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中國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皇帝專用司法機構

東廠這中國歷史名詞在網絡成為紅透半邊天的熱搜詞。幾乎是與明代共存亡的東廠,是中國專制君權史上最具爭議性、最惡名昭彰、最不受制衡的皇帝專用司法機構,換言之,與今日臺灣的民主體制完全背道而馳。

中國古代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合一,明代(1368─1644)更是登上中央集權的巔峰。對於自家至高無上的威權,皇帝本人需要如臂使指的執行機構,在中央政府層面,刑部之類的傳統官僚體制顯然效率、服從度、可信賴度,都難以讓皇帝滿意。於是而有明代士大夫聞之色變的兩個字:廠衛。

明太祖設錦衣衛殺戮文武功臣殆盡

雖說廠衛,但其實衛先於廠,而且兩者體制、性質頗有不同,關係也是既合作又抗衡。錦衣衛指揮使司(錦衣衛)成立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簡單講,就是一個直接向皇帝負責的特務機構,由指揮使(正三品)統領,下轄十多個單位,最重要的是北鎮撫司,負責皇帝交辦案件,偵查文武百官,擁有自己的監獄(詔獄),不經刑部就可以逮捕、刑訊、處決人犯。

朱元璋在位時期屢興大獄,殺戮文武功臣殆盡,錦衣衛立下不少血汗功勞。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滿手血腥的朱元璋卻幡然悔改,以所誅殺為多為由廢掉錦衣衛,還大動作悉焚(錦衣)衛刑具。

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早逝,因此傳位給皇孫朱允炆(明惠帝,建文帝),但屍骨未寒,皇四子朱棣(燕王)從北平起兵造反,經過將近3年的血腥內戰(靖難之役),攻陷帝都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即帝位,年號永樂,史稱明成祖。

東廠:中國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皇帝專用司法機構

明成祖朱棣(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明成祖殘酷好殺,設東廠重用宦官

成祖殘酷好殺頗有乃父之風,不但恢復設置錦衣衛,而且擔心錦衣衛外官徇情,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成立東廠,設在北京東安門北側(今日北京市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與晨光街之間),統領者稱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外臣統領的錦衣衛與宦官當家的東廠,因此而有外、內之分。成祖靖難期間,建文帝身邊有不少宦官充當眼線,因此他即位之後也專倚宦官,立下禍害無窮的先例。

據《明史》〈刑法志〉記載,終成祖之世,錦衣衛權勢高於東廠,前後三任頭目紀綱、門達、逯杲都是天子腳下無惡不作的紅人。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年間(1464年-1487年),廠衛權力均勢開始變化,不但司禮監尚銘掌東廠,橫行不法、為所欲為,而且授權另一名大太監汪直建立西緝事廠(西廠),爪牙多於東廠一倍,雖王府不免,聲勢遠超過錦衣衛。汪直的西廠用事6年,冤案不可勝數,但他本人卻得善終。

東廠:中國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皇帝專用司法機構

北京東廠衚衕,據說是東廠舊址(取自網絡)

憲宗、武宗:東廠、西廠、內行廠壓倒錦衣衛

憲宗晚年廠掉西廠,但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5年)恢復設立。武宗特別寵幸以劉瑾為首的八名太監,時稱八虎,其中谷大用掌西廠,丘聚掌東廠,繼續荼毒官民,兩廠爭相用事,爪牙刺探四方,而錦衣衛也曲意阿附,有廠衛合一之勢。而且大太監劉瑾覺得這樣不夠,又成立了一個內行廠,連東西廠都要受它偵查監控。

內行廠對獲罪官員極苛,罪無輕重皆決杖(用大木杖打屁股),囚犯一旦發配邊疆,脖子上要戴數十公斤重的枷,體弱者可能數天幾死。劉瑾慘遭凌遲(寸磔)處死之後,西廠、內行廠俱廢,但東廠屹立不搖。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1521年-1567年)盡撤天下鎮守太監,但明朝的大臣認為東廠是祖宗所設,不可廢。不過對宦官駕馭甚嚴,錦衣衛指揮使陸炳權勢薰天,東廠不敢太過恣肆。明神宗朱翊鈞萬曆(1572年-1620年)初年,大太監馮保以司禮監兼領東廠,又新設內廠,但當時的錦衣衛仍能發揮一些制衡的作用,馮保在東廠的繼任者如張誠、孫暹、陳矩都算奉公守法,當時盛稱刑罰用稀,廠衛獄中至生青草。

東廠:中國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皇帝專用司法機構

影劇中的魏忠賢形象(取自網絡)

天啟年間魏忠賢當道東廠毒流天下

然而好景不常,明熹宗朱由校天啟年間(1620年-1627年),明朝干政太監首惡魏忠賢以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廠,錦衣衛頭目田爾耕、許顯純甘心當走狗,以酷刑虐鉗中外,廠衛合一,毒流天下,東林六君子、東林七賢盡皆慘死,明朝內外土崩魚爛,亡國只是時間問題。

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元年(1627年)即位,勵精圖治,魏忠賢畏罪自殺,但東廠與提督太監仍然深受重用、大權在握,錦衣衛仍然橫行京師。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陽曆4月24日)李自成攻陷北京,一說開彰義門迎敵的正是東廠提督曹化淳,但曹化淳本人後來極力辯誣。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東廠與明朝同歸於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