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比不上康熙雍正乾隆,为何谥号“仁宗”?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嘉庆比不上康熙雍正乾隆,为何谥号“仁宗”?


众所周知,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最辉煌的一段就是,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雄才大略,在位期间,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太平。

那么嘉庆没有康熙的英明雄伟,没有雍正的乾坤独断,没有乾隆的大气磅礴。康乾盛世又完全和嘉庆不搭边。甚至可以说,自嘉庆在位起,清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虽说乾隆给清朝奠定了衰败的祸根,但开始衰败确实是在嘉庆年间)。面对这样一个嘉庆帝,为何庙号是任总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谥号:

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可以说,谥号就是一个人的盖棺定论,你的谥号是“炀帝”,暴君;你的谥号“武帝”,开疆拓土,雄才大略;你的谥号“愍王”,我们同情你;你的谥号“文帝”,英主明君。你作为皇帝死后没有谥号,不好意思,你太无能了,我们只能叫你后主了。

嘉庆比不上康熙雍正乾隆,为何谥号“仁宗”?


那么谥号为“仁”究竟有多大意义呢?

“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从字面来看就是友爱和尊重他人便是仁,孟子将孔子仁说应用到统治者身上,就提出了仁政,仁政就是要求统治阶层能够体恤民生,与民休养,反对穷兵黩武,发动战争,最大限度的保证百姓安居乐业。

更为重要的,作为封建朝代的官方思想与主流思想,儒家对于文化的控制可谓巅峰至极。把儒家的最高理想“仁”,作为评价帝王的谥号,便足以看出其中的重量。

纵观中国封建史,422位皇帝,23个朝代,能被称为“仁宗”的只有六位:

宋仁宗赵祯、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辽仁宗耶律夷列、

西夏仁宗李仁孝、

明仁宗朱高炽、

清仁宗爱新觉罗·永琰,即嘉庆帝。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人最为骄傲的两个朝代,强汉盛唐,国怍绵长,杰出帝王众多,都没有出现一个“仁宗”。

嘉庆比不上康熙雍正乾隆,为何谥号“仁宗”?


而嘉庆皇帝,作为末代王朝的皇帝,连这个末代王朝最辉煌的“康乾盛世”都没沾上边的,一上位就是老爹乾隆留下的烂摊子的可怜虫,偏偏是“仁宗”。这又为何?

究其原因,大概三点:

第一,嘉庆帝确实尽心尽力,想把国家治理好!

这位经过乾隆皇帝晚年千挑万选选出的继承者,自从亲政之后,就卷起袖子要办大事。先打掉了巨贪和珅,又全国大张旗鼓抓贪官,铁腕整顿腐败亏空。在位二十五年,几乎天天都是工作狂模式,忙到喘不过气来。

除此之外,平定白莲教反叛,治理漕运,不能否认嘉庆皇帝也是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明君,但是他的性格和受到的教育局限了他的治国政策。嘉庆皇帝恪守“中庸”、“敬天法祖”的圣训,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改革的动力和勇气。他个性循规蹈矩,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

嘉庆帝时,给安南改名,稳定南疆。最关键的,他开创办实学之风,无意中给黑暗的大清带来了光亮,说他为大清续命70年,虽有夸大之词,也有合理之处。

如此说来,“仁宗”之名也有道理。

嘉庆比不上康熙雍正乾隆,为何谥号“仁宗”?


第二,“仁宗”谥号,少而显稀奇,并不比其他谥号高多少

作为封建帝王的谥号,只有褒贬同情愤怒之意,而同样寓意的谥号无高低之分。

都知道“文”是夸人,“炀”是贬人。自然“文”比“炀”好,但是同样是夸人的“文”,“武”,孰高孰低呢?这个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因此,单从谥号的角度来说,“仁宗”并不比“文帝”,“惠帝”,这些谥号高级多少,只是因为太少了,422位皇帝才出了6个,所以才看起来显得很高端。

而儒家彻彻底底把控国家思想,唯我独尊的巅峰时期,可能还就是从宋代开始的。秦朝重法,汉朝皇权至高,三国是乱世,晋朝作为最弱的朝代,国家还治理不好,根本就没能力给儒家提供舞台。南北朝是乱世,隋朝短命,唐朝三教并行。只有到了宋代,儒家才开始成为真正的核心思想,有了可以一定程度上让皇帝忌惮的实力。程朱理学的发展,更是把儒家推向巅峰。如此“仁宗”谥号才得到重视,这也就是为何宋朝才出现第一位“仁宗”原因。

而更可能有一种原因,“仁宗”的谥号太小众了,封建帝王们不愿意用,甚至不屑于用,他们更喜欢“文帝”,“武帝”这种开朝立制,鼎定乾坤,开疆拓土的”硬实力”谥号,这也就是“文”“武”大众,“仁”小众的原因。

综上三点,“仁宗”谥号并没多高,只是少见多怪。

嘉庆比不上康熙雍正乾隆,为何谥号“仁宗”?


第三点,仁宗谥号,可能有世人对这位“有心无力”帝王的同情

乾隆皇帝作为康乾盛世最后一位皇帝,着实败家,实打实的说,雍正一生兢兢业业打下的国库老本,差不多被乾隆吃的吃光。后期不够吃,还靠卖官,赎罪银,拳养贪官来获取财钱。

由此带来的恶果是: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贪官污吏问题。

嘉庆有这么一位“坑儿子”的爹,着实没办法。他本来就没有康熙雍正一样的才能,只能做守成之君,偏偏老爹太坑人。自己吃喝玩乐爽够了,把烂摊子留给儿子。嘉庆只能苦苦支撑,奈何才能不足,也无法挽回局面。

世人也许可怜其境遇,感叹其努力,给了他“仁宗”谥号。


补充一点: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雍正:爱新觉·罗胤。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

嘉庆比不上康熙雍正乾隆,为何谥号“仁宗”?


然而,天下大势,浩浩汤汤,若无时势,子婴也得亡国;若得时势,刘邦也可称王。王朝的兴衰自有天意,也不是一个“仁宗”所能挽留,清朝后期的耻辱无能,只能成为民族记忆里的伤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