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之道-儒商的代表子貢和范蠡的智慧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這幾句話就是經濟的,政治的教育原則,所以做領導人,善者因之,上等的就是因勢利導,像流水一樣,流下來的時候你不能擋,你只好將就它那個力量,慢慢疏導出去,所以講管理,要按這個原則去做,善者因之,知道他的原因,使他轉過來。

企業經營之道-儒商的代表子貢和范蠡的智慧


差一等就是利道之,等於我們騎在驢背上,驢子不走,拿個竹竿,前面吊個胡蘿蔔,驢子要吃紅蘿蔔就永遠向前跑,這個是利道之,用一個好的利益擺在前面。

第三等是教誨他,企業有制度,但是這種制度越管理越亂套,這就是教誨之。

再其次,整齊之,把組織的人,讓他們向自己看齊,然而自己管理不好自己。

最次等的政治,經濟管理是與之爭,與民爭利,上下爭,這樣的企業是最差的。

什麼是儒商呢,歷史上沒有幾個,儒商,至少要有一個高等學位,子貢算是儒商代表,第二個人是范蠡。

企業經營之道-儒商的代表子貢和范蠡的智慧


孔子3000多個學生中,土匪流氓,做官的,什麼人都有,唯獨子貢又有錢,又有文化,孔子死後的墳墓在山東曲阜,當時子貢做的決定,當時看風水選了一個地方,子貢說不行,這塊地不好,只能埋葬一個帝王,沒有資格埋我的老師,他是萬世師表,結果那一塊地後來葬驢漢高祖,子貢把孔子埋了以後,同學們走開了,他一個人廬墓三年,自己蓋一個房子,在老師孔子的墳墓旁邊守了三年才走,孔子在的時候,很多事情,用的錢都是他在支持,因為子貢會做生意。

范蠡即雪會稽之恥,就是越王勾踐把吳國打垮了這件事。乃喟然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即已施於國,無慾用之家。這是范蠡成功了以後,自己感嘆的話,范蠡的老師叫計然子,道家的人,他說老師傳給我的學問乃至方法等,有七套本事,我只用了五套就撥亂反正,使越國起來稱霸,用在政治經濟上成功了。一個快要完了的國家,我可以用這個方法,把它扶起來,他說現在我留一點自己用用,他輔佐越王用了一大半,另外一小半他自己玩去了,開始另一個人生局面。

企業經營之道-儒商的代表子貢和范蠡的智慧


他幫助越王成功了,然後他要走時告訴文種,說,離開吧,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人生要認識一個老闆,這個老闆創業的時候,跟他做夥計蠻好,成功的時候,他不能做老闆,所以講越王勾踐,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因此講,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非走不可,所以范蠡就走了。

企業經營之道-儒商的代表子貢和范蠡的智慧


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豬公,范蠡走了,地位不要,功名富貴一概不要。那麼歷史上傳輸他帶西施走了。去山東做生意開公司了。

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他這句話講的是開公司,第一難是用人,所以這裡也提到,故善治生者,做很好的生意,乃至做其他事業,總要找一個可信任的人才,選擇人才以後,兩個字,任時,這一個人在某一個地區,某一個事情上可以幹個三年五年,假使要另外發展,就不是他的能力了。


企業經營之道-儒商的代表子貢和范蠡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