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商河路和泰山路上隨便一個車伕,可能都不是普通人,這就是現實版潛伏


當年,商河路和泰山路上隨便一個車伕,可能都不是普通人,這就是現實版潛伏

張文豔

走過的路,必有痕跡;留下的記憶,不染塵灰。

來到遼寧路林凡珍老人家,回憶起自己與青島的緣分,他滔滔不絕,82歲的高齡仍清晰地記得周邊的每一次變遷。這裡有他工作和生活的痕跡,他記得給戰友放電影,也記得逢年過節和妻子一起到勝利電影院(永樂戲院,泰州路錦州路路口),花幾毛錢票錢看場浪漫電影。抗戰勝利後,青島市民眾教育館在泰山路復館,設有圖書室、閱覽室、遊藝室、民眾學校、民眾俱樂部、民眾運動場,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泰山路、商河路周邊大都是日本時期的房子,外表看起來不錯,裡面卻有些壓抑,而且結構不如一些德式建築結實,經常需要維修”。青島城市的發展中,伴隨著德國、日本的侵略史。

日本侵略者在青島設有多處特務機構,對外叫“公館”,商河路上的“青山公館”,從外表看是平常建築,夜深人靜時會隱約傳出中國人受刑後發出的慘叫聲。

有壓迫就有反抗。

據青島文史專家魯海先生稱,共青團山東省委領導人李仲林的團省委活動地點,就在泰山路上的霞雲裡二樓。“當時租房需‘鋪保’——即由商店作擔保人,他偷了他哥哥商店圖章蓋了鋪保,才租下這裡的房子。李仲林回憶說:‘霞雲裡地址是絕對保密的,除團工委在此開會碰頭以外,有關馬列主義著作、黨的刊物《紅旗》、給中央報告等文件,都存在這裡。’”

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鄧恩銘,1922年來青島開展黨的工作,領導了青島的大罷工。他住在泰山路13號,因不斷去各工廠活動被敵人注意,後被捕。

泰山路和商河路上有很多企業和商號,想來與火車站和碼頭有關。德商禪臣洋行,早自1902年在青島建立分行,從事進出口貿易,1930年遷至商河路,丁敬臣包賬房做買辦。

在青島市檔案館,半島記者還看到了陳克煉的一份遺失聲明,陳克煉創辦了“復興號”,是青島“四大家族”之一,他在商河路地段有近7000平方公尺的土地。

另外,商河路上還有知名的大英菸草公司和茂昌公司。

商河路上最大的建築是茂昌公司,主要出口雞蛋。茂昌公司收購商河路4號日商浪華油坊舊廠及鄰近空地建立了加工廠,1930年投產。茂昌公司除收購、加工、出口雞蛋以外,還有冷藏業務,是早期青島一家大型冷藏廠。青島解放後,茂昌獲得新生,成為青島罐頭食品廠。

當年,商河路和泰山路上隨便一個車伕,可能都不是普通人,這就是現實版潛伏

就在大港火車站和茂昌公司附近,經常徘徊著一對夫妻,“中共山東省委負責人任國楨和陳少敏假扮夫妻領導青島的地下工作,陳少敏在青島茂昌蛋業公司做女工,任國楨每天扮成車伕在大港火車站門前拉活。許多時候任國楨為了工作不方便拉外人,就讓陳少敏坐在車上掩護。當時在泰山路,膠東路,黃臺路,11中學等地都有黨的地下工作站,任國楨曾成功組織了青島洋車工人大罷工”(《追溯商河路的歷史故事》於向陽作)。

如今,青島罐頭食品廠這棟粉紅色的建築成為商河路上最明顯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