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家樂變成了“農家哭”,興起如此之快,為何漸漸無人問津?

leyingfei


說起農家樂,不管是農民還是城裡人都有印象,以前就看到在農村開了很多的山莊,都搞起了農家樂,不過現在再去找的話,還真的看不到多少存活的。至於為何發生這樣的轉變,老農覺得上面這幾個原因很重要。

1、盲目開發,嚴重同質無特點

首先一點就是農家樂盲目開發,很多人發現這個挺賺錢的,手裡有點錢再有點土地,直接就是上馬開發農家樂。然而很多的農家樂設施並沒有什麼特點,無非就是種點水果跟養雞,沒有太多娛樂的項目,自然就不受人們的歡迎了,這樣的農家樂太普遍了。

2、競爭太大,客流變少

再者就是農家樂競爭越來越大,以前一個村裡面只有一兩家,還可以招攬到一些生意,但是當農家樂的數量到達十多家,又不是屬於什麼熱門景點地區,也就是躲在小鄉村,基本上是無人問津了。而且現在的人們對農家樂已經沒什麼興趣了,目標已經放在其它新奇的項目上去了,農家樂遇冷也正常了。

3、價格不菲,體驗卻不好

還有一些農家樂就是收費不合理,也是嚴重影響了用戶的體驗。以前就去一家農家樂,採摘楊梅得要20塊一斤,但是水果的質量非常差,採摘一輪都沒有摘到幾個好的,想不買人都來了也不划算,只能夠硬著頭皮買。至於說土雞那更是還沒有自己家養的好吃,一趟下來花了幾百塊錢,卻感覺沒吃到什麼沒玩到什麼,也不願意再願意去了。

可以說現在很多的農家樂都是偽農家樂,有一個果園再養點土雞,就敢掛著農家樂的牌子了,但是真的過去發現什麼都很一般。真正風景又好,項目又多的農家樂還是挺少的,也只有這樣的才能夠生存下來的。


老王談養牛


農家樂變農家哭,活該。關鍵是目光短淺,心太貪。不自量力。

我在四川廣元農家樂,住宿二十元,套餐一天三十。帶幾個人一住十天。兩三天點一次菜,花五六百,十天三次。套餐天天有土酒,梅子酒喝。去了一次第二次還想。

去康縣,住宿一晚一百五,條件極差。城裡最差四十旅店四十,吃一次飯回頭走,青山綠水地多,上略陽。

在武都一碗洋芋攬團十五元,住宿也一百,去一次再不去了。

經營農家樂以誠待人,要讓客人回頭。


隴右行思見聞錄


我是小農人,我以我們這的農家樂為例說一下為什麼紅紅火火的農家樂會這麼快無人問津。

我們隔壁村有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祠,當地也把其當成古建築保護起來,僅供人們參觀,就在14年的時候,隔壁村的外來參觀人越來越多,於是當地人在村幹部的領導下,依託當地的桃林,果園建起了農家樂和採摘園,每到桃花盛開時,生意非常火爆。

可就在17年開始,參觀旅遊的人越來越少了,這個村的農家樂倒了一批又一批,記得當時他們村裡還開了會,專門研討關於農家樂和採摘園的事,也同時總結一下為什麼他們會倒閉的原因,小農人有幸的去聽了聽,下面咱們就來講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農家樂變成了”農家哭“。

一,價格不規範

農家樂審批沒有什麼手續,一家掙錢全村人都會跟風開起來的,可家數多了,在市場和管理上就會出現很多問題,記得當時一家四口從甘肅過來陝西旅遊,正好下榻進了隔壁村,在村子裡一家四口吃了一頓普普通通的農家飯,居然要了整整600元,而住在一個農戶家,一晚居然要200,這只是一個村的旅遊,其價位真的是高的離譜,農民想掙錢這個可以理解,但其高昂的價格確實是”一錘子買賣“,很少會有回頭客在來了,其口碑也會越來越爛。

二,管理不規範

家家都有自己的生意經,而村裡起到的只是帶頭創業,在管理上卻沒有權利,這也直接導致了,服務不到位、條件設施參差不齊、旅客體驗差的一些問題發生,如果像一個景區似的統一管理,統籌規劃我想這農家樂還會堅持一段時間的。

三,”泡沫實體“不可靠

說這農家樂為”泡沫實體“一點不為過,很多人都是為了掙快錢而弄的農家樂,因為農家樂在其菜品、服務以及住宿上期產生的利潤都是非常可觀的,一盤土豆絲在外面可能就10元左右,但在農家樂最少要到28元,如此高的差價,怎麼不會引得別人眼紅呢,所以這種”泡沫實體“不加以管理的話,必定會走向破碎。

四,大環境導致

現在的人不是在數錢就是在通往數錢的路上,不敢一刻停歇,因為現在是經濟時代,沒有money真的是寸步難行,因此人們就會減少出門旅遊的計劃,人的觀念改變了,其消費觀就改變了,因此去農家樂的就會少之又少,生意不好自然而然就會選擇關閉了。

我們隔壁村就是因為以上原因,在投資農家樂的時候有很多最後都賠了錢,而多數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虧的錢都夠他們掙上一年兩年的,你們說這事發生在誰身上誰不會難受呢,所以在農村不管是農家樂還是農家院,一定要慎重進行投資,本身農民對於投資的概念就不是特別敏感,如果不經過慎重考慮,那麼所產生的教訓必定是慘痛的。

小農人建議,如果想做好農家樂,不僅要利用好自身的自然環境外,在服務、價位以及環境上一定要達到”性價比高“的標準,誰的錢都不是風颳來的,既然花錢了,咱們就一定要讓人家享受到該有的服務,不要為了利益而省去一些該有的服務和環境,最後祝開農家樂的農民們在其農家樂之路上生意興隆,日進斗金。


布衣小農人


去年,我們幾個去了市郊的一家農家樂,每人二百,管三頓飯,晚上是稀飯饅頭老鹹菜,飯桌上爬滿蒼蠅,噁心的吃不下飯。夜裡蚊子咬的難以入睡,找老闆,老闆說沒辦法,蚊帳不夠,湊合一晚吧,上個廁所還得下樓,黑燈瞎火,廁所臭味沖天,弄不好能掉到糞坑裡。第二天到地裡採摘了一些西紅柿,黃瓜,好傢伙,比城裡價格貴一倍。

返回家的路上,我在想,這農家樂不是在找樂,是在體驗過去的艱苦的生活,是在找罪受,是對每個人毅力的考驗,是一次磨鍊,從這個意義上講,這200塊錢倒也花得值得。


二牛144548898


前幾年農家樂開始在全國各地農村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憑藉價格實惠、環境優美、服務熱情有特色等各種優勢,紛紛發展的異常火爆。比如我們家附近的荷塘農家樂,曾經就有很多人從很多遠的地方專程來品嚐特色。但是事實上,這幾年很多農家樂開始慘淡經營,為何出現這種原因呢?


一、看起來便宜吃起來貴 很多農家樂主打經濟實惠,但是如果你消費幾次後會發現事實你的消費並不便宜。來農家樂就是為了嚐鮮,就是為了品嚐特色,如果僅僅吃點大眾菜品感覺來一趟有點遺憾。主打散養自然的特色魚、特色雞鴨肉或者其他特色肉菜,基本沒有低於100多塊錢的。除了菜品,農家樂基本不讓外帶酒水,酒水價格也不便宜。吃完飯一算價格,便宜的農家樂並不便宜。

二、花樣老套,缺乏創新 在田地裡挖個魚塘養上魚種上荷花就是農家樂,很多地方的農家樂基本是雷同的。菜品甚至都差不多,做菜的師傅基本是老闆自己或者附近村民,對於食材的精心研究很少,基本都是大鍋燉的方式。這些菜品普遍高脂肪、高熱量,對於講究健康飲食的今天,很多人選擇避而遠之。特別是很多想減肥的人,是不會選擇這種吃法的。



三、以假亂真,信譽變低 做生意要講究誠信為本,在經營困難的前提下,很多農家樂開始投機取巧,用差的食材來代替好的食材。比如魚和雞鴨肉,坑塘就那麼大根本不可能產那麼多野生魚。雞鴨一年到頭一直在那裡養著,根本沒見少。對於很多新食客來說,可能吃不出什麼來,但是老熟客來說,野生的散養的和飼料養殖的是明顯差別的。花著野生魚,散養雞鴨的錢吃著養殖的東西慢慢讓很多人失望了。 總之,農家樂想要發展的更好必須有自己的特色,並且不斷推陳出新價格實惠,想要投機取巧是不行的。

所以,農家樂要想成為農民致富的有力手段,必須從農村現有的特色資源出發,充分發揮農村的鄉土特色,做好自己的旅遊項目定位,開展特色的營銷,才能做到長久盈利。


響水大米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在5年前農家樂可是非常火爆的,我們村的附近農家樂剛開業就有很多人排隊去購買,但隨後很多人盲目跟風,半年不到的時間裡,農家樂就已經開了8家,這樣一來本來有生意的也會沒生意。而這幾年裡,這些農家樂多數都因經營不善倒閉了,只留下來1家,就算是1家,也沒有多少人去消費,這是為啥?

1.價格要的太狠

在普通的餐館裡,一盤土豆絲才不過5元,在農家樂裡要20元,一瓶啤酒要價10元,一頓飯沒有500元以上根本就吃不下來,普通的餐館才不過100多元。而這些農家樂還會專門宰陌生遊客,如果是附近的村民,價格便宜點,如果是城裡人或外地人,價格直接翻倍,這樣的生意如何能有回頭客?

2.不誠信經營

既然是農家樂,那就要保證大家能夠吃上天然的土貨,這樣就算是價格貴一點,大家也不會有什麼埋怨的。在起初的時候,農家樂的蔬菜都是園地裡種植的,雞鴨也都是自家土養的,而魚肉也是魚塘餵養的,總之在這裡能吃到正宗的食材。但為了追求高利潤,不少農家樂都是從外面買的廉價農產品充當天然土貨,大家吃了一次就不會再來了。

3.同質化嚴重

農家樂的跟風現象比較嚴重,很多人只是模仿別人的農家樂佈局,絲毫沒有創新,不能刺激大家的消費慾望,結果自然吸引不了大家的到來。

想要讓農家樂更長久,那就需要價格更實惠、誠信經營、有自己的創新點,大家有什麼見解嗎?


惠農圈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說的就是為什麼一向火熱的農家樂現在逐漸無人問津,到最後集體關門、轉租。有些雖然還在正常營業。但也僅僅是在撐著門面經營,生意大不如從前。各地的情況不盡相同,但普遍的原因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

收費過高

很多城裡人選擇農家樂很大程度上是衝著性價比去的。與城市的物價相比,農村整體的物價和消費水平要低不少。但是隨著生意的火爆,部分農家樂會提高收費標準。原本的高性價比便不復存在。一般農家樂都是包吃住的,但價格也會因為地域、物價、節假日而不同,這些是正常的,比如浙江長興農家樂和蘇州西山農家樂價格就完全不一樣。有些人吃過價格的虧,便也不會再去了,因此農家樂的回頭客實在是少。

缺乏特色

什麼是農家樂?簡單的農家小院、土灶、門口便是池塘田地;想吃魚可以自己釣,雞鴨自己捉,蔬菜即採即吃。還有當季水果可以自己採摘,原汁原味,這才是真正的農家樂。重點在於一個“樂”字!

現實中很多經營者,把自家的農家樂裝修的失去了農村該有的味道,娛樂項目也很單調,沒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肯定去的人越來越少。

經營管理不到位

被消費者吐槽最多的,還是農家樂的衛生問題。在很多人眼裡,鄉村整體衛生環境比不得城裡,有的農家樂客房衛生更加不行。大家去農家樂是放鬆的,錢花了還受罪的話,沒有人會滿意。

這些點基本就是現在農家樂無人問津的原因所在,很多農家樂發展不下去了也只能轉租關門。

我是宿優品,如果您對於我的回答感興趣,請順手點個贊,有不同見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宿優品


農家樂,曾經農村的發展的新途徑,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正在向全境旅遊發展,但最近幾年,發展上遇到了瓶頸,部分農家樂變成“農家哭”。

以筆者家鄉周邊兩個旅遊景點的農家樂為例,談談對農家樂發展的看法。

相隔筆者老家十公里的千戶仡寨風景區跟相隔七八公里的桃園風景區,兩個景區東西相望,仡寨上過央視的美麗鄉村行,而桃園風景區也曾兩度上央視,開始兩三年時間,隨著媒體的大量報道,挺熱鬧的,雖然比不上風景名勝景點,但平均每天上萬人次的旅遊者帶動了一批農家樂,光是仡寨就有近20家,什麼烤全羊、家常菜、烤魚等是比較出名的,如今,景區風光不再,就連舉辦活動,旅遊的人也寥寥無幾。

景區從風光到落荒

景區的發展,帶動的不僅僅是旅遊收入,還會帶動更多配套的收入,吃住行是旅遊的三要素,有玩的有看的,有吃飯的地方,有可住宿的地方,而景區單一性,仿古性,沒有特色,新鮮勁一過,就只剩下出手無門的各方經營者;

同質化嚴重

國人的跟風性從未停止過腳步,尤其是在農村,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看到別人什麼賺錢一窩蜂似的都來做,你做烤全羊我也做,你做烤魚好,後面接二連三的出現四五家,都最後,哪家都不盈利;



宰客嚴重

就算家常菜,一盤迴鍋肉,縣城裡18元好多人都說吃不起,但是小小景區內沒有38吃不到;就連省城的七天酒店一晚也就198,而這,沒有298根本找不到住處。每個商家都夢想著一鋤挖個金娃娃,可結果就是再沒回頭客;


市場環境影響

雖然現在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旅遊的人也在增多,而真正捨得花錢的,在這種小地方,並不多見,各種生活壓力,動不動就幾百上千的消費,很多人望而卻步,更何況是沒特色的跟風景點;

監管及理念缺失

不管是景區發展還是景區的業態管理,本身缺少知名度的地方,從上而下的自然發展,導致市場混亂,其它地方的農家樂在想辦法轉型的時候,還在盲目的大力發展,理念上面就已經註定了失敗,沿海或較發達地區,農家樂從原來的食宿發展已經在往體驗式、休閒式、租賃式發展。曾看過一個節目,說的就是離武漢不遠的農家樂,在面臨關門大吉時,改變思路,從原來的農家住宿與飯館形式改變為租賃形式,打造為武漢的後花園,讓城市家庭自己到農村過短暫的農村生活,不打擾;另一方面吸引藝術人士到原來的農家樂進行創作或是引進小型的培訓機構把原來的農家樂作為培訓機構,講習所等進行轉型。



時代在變,經營模式也得與時俱進,一味地跟風,只能換來無止的眼淚,你怎麼看?


下壩毛哥


農家樂最早起源於四川省,是以旅遊項目為依託,以休閒、體驗、餐飲相結合的方式,讓遊客切身體會農村的生活樂趣。

農家樂變農家哭,我覺得還不至於那麼嚴重,畢竟還是有很多做的不錯的。但農家樂確實是不如以前吃香了。

我覺得農家樂之所以大不如前,原因有以下幾點

1.農家樂是以旅遊業為依託的,如果旅遊業發展遇到瓶頸,農家樂勢必會受到影響。

國內的旅遊業一直收到負面的新聞。環境差,亂收費,安全事故等問題,一直是旅遊業的詬病。雖然這幾年國家嚴厲打擊旅遊業的違法亂紀行為,但這些問題始終存在。較差的旅遊體驗,勢必會打擊遊客的消費熱情。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善旅遊業的發展環境,農家樂這種體驗形式就會跟著受牽連。

而且旅遊業是有旺季跟淡季的。在淡季,沒有了人流優勢,農家樂就會受影響。

2.行業混亂,競爭激烈,魚目混雜。

很多人搞了個魚塘,種了個水果園,搞個小飯館就大肆鼓吹農家樂。農家樂實際上並不是單純的吃一頓農家宴,而是結合了農活體驗,民俗文化以及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旅遊模式。但現在的很多農家樂,自以為搞了點農村野菜,弄了些土特產就可以算成是農家樂了。現在的物流運輸很發達,農村的野菜野味,在大城市裡並不稀缺,想吃的話,找個飯店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得大老遠的跑到你那裡去。

我們這裡農家宴搞得不錯的就是海邊的海鮮農家宴,因為海鮮吃的就是一個鮮。但在其他的地方,以土特產為主的農家宴,在開始的階段確實吸引了一部分食客,但逐漸的,熱度漸漸冷了下來。

應該說現在很多農家樂已經變了味。如果是單純為了一頓農家宴,又有多少人願意掏腰包呢?

3.食品質量、服務質量有待提升。

農家宴是農家樂的主打項目,但質量監管一直是個難題。飯菜新鮮並不代表飯菜安全。尤其還有一些野生動植物,雖然吃著野味十足,但衛生問題卻容易被忽視。

再加上經常出現的宰客等服務問題,很多人在經歷了一次以後,就再也沒有農家樂的興趣了。


鄉山鄉韻


有的農家樂本來生意很好,但是,他們就只想眼前的利益,想著這些出來玩的人都有錢,拿著一個算一個,隨隨便便的家常菜,最多殺個本地雞,最多你捨得整一半,有點臘肉。5個菜喝點酒,一張車五個人,結賬都是400元以上,味道一般,你作為農民,如果你到城市裡吃飯這幾個菜收你200元可能你會說這家飯店太貴了。將心比心,你們認為城市人都是憨包。所以都是你們自己整自己。古人云:買三文的餓死,買兩文的稱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