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夏侯惇沒什麼戰功為什麼在曹魏這邊地位非常高呢?

魚包同學


對老曹家忠心耿耿的夏侯惇,一生戰敗無數次,卻仍然受到曹魏家族的重要。

夏侯惇雖然打仗不行,但人家有特長,擅長種地搞農業盤活城市經濟活動,還能夠訓練士兵能夠讓曹魏大軍征戰在外不要擔心後勤糧草出現問題。而且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將,不擔心武將缺乏,唯獨擔心後勤出現問題,有了夏侯惇這種搞後勤的好手肯定要受到重要。諸葛亮雖然謀略深遠,但也解決不了現實問題,六次北伐失敗也與後方糧草補給出現問題有關。

夏侯家對曹家忠心耿耿。在曹操討伐董卓時,被徐榮兵敗之後,身邊僅剩百餘人,夏侯惇第一個帶兵過來救援的就是夏侯惇。這是在曹操最為危難的時候雪中送碳,曹操能不重要夏侯惇嗎?

夏侯家與曹家聯姻。夏侯惇次子夏侯楙娶了曹操的女兒清河公主。夏侯敦的弟弟夏侯淵年輕時曾經幫曹操頂罪,而且還娶曹操妻子的妹妹丁氏為妻,後在定軍山被黃忠偷襲戰死。


陸棄


吳首將周瑜,蜀首將關羽,魏首將夏侯惇!

夏侯惇戰績確實一般,基本上沒贏過!

但是他的功勞可不小!

大家來看看曹操對夏侯淳的評價:

“夏侯惇天下之奇才,曹子孝世間之福將”。

曹操是傻的嗎?顯然不可能。三國裡多少人能有他智慧,那為什麼曹操會這樣排序呢?因為夏侯惇是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給予其最大幫助的好兄弟!

夏侯惇是誰?第一批跟著曹操打天下的從龍之臣,大家可以想想本朝武力值最高的那位(林先生),是排在十大元帥之首嗎?


所以排行榜這個東東,誰在首位誰在末尾真的不能看表面現象。

《三國志·武帝紀》中提到,曹操剛創業那會,手下沒有兵,是夏侯淳和他一起在揚州招兵四千,結果這些人不靠譜叛亂了,對於這場意外,《魏書》中則是這麼寫的:

“兵謀叛,夜燒太祖帳”

當時是夏侯惇跟著曹操持劍一起劍殺數十人,其他人一看這兩人太猛了,於是望風而逃,等到完事曹操清點兵馬的時候,一看四千人就剩四百人了。


四千人只有四百人沒有背叛曹操,這其中就有夏侯惇,這樣的赤膽忠心還用懷疑嗎?退一步說,如果人家夏侯淳沒有一點能力會得到曹操的重用嗎?

要知道當初跟著曹操打天下的可不止他一個人,那是多了去了。可見,夏侯淳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相反他是一個文武兼備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三國演義》裡,關羽的武力值是大家公認的,溫酒斬華雄,人稱“武聖”,可是夏侯惇敢和他單練,更別說隨著劇情開展,還有“拔矢啖睛”這樣讓人上頭的橋段。

雖然只是杜撰,但羅貫中既然如此描寫,可見夏侯惇之地位。

在歷史上,夏侯惇的功勞並不展現在戰績上,正如開頭所言,雖然夏侯惇早年隨著曹操南征北戰,出生入死,但戰績真的一般,沒有什麼亮眼的。

但他確是曹操最為信任之人,每每關鍵時刻,他總是為曹操把守著最重要的地方。

官渡之戰後,曹操掃平河北,夏侯惇鎮守於汝南,赤壁之戰後則鎮守淮南,張遼都是給他打下手。此時的他乃是魏軍僅次於曹操的大佬。

讀過三國的都知道這幾個地方的戰略意義。

大家都知道曹操多疑的性格特點,對自己的兒子他都不完全信任,但是曹操對夏侯惇放心,放心到可以不用人通報,直接出入曹操的臥室,放心到可以和曹操坐一輛車。這種信任,除了夏侯惇,沒有第二個人。

讀到這裡大家懂了嗎?一個人對你即忠心又有能力,還是跟著你一起打天下的老人,如果你是曹操,你會怎麼選擇?當然是用腳投票,選夏侯惇啦。所以說看事情真的不能只看表面現象!夏侯惇雖然戰績一般,但是在曹魏武將中排名首位毫無疑問。

曹操死後,曹丕夏侯惇任命為大將軍,成為了魏國最高軍事領導人。


白話歷史君


夏侯惇沒有什麼戰功,為何在魏國地位很高,我覺得主要有五點原因。


第一,夏侯惇跟魏武帝是同鄉好夥伴,古代不管做官,經商等其他社會活動開始創業階段,都是先用熟人的。

第二,夏侯惇人格魅力高,忠心耿耿,廉潔奉公,有儒將的氣質。讓手下信服,眾將推他為首。


打個比方,我國開國十大元帥。彭帥,林彪能打吧,戰功可是十大元帥裡第一位的。為啥他倆對朱老總心服口服,朱老總無論資歷閱歷,人品都比他倆強。一句話,以德服眾。

第三,別看他軍功不咋地,但是搞後勤基建打造後方大本營能力一流。

曹魏集團戰功最高的是曹操自己,曹操每次親征,留守大本營最多的將領就是夏侯惇。

第四,魏武帝是雄猜之主,才能盡顯之人不可能地位高


荀彧如此的心腹,自盡而亡。

楊修其實大才,只是賣弄學問,猜透了魏武帝心思,被斬首示眾。


還是賈詡聰明,一眼就看到了魏武帝的骨子裡,賈詡到了魏武帝陣營處處裝孫子,反而後來位居三公。

像夏侯惇這樣的有威望但無卓越軍功的人,做軍將之首,才讓曹操安心。


第五,大家都覺得夏侯惇不咋地,是因為這個時代錯覺。


三國時期群星熠熠呀,文臣荀彧,諸葛亮,張昭,法正,許靖,蔣濟,劉曄等等。武將顏良,文丑,呂布,關羽,張飛,周瑜,魯肅,呂蒙五子良將,曹家那些夏侯曹姓在魏武帝的人才等等這都是隨便拎出一位在東晉十六國,兩宋都能獨當一面做軍閥大佬的人物。

所以夏侯惇軍功不顯也是正常。


歷史中簡堂羚羊飛渡


開疆展土夏侯惇,槍戟叢中敵萬軍。

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氣喚雙親。

在名將雲集的三國時期,夏侯惇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其最著名的事蹟當屬《三國演義》所杜撰的“拔矢啖睛”。在正史的記載中,夏侯惇也有被呂布挾持為人質的不佳記錄。但為何他又能成為曹操所倚重的人,在曹魏陣營中的地位特別高呢?

人居高位,則必有奇才。我們看看真實的夏侯嬰是什麼樣子的。

1,身世:曹操,其父曹嵩,本姓夏侯,西漢汝陰侯夏侯嬰後裔,夏侯惇之叔父,自幼過繼於曹騰。曹騰,西漢相國曹參之後。夏侯嬰、曹參都是徐州沛縣人,西漢的開國功臣。夏侯惇是曹操的從弟,有家族的血緣維繫,則兩人關係非比尋常主僕之類。夏侯惇可與曹操同車出行,並有自由出入曹操臥室的特權,這樣的待遇在曹魏諸將中無人能及。

2,軍旅資歷:夏侯惇是曹魏軍隊的締造者之一,曹魏開國元勳。早在曹操討伐黃巾軍時,夏侯惇就隨曹操征討,擔任裨將。後來曹操在陳留起兵征討董卓,夏侯惇與曹洪等人領兵投於曹操帳下,是曹操陣營主力。雖然後期敗績較多,也是遇到了呂布等高手使然。

3,後勤管理:曹操在前線統兵作戰時,夏侯惇則長期負責守護後方的重任。如曹操征討陶謙、袁紹、孫權時,都是夏侯惇經營後方。經濟建設工作成績斐然,戰時能提供充足軍養,非戰時儲備物資,未雨綢繆。

4、研經好儒:經學是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開始的選官辦法,演變過程很複雜先不贅述。夏侯惇從小的志向就是走儒學道路,十四歲就拜入經師門下就學。縱是在軍旅倥傯時期,亦請師擷暇為學。說夏侯惇是武夫有失偏頗,其人倒頗具儒生氣質,帶有偶像包袱。

5、屈身魏職:曹操在陳留起兵時,夏侯惇時已在漢廷任職,是曹操部下中唯一領受東漢官職前將軍的人。後來曹操分授麾下各將領魏官號,唯夏侯惇仍為漢朝官職,便上書曹操封他魏官,表其忠心。

6、人品清廉:夏侯惇樂善好施,雖然常年身居高位,但為人簡樸、毫無貪慾。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這點是一個肱骨之臣所必備的優良品質。

曹魏建立政權,夏侯惇居功至偉。當然,其功不純粹是在戰場上,更多的是在後方的經營方面,還有“餘財輒以分施”為政治引導工作做出的巨大貢獻。

曹操猜疑心重,但也唯才是舉。若夏侯惇真是一介平庸之輩,則斷然不會在曹魏陣營有如此之高地位!

戰功,並非決定其地位的唯一標準。和平時期的行政管理能力,權重而不驕奢的優良品質,都是對一個高層管理人員選拔的考量因素。

是故,夏侯惇身後受到曹叡在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其享此禮遇而實至名歸。


淼淼兮與吾懷


夏侯惇的一生雖然多在軍旅裡,但是從未忘記過學習。他少年時便以勇氣聞名於鄉里,可惜的是他並沒有立下什麼戰功,像與呂布軍交戰時,曾一度被擒為人質,後又被流矢射瞎了左眼等等。古代軍人大部分都是以軍功論賞的,而夏侯惇並沒有什麼戰功,為何能在魏國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夏侯惇的身份

夏侯惇出身名門,是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血統純正,而且夏侯惇家族還是曹操的嫡系,他們家族一直深受曹操的重視,而夏侯惇又是整個夏侯家族的核心,基本可以說是夏侯家族的族長,就這出身,你說夏侯惇在魏國的地位能低嗎?

夏侯惇跟隨曹操之久

在曹操散家產,把各路英雄都聚集在一起去攻打黃巾軍時,夏侯惇就跟隨著他了,那時候的曹操還沒有什麼勢利。之後夏侯惇又跟著曹操到處去征討,那時候的夏侯惇是非常勇猛的,也幫了曹操很多,所以曹操封了一個將領的位置給他。而在公元190年時,他們成功組建好了一支殺董卓的聯合軍隊,曹操擔任了這支軍隊的大將軍職位,之後曹操就任命夏侯惇為司令。

曹操也是在這場戰爭結束後開始有了自己的勢力的,這個勢力還是越來越多,而夏侯惇可以說是曹操的開國功臣了,而他本身任命的位置也就僅此於曹操了,所以他在魏國的位置是很高的。

夏侯惇的勇氣

夏侯惇在與呂布軍交戰時,被其部下的人射到左眼,當時的夏侯惇疼的大吼一聲,接著就忍者劇痛用手把箭從左眼裡拔了出來,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迅速又將自己左眼的眼珠給吞了,然後就騎馬直奔射他左眼的人,最後掄起長槍一刺,此人就一命嗚呼哀哉已。就這場景你看到能不服?

夏侯惇的後勤能力強

夏侯惇雖然在打仗方面沒有什麼天賦,但是他在管理後勤方面是一把好手。像有一年大旱,大旱之後蝗蟲四起,莊稼顆粒無收,這時夏侯惇就帶領大家截斷大壽河水,建了一個大型水庫,還自己到工地上挖土背泥。水庫建好後,又督促百姓們栽種慄米,不但讓百姓們有飯吃了,也保證了軍隊們的糧食。

夏侯惇的後勤工作做的好,當然不只是興修水利,幫助百姓度過大旱和蝗蟲的自然災害,還有曹操後來幾次戰爭時,都是夏侯惇提供足夠的錢糧支持的,例如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時,夏侯惇硬是從牙縫中調出足夠的糧食給曹操,讓曹操成功的度過了因沒有糧食而要全軍敗退的危機。

曹操十分信任夏侯惇

曹操是一個疑心病很重的人,但是對夏侯惇卻是個例外,不僅允許他不必遵守一般的規章制度,而且在平時出行,都要安排夏侯惇與他乘一輛車出行,不僅如此,還允許夏侯惇可以自由出入他自己的寢殿,這足以證明曹操對夏侯惇的信任,而夏侯惇也的確是曹操堅定的支持者,例如夏侯惇的弟弟就曾經替曹操背鍋下大獄,還有洛陽救駕,許都平亂等等。

再加上後來曹操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夏侯惇的次子夏侯茂,這樣曹操與夏侯惇就成為了兒女親家,真的是親上加親,你說這樣的夏侯惇在魏國地位能不高嗎?


貓眼觀史


夏侯惇是名將夏侯嬰之後,且又是曹操本家人,同族,曹操自然高看其一眼;第二,夏侯惇是跟隨曹操最先起兵的人,曹操剛剛舉兵討伐黃巾軍時,夏侯惇便是曹操的裨將,屬於開國元勳型的;第三,曹操剛起兵時,兵少將寡,是夏侯惇首先替他募兵,其地位相當於南昌起義或秋收起義,幫曹操拉起了第一支人馬。在曹操眼裡,曹氏宗族有兩個人才是最信任的,一是夏侯惇,一是曹仁。“夏侯惇天下之奇才,曹子孝世間之福將”。

夏侯惇因為在戰鬥中傷了一隻眼睛,所以後來很少上前線直接作戰,有那麼多晚生後輩,老一輩革命家就不用直接上前線玩命去了,何況還是個殘疾人。夏侯惇的主要任務是在大後方,但後方並不是不重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後勤司令,前方仗無法打好。史載“太祖平河北,為大將軍後拒”,曹操在前方打仗,因為有夏侯惇在,就有了穩固的大後方。

而且,夏侯惇發展經濟有兩把刷子,“時大旱,蝗蟲起,惇乃斷太壽水作陂,身自負土,率將士勸種稻,民賴其利。”,直接上地裡幹活的將軍,故事相當於朱德的扁擔。夏侯惇自己不上第一線了,但給曹操推薦了許多人才,出了不少主意,比如典韋就是他發現的人才並推薦給曹操的。

夏侯惇也並不是不出戰,在典韋、許禇未出世時,夏侯惇是前鋒陷陣的第一猛將。雖有勝有敗,但其戰功還是赫赫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這樣描寫夏侯惇:開疆展土夏侯惇,槍戟叢中敵萬軍。 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氣喚雙親。忠心力把黎民救,雪恨平將逆賊吞。孤月獨明勘比倫,至今功跡照乾坤。此詩明白回答了夏侯惇為什麼在魏國地位這麼高。


歷史春秋網


受三國演義和各種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對夏侯惇的印象,恐怕就是個生吃自己眼睛的莽夫而已,不僅被呂布的手下給綁架過,還差點被關羽給砍死。甚至而言,在部分人心目中,夏侯惇似乎就是個龍套角色,要不是他和曹操的親戚關係,恐怕也就是個普通將領而已。

所以,大家一說起夏侯惇,就想到了兩個詞語: “肉票將軍”或“獨目將軍”。至於夏侯惇在曹操集團所擁有的崇高地位,更是遭到各種質疑和蔑視。但其實呢,夏侯惇和周瑜有些類似,都是一個被演義給毀掉的英雄人物。

夏侯惇,是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他的家族也是頂級的豪門大族。在曹操剛開始起兵時,因為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素有淵源,所以夏侯惇就代表夏侯家族和曹操所代表的曹氏家族達成聯盟,從這層意義上說,夏侯惇其實就不是曹操的下屬,而是他的合夥股東。

舉個最簡單例子,這就相當於曹操剛開始創業的資本,實際上是曹氏家族和夏侯氏家族共同提供,當時曹操是曹氏家族的領銜人物,而夏侯惇是夏侯家族的領銜人物,兩人從地位上來說是平等的,甚至曹操都還得喊他一聲老大哥。

只不過,由於曹操的能力和魄力讓大家都很佩服,而夏侯惇也甘願當二號人物,所以他們創立的這家公司,才以曹操為主。但是,不管夏侯惇如何低調,他始終是這家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而僅從這一點,大家就應該能明白夏侯惇為什麼能夠在曹氏集團中佔據非常高的地位。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如此,夏侯惇的地位肯定達不到後來的高度。因為在夏侯家族中,不是隻有夏侯惇一人,還有夏侯淵、夏侯廉等人,而曹氏家族中,也還有曹仁、曹洪等人,他們都會對夏侯惇的地位形成挑戰。如果夏侯惇不能讓他們折服,即便夏侯惇是第二大股東,恐怕也只能排在這些人之後。

但是,不管是曹仁、還是曹洪,又或是夏侯淵,即便他們都是戰功赫赫,還都是世人公認的名將,但他們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在夏侯惇的前面。從這層意義上說,夏侯惇的戰功和能力,那絕對也是出類拔萃。因為,在亂世之中,單靠資歷顯然無法讓這些猛人們心悅誠服。

事實上,說起夏侯惇,就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朱大帥,從我們所知道的歷史看,朱大帥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了不起戰功,也沒有打過什麼特別出眾的戰役。反觀林大帥、彭大帥等人,那都是戰功赫赫,可以說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經典戰役,基本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但問題是,他們卻始終排在朱大帥之下,而他們對此也並不覺得不服氣,這是為什麼呢?顯然不可能是資歷的緣故。因為,如果只是資歷的話,以林大帥的資歷,顯然要比其他幾位元帥低太多,但他為什麼能夠排在他們的前面?

再者,彭大帥和林大帥那都是心高氣傲,一個人如果沒有過硬的本事,就想坐在他倆的前面,那絕對是在找抽?



同樣,咱們不說曹操的五子良將,就是曹仁、曹洪、還有夏侯淵,那也都是如狼似虎一般的人物,如果夏侯惇沒有過硬的本事,就敢大大咧咧坐在他們的前面,就算他們看在親情的面子上不與夏侯惇計較,但夏侯惇要是真敢去順著杆子去管他們,那恐怕也會有好臉色看。

但是,根據史書上所記載的看,夏侯惇不僅督二十六軍,還有權節制曹仁、曹洪、張遼等人,而這些人對夏侯惇也都是發自肺腑的尊重。

甚至曹操都親自與夏侯惇同車而行,夏侯惇也是唯一一個不經通傳就能自由進入曹操的臥室的人。後來,夏侯惇受拜前將軍,坐鎮淮南,其在曹魏軍界的地位,完全和關羽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一模一樣。

從這層意義上說,夏侯惇絕對就是憑藉赫赫戰功才擁有的這般地位。因為,翻看中國的歷史,能獲得這種殊榮的人,都是有著巨大軍功,和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想靠資歷混日子,頂破天都不可能有這種成就。

只不過,因為夏侯惇的特殊身份,導致他的絕對大部分戰功,和曹操的戰功其實融合在一起。換句話說,曹操的各種出色戰功的背後,實際上都有夏侯惇的影子在裡面。這就好比,兩個人合夥創業,最後把公司弄上市,你說這是誰的奮鬥史?曹操可以說這是他的奮鬥史,但同樣這也是夏侯惇的奮鬥史啊!

當然,因為後來曹操的後人當上皇帝,還建立大魏國,所以魏國的史官們在撰寫史書時,自然要重點突出魏武帝的風采,於是曹操指揮的大小戰役,那是一個比一個精彩,而夏侯惇的戰功就變得有些莫名其妙,所以才導致我們看史書時,會對夏侯惇的地位各種質疑。


我是趙帥鍋


夏侯惇的軍事才能確實不怎麼樣,但是你不能說夏侯惇沒有戰功呀,就算夏侯惇沒有軍事上的大功,也沒有大過呀。事實上,夏侯惇是有大功的,無論是軍事,還是在內政上,再加上夏侯惇是宗室關係,因此,夏侯惇在曹魏政權中的地位,可以說僅次於曹操。



先說說夏侯惇的軍事功績,曹操在陳留起兵,夏侯惇別屯白馬,曹操征討徐州,夏侯惇為東郡太守,曹操遇到大饑荒時,夏侯惇又領“失而復得”的陳留太守和濟陰太守。夏侯惇所在的位置要麼就是和曹操形成“掎角之勢”的要地,要麼就是後方重地,中原又處於四戰之地,所以就算是在後方,不但是內政,也有軍事防守問題。因此,也可見曹操對夏侯惇的親任,冠於諸宗室和其他大將之上。夏侯惇也不敢辜負曹操的厚愛呀,所以大部分時候,夏侯惇的防區沒有出現大問題,除了丟失濮陽這一次,但是這是有原因,不能怪夏侯惇。

當時,曹操帶領大軍去打徐州的陶謙,結果陳留和兗州的陳宮,張邈等背叛曹操,迎接呂布。因此,荀彧鎮守的鄄城危在旦夕,於是急忙讓東郡太守夏侯惇支援。夏侯惇聞訊立馬帶上輕兵,火急火燎趕赴鄄城,半路還打跑了呂布。但是,由於夏侯惇離開東郡,呂布由此才順勢進入濮陽,奪取了夏侯惇的輜重。是什麼讓夏侯惇不惜放棄防地,回援鄄城,並爆發這麼大戰力,打跑了呂布呢?《三國志.夏侯惇傳》說得清清楚楚,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呀,夏侯惇作為宗室大將,能不拼命解救嗎?後來夏侯惇奉命解救劉備,劉備和他非親非故,夏侯惇自然不怎麼賣力,被高順擊敗,劉備的家眷也再度落入呂布之手。



夏侯惇進入鄄城後,其夜誅謀叛者數十人,眾乃定《三國志.荀彧傳》。所以,雖然濮陽失陷了,但是鄄城轉危為安,夏侯惇還是有功的。因為兗州是曹操的根據地,這次反叛是曹操起兵以來最大一次危機,保住曹操根據地中心鄄城,就保住了曹操東山再起的希望。當然,夏侯惇最大的功績,還不是這次,因為曹操隨後又陷入了一場更大的危機。在曹操打跑了呂布,收復了根據地後,天災橫行,河南,山東一帶頓時陷入了大饑荒。於是,夏侯惇在陳留太守的任上,以身作則,帶領士兵們開荒屯田,對屯田制的施行起了不小的作用。曹操迎接漢獻帝后,乾脆讓夏侯惇擔任河南尹,負責民治和防衛。



當然,宗室裡,論軍事能力,夏侯惇不如夏侯淵,曹仁,曹休,甚至曹洪等,但是夏侯惇幾次進攻反遭遇敗仗,卻沒有軍事上的“大過”。而曹仁因為濡須口大敗,影響其他二路大軍,回去後氣死,曹休因“石亭大敗”,全軍覆沒,也憂憤而死,夏侯淵幾乎百戰百勝,卻死於定軍山下,幸好張郃在,曹魏沒有遭遇大潰,曹洪本身存在感不強。而且,夏侯惇還有一項特質,是其他宗室沒有的,就是夏侯惇並非單純武將,平時還治學,所以夏侯惇更顯得顧大局識大體,受曹操的親任越重,自然在曹魏中,擁有如此高的地位。


大飛熊騎士


在亂如桑麻的三國時代,每個集團都有那麼幾個堅定的擁躉者。

比如對曹操而言,夏侯惇是一個不能缺少的重要人物。

作為西漢開國功臣汝陰侯夏侯嬰的後代,夏侯惇一走進歷史,就是一個充滿豪情的人物。十四歲的時候,他的恩師被人羞辱,夏侯惇心生怨恨,立馬拔刀,結束了那個傢伙的生命。從此,他贏得了烈猛重道的好名聲。

曹操討伐黃巾軍,夏侯惇出任裨將。

討伐董卓,夏侯惇出任司馬。

討伐徐州,夏侯惇留守濮陽。

迎立漢獻帝,夏侯惇出任河南尹。

呂布攻劉備,夏侯惇負責救援。

劉表功葉縣,夏侯惇負責抵擋。

鄴城被破後,夏侯惇受任伏波將軍。

……

曹操一直對夏侯惇高看一眼。

然而,在夏侯惇的人生中,幾乎沒有驚天動地的戰功。但是曹操、曹丕父子卻給了他很高的禮遇。

這到底是因為什麼?我們今天說說這件事情。

夏侯惇和曹操是同鄉,都出生於沛國譙(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夏侯家和曹家是世交,關係深厚。生性多疑謹慎的曹操在任用曹姓以外的將領時,對夏侯氏的人物相對比較放心。

為了儘快打出一片天下,曹操只有拼盡全力。然而,軍需成為最大的困擾。面對窘境,曹操用所有家財招募士兵,供養軍隊。生性仗義的夏侯惇毫不猶豫地跟著曹操。

歷史人物能夠立起來,往往都因為他們的身上山射出了耀眼的光芒。

公元194年,曹操出兵徐州時,留下夏侯惇鎮守大本營濮陽。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情。曹操率領人馬前腳一走,他的謀臣陳宮和部下張邈就勾結呂布,在曹操的領地發動了叛亂。

那時候,曹操的家屬都在鄄城,萬一被劫持了,必然會有更大的麻煩。

夏侯惇急了,便急忙率軍前去營救。然而,半路上遇見了呂布的部隊。兩軍正面交戰後,夏侯惇氣勢正盛,呂布敗退。而就在呂布敗逃的時候趁機襲擊了曹操的大本營所在濮陽,搶走了大量軍需物資。

夏侯惇一臉迷茫,急於扭轉不利局面。

就這時候,不甘心失敗的呂布派出將領詐降,夏侯惇上當被擒。

呂布開出了很高的價碼——索要大量財物。曹操在外,夏侯惇被劫持,曹軍一片恐慌。

這時候,夏侯惇的部下韓浩出來救場。韓浩派遣士兵直接攻擊劫持夏侯惇的小嘍囉。

其實,劫持夏侯惇的小卒子純粹為了財物。他看到曹軍來攻,倉皇投降。夏侯惇重整旗鼓,準備新的戰鬥。

在濮陽保衛戰中,夏侯惇不幸被流矢射中了眼睛。在劇痛難忍中,夏侯惇把箭從眼睛中拔了出來。然而,箭頭卻帶出了眼珠。“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夏侯惇大呼一聲,張口吞下了眼珠子。說時遲、那時快,夏侯惇策馬追殺,射他的呂布士兵應聲倒下。

這就是著名的“拔矢啖睛”故事。

跟對了老闆,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夏侯惇的俠義氣魄在曹操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準備要重用這個不嫌棄他的裨將。

官渡之戰以勝利告終後,曹操便封夏侯惇為伏波將軍,此外,還“使得以便宜從事,不拘科制。”賦予夏侯惇這一權力,即遇事可以自行決斷,不必拘泥於規定,幾乎等於給夏侯惇了一把三國時期的“尚方寶劍”。由此也可以看出夏侯惇在曹操麾下地位之崇高。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烏丸,徹底平定河北地區,天下稍安,曹操便封賞功臣,“錄惇前後功,增封邑千八百戶,並前二千五百戶。”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進封魏王,征討孫權,返程後,“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

夏侯惇去世了,他沒有任何家業和個人財產。在“拔矢啖睛”之後,夏侯惇參與的戰事相對較少,他主要負責曹操的後勤保障工作。但是,曹操給了他很高的待遇。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前往摩陂。他安排夏侯惇和自己乘坐同一輛車。並讓夏侯惇隨時可以出入自己的臥室,不需要通報批准。不到一年後,曹操去世,曹丕便封夏侯惇為大將軍。不久,夏侯惇去世,發喪時,曹丕身穿素服,哀痛不已。

曹魏集團沒有忘記仁勇的夏侯惇,公元233年,曹叡在曹操廟庭之中還專門祭祀了夏侯惇。

夏侯惇的經歷告訴我們,人能夠擁有的最大財富,其實是一個人的品質。


文蹤旅跡


夏侯惇是曹操最為器重的將領。很多時候有本事的人不見得得到重視,忠誠踏實的人反而長久。

夏侯惇算是曹操陣營下的一員老將了,一位老資格的將領。


曹操對夏侯惇的評價是這樣的:魏絳以和戎之功,猶受金石之樂,況將軍乎!可見曹操對他的重視程度。

那麼夏侯惇何時就開始跟曹操混了呢?打曹操討伐黃巾軍那時就在曹操陣營了,而且他負責給曹操招兵買馬,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雖然有朋友說夏侯惇老打敗仗,但是他卻能身自負土,率將士勸種稻,民賴其利。也就說人家夏將軍治理經濟和農業的業務是可圈可點的。

夏侯惇還有一個片段很經典,就是生吞眼睛這一段。當然了這個片段出自《三國演義》,肯定有很多文學的成分在。原話是這樣的: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氣喚雙親。仔細品這段話,夏侯惇確實是一位狠人。

總之呢夏侯惇雖然經常被人詬病其老打敗仗,但是他的資歷老,智商高,作戰勇猛,忠誠,而且和曹操也算是有一些同族人的關係。所以綜上來看,他被重視是應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