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在《天龍八部》中,喬峰帶領燕雲十八騎奔赴少林寺,救下阿紫,但卻遭到中原武林人士的圍攻。

當時,因為被“大惡人”蕭遠山拆穿身份,少林寺方丈玄慈師父受杖刑而死,少林寺眾人心中懷恨,玄寂老和尚看向虛竹追問:虛竹,我們要併力擒殺契丹野種喬峰,你要幫誰?

一向優柔寡斷的虛竹囁嚅著回答:一方是師門,一方是我結義大哥,我只有兩不相幫……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看到這一段,我們忍不住會替虛竹為難,但讓我們為難的,其實不是虛竹的選擇,而是我們自己。

生活中,我們也常會遇到這樣兩難的境遇,該如何選擇呢?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關於怎樣回答問題,先給大家講一個《論語》中的故事。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當時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到衛國,當時衛國的國君是衛出公,他的爺爺是因為寵幸南子,被孔子指責“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的衛靈公。

當初衛靈公寵幸南子,太子蒯聵(也是衛出公的父親)因事得罪南子,因為害怕被迫害就逃亡到了晉國。

衛靈公死後,國人立舊太子蒯聵的兒子做國君,就是現在的衛出公。

但是在晉國的蒯聵是太子,晉國就出兵攻打衛國,想要扶持蒯聵回國繼位。

衛出公不同意讓自己的父親回國,於是出兵作戰,最後晉國大敗,蒯聵也沒能回國。

這時候,孔子帶著弟子正在衛國。

冉有就過來問子貢:你說夫子支持現在的衛出公嗎?

子貢沒有回答, 而是說:稍等一下,我進去問一下夫子。

子貢是孔門之中最瞭解孔子的人,他進門後問孔子:夫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

孔子回答:是古代的賢人啊。

子貢問:那他們心裡有怨憤嗎?

孔子回答:求仁而能得到仁,那有什麼好怨的。

於是子貢出來,對冉有說:夫子不支持衛君。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上面的故事不太好讀懂,是因為裡面隱藏了另一個故事:伯夷叔齊兄弟讓國。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伯夷、叔齊是商朝時孤竹國國君的兩位公子,當時顧竹君想立自己的三兒子繼承皇位,但三兒子前面還有兩位哥哥伯夷、叔齊。

伯夷猜到了父親的意圖,為了不讓父親為難,他就自己離開了孤竹國,而叔齊同樣不想繼位,於是追隨自己的哥哥,兩人一起到了西周的領地。

子貢特別聰明,他在進門問孔子時,絕口不提衛君的事——畢竟當時孔子師徒都在衛國,很多事孔子不方便表態,子貢的提問就避免了孔子對衛國事情的討論。

但是,孔子贊成伯夷叔齊兄弟讓國,那就一定不贊成衛君父子爭國。

子貢雖然沒有直接問,但還是知道了孔子的態度,所以他對冉有回答:夫子不支持衛君爭國。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這是一個關於提問和回答的問題。

其實當時孔子和虛竹的處境有些相似,對於眼前的問題不能直接作答。

玄寂在武林群豪面前當面質問虛竹要幫誰,這時候,虛竹是沒有辦法回答的。

幫助少林,那就有負於自己的結義之情;幫助喬峰,那就直接得罪了天下武林。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很多時候,我們被問題纏繞,其實是因為我們深陷在問題之中。

深陷問題之中,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

要想解決問題,一定要站在比問題更高的層次。

就像兩個下象棋的人,兩人能夠博弈是因為低頭去看棋局,能看到整個棋局的變化,如果他們身在棋局之中,就像一個小矮人推著莫大的棋子,這時候,他是沒法知道下一步是怎樣的。

問題會永遠存在,問題的本身無窮無盡,只有跳出問題,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虛竹只好回答“兩不相幫”。

如果喬峰出現生命危險,虛竹會不會出手呢?

虛竹一定會出手救喬峰。

這說明什麼呢?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對我們深陷問題之中時,最好的指導。

我們受過的教育一直在告訴我們要“言出必行”。

這是很好的品德。

但這句話的執行其實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在當下各種情況不變的情況下,我們要“言出必行”。

如果,條件變了呢?

我們的人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是動態的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的失誤就在於,把變化的現實預設成了靜止不變。

當現狀得以維持的條件已經改變,這時候,你還堅持著“言出必行”,一定會在現實之中跌跌撞撞到頭破血流。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虛竹,我們要擒殺契丹異族喬峰,你要幫誰?”“我…兩不相幫”

這個問題很危險,因為一不留心,就會陷入到另一個極端——是不是從此我說話都可以不算?因為所有的條件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這是一個程度的拿捏。

不懂得變通,那就會泥古不化;但太過於機靈,又會失去原則。

對這個度的把握,只能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