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2019年初,我寫過一篇“小預測”文章,裡面提到:2018年的寒冬只是個開始,未來要做好長期寒冬的心理準備。果不其然,到了2019年下半年,寒冬更甚,整個資本市場和創業公司都在瑟瑟發抖中,裁員的信息接踵而至,冰凍和碎裂的聲音此起彼伏。


今年再繼續寫寫這個話題,寫寫未來預測方法、整體形勢的預測和每個人的生活影響。最後再寫一些對我們教育孩子的啟示。


今年的判斷還是延續:寒冬剛剛開始,遠未到底,未來的形勢會越來越嚴峻。


2020,沒有最冷,只有更冷。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01

預測的藝術


無論是作為科幻作家、經濟學家還是教育工作者,對未來做預測都是基本職能,工作的判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預測的形勢。


那麼預測該怎麼做呢?


正常情況下,預測不是隨意拍腦袋的天馬行空,預測有著嚴謹的方法論和詳細的流程。預測大致有三種方式:趨勢、週期、模型。


第一種方法:“趨勢”:


“趨勢”就是按照過去的態勢推導未來。一句話解釋就是:“過去怎樣,未來也將怎樣。”例如“過去芯片速度每18個月翻倍,未來也將每18個月翻倍”;“按中國過去的增速計算,我們未來十年可超美國“。


第二種方法:“週期”:


“週期”就是按照固定的起伏預測未來。一句話解釋就是:“月有陰晴圓缺,事有起落盛衰”。例如“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五百年有聖人出”;“市場週期分三類:短庫存週期,中債務週期,長康託週期”。


下圖所示即“趨勢”(棕色)和“週期”(綠色)。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第三種方法:“模型”:


“模型”則是按照某一抽象模型理論,根據理論計算未來。例如“按照電子量子模型,通過磁場會發生能級分裂”;“比資本主義私有制更高級的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因此未來將是社會主義公有制”。


這三種方法就是各種未來學家常用的方法了。


即使是IMF或世行等等國際頂級經濟機構,預測經濟指標走勢的時候,也是以趨勢外推作為基礎,加上各種精細調整。當你看到大人物指點江山的時候,說互聯網的下一波浪潮,其實多半都是將現有觀察到的趨勢直接外推,並不深奧。


這三種方法各自有其內在的邏輯原理。趨勢外推的內在邏輯是現實世界的穩定性。週期預測的內在邏輯是現實世界的收斂性。模型預測的內在邏輯是模型本身的真理性。


當然,這三種方法也各有各的問題。


“趨勢外推”最大的問題是:預測不出拐點。


按照趨勢外推預測人口總量沒什麼問題,但預測很多經濟波動就不夠準確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趨勢外推成立,那麼股市5000點後會是6000點,6000點後會是7000點……現在早就10000點了,而不是3000點了。


“週期”最大的問題是:週期長度說不準。


誰都能說“到頂之後會回調,觸底之後會反彈”,但何時到頂、何時觸底,卻是每個人捏著鬍子掐指算,準確度跟神仙顯靈差不多。完美週期當然是固定時長,例如漲三年落三年,但是現實中幾乎很少有這樣準確的週期。


“模型”最大的問題是:模型本身經不起推敲。


舉例……還是上面那個例子吧。當你使用的模型是“人民公社制度優越”,那無論怎樣認真計算,都會算出大躍進和大鍊鋼鐵必然成功。


三種方法各有各的優缺點,因此需要結合使用。當結合使用的結論差不多,那麼結果也可能更值得采信。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02

未來的形勢


談了半天方法,到底對未來有什麼預測結論?


回到文章最開始的論斷:2019年只是寒冬的開始,2020年之後會愈加艱難。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最重要的依據,是對於經濟困難來源的總體判斷:經濟形勢不好,在於經濟轉型的艱難。這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困難。


第一,從趨勢看,經濟增速從高速滑落是世界趨勢。


第二,從週期看,中國金融週期很難啟動下一繁盛。


第三,從模型看,中國在“中等收入陷阱”中的停留時間可能很長。


先說趨勢,歷史上曾經有多個貧窮國家因為一系列改革,快速脫貧,增速達到10%以上。其中中國是持續時間最久,脫貧規模最大的國家,但是並沒有脫離這個“改革脫貧”的故事,因此在長期發展趨勢看,也大概率會類似於其他國家,高速增長一段時間後,增速逐步降低,維持中速增長,甚至低速增長。按世界各國趨勢看,貧窮的時候增速高,富裕之後經濟增速很可能降至3%以下。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圖2. 1960-2010年世界各國經濟增長


再說週期,經濟系統中最經典的週期就是金融週期:經濟系統信貸增加,企業都有錢了,開工加緊生產,賣出去產品掙到了錢,又去買更多其他廠家的產品,其他廠家也掙到錢了,慢慢擴散循環到整個經濟,進入繁榮期。但繁榮期太過火,企業全都產能過剩,賣不出去,開始虧本收縮,經濟又逐漸萎縮進入衰退期。這樣的循環就構成了基本的經濟週期。


那中國能不能也這樣鬆緊循環呢?這一輪寒冬過去,是不是就要進入下一輪春天了呢?很難。


中國最大的差別在於:金融系統沒有這麼好的傳導性。上面說的“繁榮-衰退”週期,前提條件是金融系統傳導良好:貨幣寬鬆,所有企業都有錢了,經濟就繁榮了;貨幣緊張,整個經濟都感覺壓縮,市場出清。


但是在中國,金融體系主體還是通過銀行信貸系統傳導,而銀行信貸系統嚴重偏向房地產企業和大型國企、央企,因此金融週期總是導向房價週期,大量經營不善的國企、央企又佔據殭屍貸款,使得整體貨幣金融的“大水”無法漫入經濟,也就失去了刺激經濟繁榮的基本通路。


在最近王小魯老師進行的一次全國188位中小銀行行長調研中提問,“您認為當地民企和國企競爭條件是否平等?”


188位行長的單選回答分佈如下:

很平等:3.8%

有差別:60.2%

不平等:36.0%


可以看出,96.2%的中小銀行行長反映出金融系統的不平等待遇。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傳導通路受到阻滯,無法進入更有活力、有創造力的數千萬企業,繁榮週期就難以啟動。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圖:全國188家中小銀行行長調研,數據選自王小魯《調查報告:銀行行長看經濟形勢》(《中國改革》2020年第1期)


最後再說模型。主要是“中等收入陷阱”模型。


中國現在已經進入人均GDP一萬多美元的中等收入階段,而人均GDP兩三萬美元以上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世界上絕大多數中等收入國家都停留在這個階段,發展增速放緩,難以成為高收入國家。這就是所謂“中等收入陷阱”。


為什麼會有這個陷阱存在呢?


從根本上說,“經濟發展”的基本模型,就是勞動力的素質升級和產業的結構升級。從文盲人口向初等教育人口轉變,從農業向工業人口轉變,完成了大多數國家脫貧致富過程。中等收入階段就對應勞動力的這一次轉型。


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轉變,則需要對應勞動力二次升級。如果勞動力素質不能大規模、快速向更專業的方向發展,如果產業不能大規模、快速向更高附加值的產業發展,那麼可能會停留在中等收入領域很久。


中國的勞動力有可能快速升級嗎?這就涉及到我們國家仍然過低的高中、大學人口比例。我們經常拿中國經濟現如今的發展階段和日本80年代、韓國90年代相比較,經常自信滿滿地認為我們一定能按照它們的步伐成為發達國家,甚至更快。但是嚴峻的現實是勞動力素質相差很多。


日本1980年25歲以上人口達到高中畢業教育水平的有54%,韓國1985年這個數字達到57%,而我們國家2010年25歲以上人口達到高中畢業教育水平的也只有22%,比2010年的日韓水平更是天壤之別(日本88%,韓國72%)。


當國民整體勞動素質水平只有初中畢業程度,是不可能大規模進入高附加值的專業創意領域,只能長期徘徊在國際產業分工的中低端。如果製造業分工只能參與中低端,可支付的第三產業收入也只能維持中低端。中等收入階段就很難跨越。


而大規模提升國民教育水平並非短期能做到,更何況國家也沒有在這方面下足夠功夫,等到意識到問題差距,經濟困難恐怕已是積重難返。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從趨勢、從週期、從模型,都看到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降速和難關。實際上,現在經濟已經看到快速降速、甚至減速跡象。


不知道過幾天公佈的中國2019年經濟增速是多少,但無論公佈的數字是多少,都不是太重要,因為只是一個公佈數字而已。


經濟學家經常關注的兩個數據是海關進出口數據和稅收數據,因為這兩個數據對應銀行真實現金收支,一般情況下較為真實。在一國稅制基本穩定的情況下,稅收應當大致正比於名義GDP。即使有稅制改革影響,也能看得出來,在過去二十多年裡,我國稅收增速和名義GDP增速基本保持一致。


而在2019年,公佈出稅收數據的九個月裡(3-11月),有五個月稅收增速為負,截止11月的累計稅收增速也為負數。雖然還沒看到全年數字,但是總體不會有很高增長,最多也就是零增長。稅收零增長,由此可反推知經濟增長。


再多也不能說了。只能說凜冬將至,且行且珍惜吧。每一年都會懷念去年的。


對於2020年展望,只想說,惟願國家和平,和平,和平。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03

個體的方向


談到預測,可能每個人都最關心與自己前途有關的結論:未來整體趨勢是什麼?哪一個領域最有商機?該如何抓住趨勢中的成功機會?個體在趨勢中如何努力?


我理解這種急迫,這種急迫心理導致我們幾乎每年都能聽到各種“新趨勢”,“新玩法”,“新賽道”“新風口”。因為大家太想要結論了,不得不每年造出一些新結論。


但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這些“新”都沒有。


所謂“新”,不過就是看今年熱錢又往哪兒流。這是經濟快速增長時期、熱錢過多造成的現象。


過去這些年,中國見證了各種資產價格被輪番爆炒的時代,從國企私有化到房產價格,從漲停敢死隊到“風來了,豬也能上樹”。這樣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經濟降速,企業生存維艱,市場上再也沒有冗餘浪擲的資金。


大寒流下,只有熱島,沒有風口。


在快速增長、熱錢冗餘的時代,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審時度勢的能力,能看準時機搭車上船,就比辛辛苦苦在地上跑高效很多。


而當凜冬將至,再也沒有送豬上樹的風,人又該何去何從?


可能寒冬裡,最有用的能力,莫過於生根能力了。寒風蕭瑟,不再有送人上天的福澤,只有把人吹倒的力量,這個時候,唯一有用的能力就是靠自己的根系緊緊扎進土壤,從土壤獲得持續滋養,產生逆重力生長的力量,靠自身的枝幹進入天空。當隨風飄蕩的浮萍逝去,有根之樹反而獲得獨特的優勢。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寒冬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沒有機會,機會還是大量的,只是開始迴歸正常經濟中的常態:只有有內在價值的個體企業可以突出重圍,不再有那種“只要跟上這波潮流誰都能飛上天”的熱潮,即便是投資,也很難有跟風起鬨就能吃肉的機會,多半是要精耕細作才跑贏市場。因此對企業和人的要求必然更為嚴苛,在完全競爭的均衡市場,不再有投機隨大流的機會,只有與眾不同的硬實力能脫穎而出。


不能變豬上樹,只能長成為樹。


那什麼是一個人的“生根”能力呢?


就是有別人看不見的根基,能給自己營養,讓自己不斷越長越高,還具有獨特的優勢。換句話說,就是有不借助形勢外力,也能不斷髮展的能力。


如何才能具有“生根”能力呢?其實還是回到最基本的原點,就是找到自己生命之路。一個人的“生根”能力,來源於自己的“紮根”勁頭,越願意往一個地點深挖,拼命紮根,越有可能慢慢獲得在這個坑裡的根系生長。


而紮根和生根的過程是很漫長的,一般人看不見的,也是長期沒有閃耀和反饋的過程。追求快速明星化效果的人很可能會迴避這個過程,而對某一個領域沒有深切熱衷的人也很難忍耐這個過程的漫長曲折,甚至很容易會覺得“還做嗎,算了吧”。


舉個例子,前幾年某個人選擇做圖片社交App創業,可能是因為賽道熱、投資人看好,那麼到了現在,沒有賽道熱錢再傾注,若還願意做這個,必須是自己浸淫於這個領域,例如寵物之友相互交流、多肉植物相互交流,只有踏踏實實從細節深耕,才有一點發展的可能。


同樣的,前幾年進入文旅領域可能完全為了政府熱錢,如今辛苦利微,耕耘需要特別投入,除非特別熱衷於深耕內容,否則不可能有出頭的機會。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這個時候,考驗的其實是一個人認清自己、走出自己生命之路的能力。

因為不再有快速成功的青雲捷徑,剩下的每個領域、每條路都是艱難在泥土裡深耕,那麼走什麼路就不完全是利益考量,更多的得是靈魂拷問:假如這條路就是我這一輩子要在泥土裡艱難跋涉的路,我願意嗎,我願意嗎,我願意嗎。


缺少對自我的認知和生命覺醒的體認,一個人是很難獲得這種生根的力量的。


當張小龍說“每一個孤僻的孩子都有幫助別人溝通的使命”的時候,他說的不完全等於當時的商機,而是意識到這是一條他可以用盡生命去深耕的路。這種路徑的選擇完全不源於風口,而源於自身對生命的擴展認知,以及在此基礎上疊加商業路徑。


如何找到自己“生根”的能力呢?


在不斷回顧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樂於且善於長久深耕的方向,找到自己認同的職能定位,找到自己哪怕失敗也願意投身的事業領域。


第二,加強範圍更廣的知識積累。另闢蹊徑的發展路徑往往來源於跨領域思考,尋找他人沒有想到過的搭配組合,知識面廣且具有複合能力的人具有先天優勢。


第三,在獨立嘗試中持續迭代。很多人習慣了模仿他人套路,但是在平穩均衡的市場,模仿他人就等於零利潤。只有從小項目開始,不斷嘗試獨立且創新的模式,才有可能贏取超額收益。敢於不隨大流就需要克服極大的心理障礙。


第四,堅持,堅持,堅持。根系越深,生長得越高。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04

持續的學習力


最後說一點孩子的教育。


當我們面對教育,我們不能拿自身的經驗直接套用。我們必須要面對十年、二十年後的中國。那個時候的中國經濟環境會和今天完全不同,和我們成長起來的快速變化時期更完全不同。


在經濟緩慢增長、老齡化、房價高昂的下一個時代,孩子們不會像我們那個時代那麼急功近利——急功近利也沒有用,平步青雲的窗口會越來越稀少,少到看不見。


他們那個時代,機會不再屬於隨大流跟形勢,而屬於更加個人的愛好者驅動。今天B站的一場愛好者晚會能把股價拉高几美元,這就已經吹響了年輕人個性化時代的來臨。十年、二十年後的時代更會如此,經濟會屬於愛好者。


我們的孩子們,會在更為穩態的經濟中尋求更個性化、個人化的發展。缺少大勢機會,他們更依賴他們自身走出屬於自己的機會。


這種情況下,什麼才是讓孩子適應未來的教育呢?


也同樣,是讓孩子找到紮根和自我生長的力量。


我們要賦予孩子持續自我發現的機會——讓他們加強自我認知,因為我們沒法強加他們對自我生命的體驗,最好鼓勵他們從小開始發現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擅長;


我們要讓孩子廣泛接觸知識——獲得積澱深厚的底蘊,因為我們不知道未來哪個領域會有更多機會,最好讓他們保留更寬廣的視野和可能性;


我們要鼓勵孩子從小鍛鍊獨立實踐的能力

——讓他們習慣於獨立探索知識,更不是盲從,讓他們敢於在方向不定的人流中走出自己創新的路。


我們要讓孩子找到自由的土壤,成為自我生長的樹。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我們努力設計並打造童行學院的線上線下課程,希望能夠提升孩子的學習內驅力、知識底蘊和思維能力——讓孩子獲得紮根與自我生長的能力。


——我們讓孩子發現學習興趣。


我們在線上App採取遊戲化教學,線下課堂採取項目制學習,讓學習更有樂趣。以遊戲驅動學習興趣,讓孩子愛學習;再把廣泛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找到獨特的人生方向。


——我們讓孩子增加知識底蘊。


我們跨學科融合知識,讓孩子學習科學、人文、藝術、社會知識,在不同方向的學習中增加知識底蘊,並從多種方向的綜合學習中找到個人興趣,未來可以從容選擇深度方向。


——我們讓孩子鍛鍊思維能力。


我們不強調灌輸背誦知識點和技巧,而採取啟發式教學,讓孩子發現知識,創造作品,在思考與創造的過程中鍛鍊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從而長久幫助到孩子的未來發展。


所有這些,都是期望賦予孩子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力量,讓他們無論遇到怎樣的形勢,都能不依賴於外部形勢,更有穩定持久的發展優勢。我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獲得學習持續力,在未來時代找到更穩定可持續的人生之路。


我們的APP產品《童行學院:時空之旅》近日已經上線App Store(安卓版即將上線),即日起慶賀春節,可以以998的價格購買全年100節的課程,老用戶優惠疊加898元。敬請關注。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APP隨手截屏,點擊可查看清晰版大圖↓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郝景芳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得主

清華大學天體物理碩士、經濟學博士

童行學院創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領袖


童行學院

系統性通識教育

2020,寒冬中如何找到堅持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