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李健是娛樂圈中難得的“音樂詩人”。

他寫的歌詞寧靜悠遠,平凡中流露出溫暖,像一束月光,灑在聽眾的心上。

歌詞中的意境就是我們心中所想,又無從表達的東西。

李健把這些情感都寫了出來,唱給你聽。

這麼好的文字表達能力是他常年堅持讀書的結果。


讀書足以博彩

“讀書足以博彩,其博彩也,最常見於高談闊論之中。”

很多明星都喜歡凹“學霸”人設,但是很容易被打臉。

前有翟天臨的學術造假,後有靳東的文化人人設崩塌。

“學霸”必須要有真才實學才能在採訪或者節目中經受住考驗。

而多讀書是提高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和學習能力的第一步。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李健在參加《我是歌手》的時候,是那種看一眼就讓人印象深刻的人。

白襯衫、乾乾淨淨的西裝、清爽的髮型、一把吉他。

他站在臺上唱歌的時候,眼睛裡有光。

節目組去李健家中採訪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放得滿滿當當的書架。

各種類型的經典書籍擺放的整齊有序。

《渴望之書》、《活著》、《國史大綱》、《文學回憶錄》……

詩歌、散文、傳記、小說、雜文,應有盡有。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李健說,有時候要試著讀一些難懂的書,不能只憑自己的興趣去讀書。

所以,他的書單裡除了音樂、文學相關的書籍,還涉及經濟學、歷史、哲學等各個學科。

在去年夏天《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李健在節目中的點評都透露出他深厚的文學功底。

主持人華少調侃李健的點評說:“用了十個成語,一段《離騷》。”

不僅是常見的成語和詩詞,李健也經常引用經典文學作品中的語言。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箭中靶心,箭離弦。”出自但丁的《神曲》,艱深晦澀的文字讓人望而卻步,但是李健不僅讀完了,還能在日常交流中時常引用。

不論是“音樂詩人”,還是“秋褲男神”,愛讀書的李健是極有魅力的。

李健曾經為《人民日報》撰文:《讀點看似無用的書》,文章中說,他更倡導非功利性的閱讀,反覆品讀經典名著。

讀書足以博彩。李健本身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在與他人的高談闊論之中,既可以溫潤如玉,君子如蘭,又可以出口成章、風趣幽默。

附上李健的部分書單: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讀書足以怡情

“讀書足以怡情,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

何炅在節目裡說,在娛樂圈裡,他最佩服兩個人,黃磊和撒貝寧。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這兩個人都是很博學的人,是那種不管你跟他們談到什麼,他們都能跟你聊得盡興的人。

喝著茶,就跟你說這種茶是什麼茶,有什麼特點,產自哪裡,味道如何。

文史哲學,什麼都知道的很清楚。

何老師說,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有空去偷偷衝了電。

在《明星大偵探》中,每次涉及到知識層面的東西,撒貝寧都能侃侃而談。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第一季有一期是關於民國的故事,所有人都是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在遊戲中的身份。

撒貝寧把整個民國的歷史背景都通過自己義憤填庸的自我介紹帶了出來。

幾句話就為觀眾勾勒了一副軍閥統治下戰亂四起、民不聊生的場景。

節目做崑曲相關的主題是,撒老師又大談崑曲的輝煌與衰落。

讓觀眾感受到崑曲獨特的魅力,同時也瞭解到保護崑曲文化迫在眉睫。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在涉及電影主題的遊戲中,他又能清楚地講述出相關電影中的情節和人物,以及電影本身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和文化。

臨場反應能力是最能體現一個主持人專業素養的。

在央視這個“名嘴匯聚”的地方,撒貝寧在其中絲毫不遜色。

既能一本正經、嚴肅起來講新聞,也能在綜藝節目中妙語連珠,放飛自我。

撒老師本身就是一個行走的知識庫。

這種強大的知識儲備來自於他常年堅持下來的讀書習慣。

儘管在臺上總是嘻嘻哈哈,一副“臉皮厚”的樣子,但其實撒老師是很有中國古代讀書人的風範的。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央視的舞臺上來過很多飽讀詩書的嘉賓,都是有一定的文學修養的前輩。

在主持和採訪的過程中,撒老師從來沒有漏過怯。

他知道那些嘉賓在談論什麼,他自己也可以參與其中,共同探討某一個話題。

在參加央視的綜藝《了不起的挑戰》之前,撒老師的知名度還沒有那麼大。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今日說法》節目主持人。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這段時間算是撒老師的“獨處幽居之時”,沒有心高氣傲,沒有鬱郁不得志。堅守著自己的戰場,守護著內心的安寧。

愛讀書的人,都是睿智的。他們知道是非對錯,並且願意堅守內心世界的秩序。


讀書足以長才

“讀書足以長才,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事判事之際。”

網上流傳過一個說法是:高曉松兩個小時能讀完一本書,然後轉身就可以對你大談特談三個小時這本書的內容。

對此,高曉松自己很謙虛地說,差的那一個小時是讀的標點符號。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有趣的靈魂一定是愛讀書的靈魂。

讀書可以讓人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擁有更廣闊的價值觀。

高曉鬆出口成章、落筆成歌的才華,正是堅持讀書的結果。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能看得更清楚、分析地更透徹、更一針見血。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在《奇葩大會》的舞臺上,有一個出國留學以後不願意聽從父母安排,說要追求自己所謂的夢想的選手。

高曉松斥責他說,你沒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

父母給你錢,供你吃喝玩樂、出國讀書的時候,你心安理得地接受。

等到父母要求你回報他們的時候,你開始說你有夢想,你不要去吃苦。

這完全是兩種標準,兩個價值觀。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這一段點評正中要害,說得那個選手啞口無言。

在“處事判事”這一點上,高曉松老師是最分得清的。

他從書中學到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並且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來,在每一個具體的事件中做出自己的判斷。

這是很多人都不具備的能力。

李誕也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在“處事判事”上,也有自己的方法。

說著“人間不值得”的李誕,其實骨子裡是深深地熱愛這個人間的。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讓他更清楚地知道了,這個世界的很多事情你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你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儘量讓自己開心一點兒。

他比大多數人都儘早的瞭解了這個世界的規則,並且利用這些規則,去給觀眾帶來快樂。

當一個人讀了足夠多的書的時候,他看世界的角度就多了。

同時,也更加清楚,自己應該走哪一條路,結交什麼朋友,過什麼樣的生活。


路,就是書

在現代社會,讀書似乎變成了一小部分人的活動。

大多數人都寧願追劇、看短視頻、刷微博,大家用這樣的方式汲取到的碎片化的內容,是經不起時間的推敲的。

人為什麼要多讀書:李健的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今天流行的東西,明天可能就過時了。

但是經典的書籍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它們會幫助我們獲得關於這個世界的更多信息,形成自己的看法,成為一個有態度的人。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你走過的每一步路,讀過的每一本書,都算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