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文了解“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的文人馮同學

自唐朝李隆基“開元盛世”的極盛時代,大唐的藝術、詩詞、民樂也達到鼎盛。後期因八年“安史之亂”唐朝慢慢進入衰敗,到後來的五代十國,催生了很多詩詞愛好者。熟悉的有後唐主“李煜、李商隱”,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位除在政治上有所“建樹”,在詩詞文壇上也濃墨重彩的文人馮廷巳

馮廷巳是南唐詞人,在很多的唐詩、詞收錄集中,馮廷巳的詞一直佔一席之地。他的詞多寫閒情逸致、文人的氣息很濃。有評‘不失五代風格,開北宋一代之風氣’。我們欣賞下他的這首《謁金門·風乍起》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閒引鴛鴦香徑裡,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很多人被從天而降的鍋砸到回懟時喜歡引用的“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傳誦古今的小金句。據說這是李璟皇帝與馮廷巳相諧謔(詼諧逗趣),李璟說馮:“‘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何其經典。

一段文了解“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的文人馮同學


馮廷巳除去詞人身份,還有就是名聲略差的政治身份,雖然他的政治生涯名聲極其不好。陸游形容其“諂媚險詐”,《資治通鑑》有評:“馮廷巳雖然在政治上非常齷齪,但他卻是五代十國時期著名的詞人”。但不得不承認馮廷巳除在政治上的鬥智鬥勇,還有時間做詩詞,且產量很高達上百首收錄《陽春集》。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我們有些汗顏,在什麼都可以在互聯網學習的今天,我們除了年復一年的本職工作,好像失去了讓自己優秀或半優秀的動力。為什麼現在很多優秀的演員、明星粉絲眾多,大概除了粉顏值還有粉他們的優秀,全能或半能的優秀,粉自己做不到而別人做到的“幻想中的自己”。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努力一把,好好豐盈自己,禮貌、理智的粉自己優秀的學習對象。完了,話多跑題了。希望我們都優秀,都多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