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公告訴孔子道:“我那裡有個坦白直率的人,他父親偷了羊,他便告發。”孔子道:“我們那裡坦白直率的人和你們的不同:父親替兒子隱瞞,兒子替父親隱瞞——直率就在這裡面。”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樊遲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平常在家規規矩矩,辦事嚴肅認真,待人忠心誠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棄。”

這裡孔子對“仁”的解釋,是以“恭”、“敬”、“忠”三個德目為基本內涵。在家恭敬有禮,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辦事嚴肅謹慎,就是要符合“禮”的要求;待人忠厚誠實顯示出仁德的本色。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一個人做事的時候要知道什麼是禮義廉恥,也就是對自己的行為要有所約束,內心有堅定的不妥協的做人標準;同時這個人要對社會有用,就是你要為社會做事。也就是說,一個人有了內心的良好修養以後,不可以每天只陶醉在自我世界,一定要出去為這個社會做事,你要忠於自己的使命,要做到“不辱君命”。這可不容易,因為你不知道你所要承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使命啊。所以這是孔子說的“士”的最高標準 。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