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我親手關掉了自己的公司——疫情下的眾生相

2020年初,我親手關掉了自己的公司——疫情下的眾生相

字數:4099 | 預估閱讀:6分鐘


2020年,你還好嗎?


關於疫情的文章從來沒斷過,我們也不知道這次難關何時才能過去。消費市場萎靡、經濟下行發展、資本寒冬延續……


危難之下,更容易看清人心


對創業者而言,如何維持公司發展和員工利益之間的關係?

對於求職者而言,是否需要發展一份副業來預防突然的失業?

對於公職人員而言,如何能在公與私之間做出最正確的抉擇?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如何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不給國家添亂?


我們收集了5個人的信息,和他們的故事。


前情提要:

· 最後我還是選擇關掉公司,說好的開年聚會永遠無法實現了

· 我是公司最大的“背鍋俠”,裁員、降薪真不是我的主意

· 畢業半年就失業,年後招聘市場會善待我這個職場新人嗎?

· 疫情期間送餐0差評,有客戶給我送來一包一次性手套

· 他指著我的鼻子說“你們保安算什麼東西,我就是不戴口罩”


01

沐飛 29歲 互聯網公司老闆

1年換了2個辦公室,我親手關掉公司


2019年2月,由於與合夥人意見不合,我帶著100萬積蓄,單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進軍時下火熱的線上教育行業。


由於資金有限,租不起單獨的辦公室,就在杭州海創園蹭了朋友臨時空置的倉庫,不大,60多平,但是便宜,起碼有個落腳的地方。


創業初期,缺人缺資源,又是完全陌生的領域。但是那時候完全不慌,只有滿腔的熱情。


快速招募了一隻8人的運營團隊,搭建產品和渠道,對外也靠朋友的關係找到了合作的講師團隊,然後就開始幹。


剛開始的幾個月,幾乎每天加班到半夜,磨產品磨服務,累了就睡在會議桌上,有個做程序開發的小夥伴因為沒日沒夜地寫代碼,甚至連女朋友的生日都忘了,倆人為這事差點鬧分手。


2020年初,我親手關掉了自己的公司——疫情下的眾生相


第三個月,產品1.0版本上線;第四個月,第一批註冊用戶誕生(1000個);

第五個月,第一批線上訓練營學員順利畢業;

第八個月,第一次線下學員見面會圓滿召開;

第九個月,搬進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辦公室,雖然只有100多平,但意義非凡,我們可以大方地邀請客戶來公司參觀,再也不必因為辦公環境簡陋而羞於邀請。


一切都在朝著理想的狀態發展,結果疫情的出現完全打亂了計劃,雖說延遲復工期間線上教育迎來了爆發的增長期,但我們的客群是線下的實體商家。


受疫情影響,客戶的生意不景氣,只有極少部分人願意付費學習,這些老闆的思維很簡單:“我學習了也沒辦法開門做生意,還不如留著錢保本”。


學員難招募,公司的現金流很快就斷了,雖然產品上線後公司可以做到收支平衡,但是前幾個月一直是隻出不進的狀態,要算上總的成本,整體還是小虧的狀態。記得公司開辦後第四個月的工資,我找家人借了10萬才正常發放。


眼看2月份的工資無處著落,3月份情況更是不容樂觀,我整夜整夜失眠,彷徨、失措、絕望、著急……各種情緒折磨著我。


沒辦法,我只好在釘釘組織了一次線上會議,告訴大家要解散團隊這個決定。


視頻裡大家都沒說話,只有運營小李開口道:“老闆,這個項目傾注了大家的心血,如果後面您還想接著做,發個信息,我們都願意回來”。


關掉視頻,我哭成了淚人,年前和大家約定,初八開工後要好好聚一聚,但是現在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到團隊裡這些可愛的人,可能很難了吧……


02

菲林 27歲 企業HR

最怕員工問我“工資什麼時候發”

最怕候選人說“對不起我不來了”


都說HR掌握著員工的生殺大權,實際上,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是個“背鍋俠”。


大年初五,還沒到復工的時候,老闆就在微信上給我發了消息:

“受疫情影響,2020年,公司要壓縮人事成本,年後的招聘工作要調整,你先梳理一下每個員工的工作,對於工作量不飽和的,要加快優化。”


我明白老闆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畢竟這兩個月公司業績受影響不小,不裁員已是萬幸。


按老闆的意思,我設計了2月份崗位薪資調整政策,以及公司內部人事結構優化的決定,敲定後,我就在公司群發了群公告。


2020年初,我親手關掉了自己的公司——疫情下的眾生相


結果剛發完,就有員工私聊我,帶著些“氣憤”的語氣問我:


“延遲復工是政府的決定,為什麼2月份要全員減薪?”

“我現在一個人要做兩個人的工作,但是工資也沒漲啊,這不公平吧?”

“工資什麼時候發?距離發薪日已經過去一週了啊,怎麼回事?”


我真是啞巴吃黃蓮,只好和大家解釋:“我也不知道啊,這不是我能做主的,是公司的決定”。


最難的還是招人,以往年後是求職的旺季,每天的簡歷多到處理不過來,但是復工後,求職的人還是非常少。


每天我就像一個“思春”的少女,盼著多幾份優秀的簡歷。


好不容易有了合適的候選人,打電話過去面試,對方要麼還在老家被隔離,要麼無人接聽。


讓我難過的是,即使到最後敲定了入職名單,雙方也約定好了到崗日期,沒幾天,對方就發來一條信息,說自己接到 了更合適的offer,不來了。


那一刻,我感覺天都要塌了。因為受疫情影響,新人入職的週期會比之前要長,結果就給了別人“截胡”的機會。


一邊是部門領導催著我招新,一邊是求職者不定時地“放鴿子”,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慘了,如果有下輩子,我再也不會選擇做HR。


調查數據:

受疫情影響,2020年初,30.4%的企業表示將會減員縮編,還有29.68%無法為員工按時發放薪資。復工首周的招聘職位數量同比下降71.66%,縮減嚴重。本該“一年之季在於春”的春招季,被疫情按下暫停鍵。


03

芋圓 24歲 職場新人

在家辦公第二天,公司倒閉了


2019年6月,我大學畢業就找到了工作,因為大四下半年就在這家公司實習,因為表現不錯,畢業後就直接轉正了。


同學們都很羨慕我,別人還在到處投簡歷面試的時候,我已經在自己的工位上為夢想播種了。


公司內部氛圍很好,同事都是年輕人,哥哥姐姐們對我也非常友好,沒有傳說中的辦公室潛規則,也沒有互相撕逼,團隊不大,但是非常團結。


上班累了,互相說幾個段子輕鬆一下,每週下午茶時間大家輪流請喝奶茶,上班期間,我足足胖了10斤。


2020年初,我親手關掉了自己的公司——疫情下的眾生相

接到公司在家辦公通知的時候,我還暗暗開心,因為不捨得離開家人,而且對在家辦公這種模式感到非常新奇,尤其是第一天公司開視頻早會的時候,大家都穿著睡衣,還商量著回公司要辦一次“睡衣party”。


會議中,老闆也和大家說明了疫情對公司的影響,希望我們可以齊心協力,共同度過這次難關。


結果,才第二天老闆就在群裡通知團隊解散,工資會在下個發薪日給大家結清。


實在太突然了,根本反應不過來,之前做過最壞的打算,以為最多隻是降薪,或者延遲發工資,沒想到直接失業了。


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疫情過後還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聽說今年工作會不太好找,很多公司都裁員了,求職的會比招聘多,畢竟我還是個職場新人,沒有豐富的經驗,競爭力太弱,怎麼可能比得過別人。


04

小龍 35歲 外賣小哥

送完餐,客戶遞給我一包手套

對我說“記得保護好自己”


我送外賣已經2年了,一直比較忙,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送100多單,做我們這行,就是要肯吃苦、腿腳勤快。


今年春節,按照公司的規定,我們外賣人員實行輪休制,我也終於有時間在家陪陪老婆孩子。結果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得不讓公司改變原來的工作計劃。


因為疫情很多村都封了,我們有很多騎手在村裡出不來,平臺人手緊缺,我就放棄了輪休,繼續出來送餐。


家人對我的決定非常反對,擔心我送餐不安全,都讓我不要出來工作。


2020年初,我親手關掉了自己的公司——疫情下的眾生相

但是我們這個行業本來我們的工作本來就是為他人提供方便的,如果每個人都不出來,顧客點的餐怎麼送出去?


每次出來送餐時,看到路上人煙稀少,我也擔憂、也害怕,但公司每天給我們發放口罩和手套,指導大家“無接觸”送餐,每天兩次為送餐箱消毒,全力保障我們和顧客的安全,所以我又有動力繼續做下去了。


但是疫情也給送外賣增加了難度,以前我們都是直接入戶送餐,但是現在這個情況,小區都封鎖了,外賣人員進不去,我只能等客戶到小區門口取餐,效率比平時低了不少。但是沒有一個客戶投訴我。


有次,一個小區的女客戶出來取餐的時候,特意送了一包一次性手套給我,她說“你們外賣人員送餐太辛苦了,又危險,記得要保護好自己”。


那一刻我感動了很久。有時候颳風下雨,還有客戶送我雨傘和雨衣,我的心頭就會湧上一股暖流。


在這個冬天,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善美,也讓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後我會更加用心地送好每一餐,不讓每一個愛我的客戶久等。


05

吳大叔 小區保安 46歲

今年最難的工作

就是讓業主地把口罩帶上


當保安這麼多年,我算是什麼樣的人都見識過了。


自從疫情出現後,小區就實行了半封閉式管理,要求業主進出要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大部分業主都挺配合,但是偶爾也有一兩個不配合的。


一天半夜,有個男業主搖搖晃晃地往小區大門走進來,我一看沒戴口罩,趕緊上前提醒,希望他快點戴上口罩,並請他配合量體溫,結果對方完全不配合,說自己沒病憑什麼戴口罩。


剛說話一股酒氣就冒出來,看樣子是喝醉了。


2020年初,我親手關掉了自己的公司——疫情下的眾生相

我和同事只好攔住他不讓他進小區,告訴他最好打個電話給家裡,讓家人送口罩來戴上,並接他回家。


結果對方頓時就發火了,指著我的鼻子一頓狂吼:

“你一個保安算什麼東西,我說不戴口罩就不戴,滾開,別攔著我。有本事就報警,讓警察把我拷走。“


最後實在沒辦法,我們只好報警處理了。


後來的結果是,這個男業主是隔壁小區的,偷偷摸摸出門喝酒,結果喝醉走錯了小區,演了這麼一出鬧劇。


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情疫情期間還發生過幾次,大部分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不肯聽勸,抱有僥倖心理,以為自己不會有事。


沒錯我們保安人員上去勸阻,都會被說我們拿著雞毛當令箭,“你們是保安又不是警察,管那麼多幹嘛?”


聽到這樣的回答我們總是很無奈,保安也是一種職業,但經常得不到尊重。


但是最讓我難受的,還是那些不肯配合防疫工作的業主,現在正是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戰疫情的時刻,疫情的拐點還沒出現,希望每個人都能保持警惕,不要掉以輕心。


保安保安,保一方平安,每個人都健健康康的,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