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給您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首先,沒有指徵地使用活血藥物,對有出血傾向患者來說,會增加出血風險。其次,輸液的純度常達不到百分百,受制備工藝限制,會殘存一些雜質,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過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某些藥品還能對肝臟腎臟產生損害。此外,反覆靜脈輸液還會增加靜脈炎發生的可能,使血管彈性降低,管壁變脆;也有可能因醫院環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等。


靜脈輸液中含有類似PM2.5大小的微粒,它對於人體的影響往往是潛伏的、長期的。它們進入人體後在大血管暢通無阻,但是有可能會被截留在重要器官的微血管內,如肺、腎、腦、眼等(直徑4~8微米),隨著數量的積累,引起微血管阻塞,最終有可能造成局部栓塞性缺血及其他相關疾病。


因此,我們倡導用藥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合理用藥原則。

如何科學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針對心腦血管疾病,老人們的預防意識是要肯定的。但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我們的建議是:


第一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建議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身體檢查,排查是否存在心腦血管發病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壓、吸菸、糖尿病、心臟病、血脂異常、肥胖等;


第二步:針對存在的高危因素進行積極干預。聽從醫生的建議,規律口服藥物,定期進行復查,積極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將這些危險因素控制在合理水平內;同時要情緒穩定,不吸菸;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項目,適當鍛鍊;飲食要健康,食品種類應多樣化,少吃鹽、糖類和甜食,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和低脂肪奶製品。


說了很多,其實就是想讓您明白定期輸液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非但不能給身體帶來好處,還有可能為您的健康埋下禍根。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勝過治療,選擇科學的方式進行預防,才是對我們身體最正確的愛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