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包圍的賽道——伊莫拉


聖地 | 一個被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包圍的賽道——伊莫拉

鑑於中國的疫情尚未平息,原定於4月19日在上海舉辦的F1 2020中國大獎賽也很難按時舉辦。為了應對中國的突發狀況,FIA正在積極地研究解決方案。與此同時,闊別F1賽事已久的伊莫拉賽道則向F1遞交了替代中國大獎賽舉辦賽事的申請。如果你是新加入F1粉絲團的一員,伊莫拉這個名字可能有些陌生,這條有著悠久賽事歷史的賽道已經離開F1長達14年之久了。拋開它欲迴歸F1的計劃不談,我們先借機講講發生在伊莫拉的往事。

野生賽道的正規化歷程

位於意大利東北部的伊莫拉是一個被跑車廠商包圍的城鎮,無論是遠近聞名的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還是不太聞名的米納爾迪(後來的紅牛二隊)、達拉拉都坐落於這座小鎮周圍,伊莫拉賽道也因此被很多車迷奉上了神壇。

聖地 | 一個被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包圍的賽道——伊莫拉

你知道嗎?早在伊莫拉賽道誕生之前,這裡就已經是“村頭賽車”的聖地了。上世紀40年代末,幾個伊莫拉當地的摩托車愛好者就開始在Emilia(現在的Rivazza彎道)與Codrigano(現在的Tosa彎道)之間以“兜圈子”的形式開始了競速活動。

1950年,意大利處在戰後恢復時期,伊莫拉小鎮的龍頭企業——法拉利打著創造就業機會的旗號,順利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並著手在當地建設賽道。至於其選址,則定在了曾經村口“野生賽道”的位置。1950年3月,恩佐·法拉利本人親自參與了工程的奠基典禮,而這條伊莫拉賽道前前後後花費了2年半的時間才最終落成。

聖地 | 一個被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包圍的賽道——伊莫拉

雖然伊莫拉賽道是法拉利一手建造出來的,但是迎接它的第一場賽事卻是在1953年舉辦的摩托車比賽,直至次年6月,第一場汽車比賽才姍姍來到伊莫拉賽道。

F1來了

很多人都知道伊莫拉賽道在1981年至2006年間承辦了F1的聖馬力諾大獎賽,但實際上早在1963年F1賽車就已經開始了在伊莫拉的競速。

聖地 | 一個被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包圍的賽道——伊莫拉

F1賽事分為“World Champion Race”(正式比賽)與“Non-Championship Race”(不計成績的非正式比賽),伊莫拉賽道分別在1963年與1979年兩次接受了F1非正式比賽的試水,終於在1981年光榮升級為F1大獎賽的場地。

說起來這次升級竟然是託了蒙扎賽道的福。當時,蒙扎賽道正處於翻修狀態,伊莫拉賽道作為備選頂替上陣舉辦了意大利大獎賽。可殊不知伊莫拉賽道竟一炮走紅,F1就這樣在伊莫拉賽道紮下了根。原則上講,F1賽事在一年之內不能在同一個國家舉辦兩次大獎賽,所以在蒙扎賽道的光輝下,身在意大利的伊莫拉也只能借用了賽道不遠處一個公國的名字——聖馬力諾作為F1大獎賽的分站名稱。

伊莫拉賽道的下坡路

聖地 | 一個被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包圍的賽道——伊莫拉

伊莫拉賽道在1994年發生了F1史上最大的悲劇之一——羅蘭·拉岑貝格爾與埃爾頓·塞納因事故喪生,但這並不是F1離開伊莫拉賽道的原因。從實力上講,伊莫拉賽道還不足以與蒙扎、銀石、斯帕這些一流的賽道相提並論,而相比紐博格林或是霍根海姆,伊莫拉賽道又沒有那麼深的文化底蘊。

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中,伊莫拉賽道依靠著法拉利的支持走到了現在,但觀眾人數的急劇下降將伊莫拉賽道推向了被F1“砍單”的邊緣。橫向對比同時期馬來西亞大獎賽3天30萬人次的觀眾數量,聖馬力諾大獎賽的觀眾人數還不足前者一半。最終,在2006年之後,F1的賽程中再未出現過聖馬力諾大獎賽的名字。

迴歸碰壁

聖地 | 一個被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包圍的賽道——伊莫拉

大概是因為伊莫拉賽道的第一場F1比賽就是頂替了蒙扎才得以成功舉辦,所以今年F1中國大獎賽的可能延期在伊莫拉賽道的高層看來成為了迴歸的一個契機。但不得不說,即使是F1中國大獎賽被推遲,伊莫拉賽道迴歸F1賽事仍然希望渺茫。目前,F1組委會的首要任務是在今年下半年找到合適的契機插空進行中國大獎賽,畢竟比起日程表上已經有一場大獎賽任務在身的意大利,中國市場的地位更為重要。

聖地 | 一個被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包圍的賽道——伊莫拉

截至現在,F1還尚未回應伊莫拉賽道管理人員所提出的申請,不過伊莫拉賽道管理方的態度倒也很樂觀——“雖然讓伊莫拉賽道在今年迴歸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我們可都是夢想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