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後,全國上萬名呼吸同道們放棄春節闔家歡樂的幸福,義無反顧地奔赴一線。醫院呼吸科同仁全員無休,既派員馳援武漢,又堅實守護瀋陽“大後方”,用專業、敬業在多領域做出卓越貢獻。

回望非典、甲流、禽流感,每個戰場,都有呼吸人的身影。醫院呼吸科作為省重點專科,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役中發揮了專業領域的重要作用,承擔了專業擔當,履行了責任和義務。不論是開展新冠肺炎的排查和診斷,還是派出精幹力量支援武漢,呼吸科的全部醫護無人退縮,全部挺身向前。

疫情來襲後,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夏書月教授作為瀋陽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全程參與了瀋陽區域及瀋陽市定點醫院(瀋陽市傳染病院、四院)NCP診斷和治療會診及救治工作。

在夏院長的統一指揮調度下,呼吸科全體醫護從春節前就進入“無休”狀態,衝上一線。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趙龍、何巍積極請纓去武漢。

何巍副主任作為瀋陽赴武漢醫療隊副隊長、醫院第三批醫療隊隊員於2月9日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2月14日,34名患者同時入住病房,下午4點到凌晨兩點,何巍身體很疲憊但是一直沒有睏意,“全力收治病人,我們責無旁貸。”他用紮實的呼吸重症救治經驗,夜以繼日的奔忙在隔離病房。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語言質樸地說,“雷神山A11病區,是我的陣地。這裡,有我的34位病人。”

因在一線工作突出,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給予何巍副主任記功獎勵。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趙龍副主任則承擔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所有管理及臨床工作,衝在前面為科室年輕醫護做榜樣。三個病區的管理工作,他早出晚歸,親歷親為,事無鉅細。疫情當前,呼吸科門診依舊正常工作。蘇欣和張倩是兩名年輕的主治醫生,從12月份開始出呼吸門診,每日接診數十名患者,自行外出居住離開親人和孩子,但是從未抱怨。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在春節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呼吸科三個病區患者居高不下,呼吸科的醫護們承擔了全院門急診收入病房患者的篩查工作,會診工作量大幅增加。

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科學的對待每一個需要入院治療的患者,給非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治病的機會,讓疑似的病人到發熱門診或者定點醫院救治,他們把好了整個醫院入院病人安全的這一關,每天需要7名醫生負責此項工作,同時兼顧科室三個病區的值班任務,醫學院的教學任務。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呼吸科全體護士在三位護士長的帶領下,危難時刻體現了呼吸科人高度的凝聚力。護士李佳瑋和牛玉龍代表醫院,分別於1月26日、2月2日奔赴武漢一線,利用自己專業的呼吸重症護理經驗,成為了當地醫療隊的護理骨幹。

李佳瑋被武漢醫護及患者稱為“血氣小王子”、牛玉龍成為了護理組長,肩負護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使命。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一批批的醫護支援保障了北站出入口體溫篩查、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備班、急診體溫排查工作。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每一位呼吸科的醫生和護士,都履行著一名呼吸人的職責。在這場抗疫戰役中,作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醫務工作者是自豪的。他們熱愛自己的專業,也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加油“呼吸人”!

用專業去擔當 用大愛去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