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能放下手机,不到孩子面前玩,孩子就不容易沉迷于玩手机

担心孩子玩手机?那就一起玩吧。

孩子玩手机肯定是有害的,不管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儿科学会,都认为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对眼睛不好。久坐不动,是导致孩子身心健康的“杀手”,还会引起肥胖和近视。实际上孩子经常看手机容易近视,并不是因为屏幕问题,而是因为近距离观看的时间太长,导致近视。

此外手机中强烈刺激的娱乐内容,和剧烈变幻的屏幕光线,会延迟或扰乱孩子睡眠,并且孩子玩手机成瘾后,在学校上课和学习时注意力就会变得很难集中,甚至影响学习效果。

如果父母能放下手机,不到孩子面前玩,孩子就不容易沉迷于玩手机

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有调皮顽劣的时候,大多数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把手机给孩子,让孩子在一边抱着手机玩,不要影响到自己正在忙碌的家务或工作。然而,不论多么绚丽多彩的电子屏幕,都比不上父母和孩子之间真实的互动和沟通。对孩子玩手机应该限制,但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

实际上手机和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即便就是洪水猛兽,作为父母也要疏导而不是杜绝。

父母想要教育孩子,让孩子对自己心悦诚服,就要先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起沟通的纽带,再说服并纠正孩子。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和孩子建立起亲子关系的纽带呢?

诚然,亲子关系的纽带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建立,但是父母要对孩子有爱,还要包容,这样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纽带才会变得更加稳固。

如果父母能放下手机,不到孩子面前玩,孩子就不容易沉迷于玩手机

教育孩子,“过于强硬”和“过于稳固”都不是好事,反而会削弱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父母太强硬,会让孩子感觉受伤;父母太过软弱,孩子又会失去对长辈最基本的尊重。

就“玩手机”这件事情来说,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给孩子陪伴和理解,积极地和孩子沟通,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然后在感情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机”的规则。比如每天的观看时长、时间段,观看内容和观看规则。

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会让孩子的自觉性更高。

当然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现在的手机确实很有趣,也很容易让人沉迷,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甚至连老人也无法抵挡智能手机的诱惑。但是既然要教育孩子,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那么大人就要做出表率来,和孩子一起制定好“玩手机”的规则,并且和孩子一起遵守。

如果父母能放下手机,不到孩子面前玩,孩子就不容易沉迷于玩手机

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比起解决眼前的小问题,不如着眼于长远的大问题,从长远的角度,先培养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然后再有效地说服和教育孩子,这样比简单粗暴地打骂责罚,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如果父母自己能够放下手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或是观看奇怪的内容,那么孩子自然也就不容易沉迷在手机、网络和游戏中。

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每天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父母能够陪伴孩子多读书、多游历,做更多积极的事情,那么孩子自然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玩手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