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碧華:從“作坊式”鏈條到鏈動世界的掌門人

1991年創辦伊始,不到十年的時間,他把東華鏈條打造為中國鏈傳動行業龍頭企業;他收購、控股國外公司,建全球五大製造基地;他連任五屆中國鏈傳動行業理事長,帶領中國鏈傳動企業參與鏈傳動國際標準制修訂,被譽為中國鏈傳動行業的引領者。他,就是杭州東華鏈條集團董事長宣碧華。

宣碧华:从“作坊式”链条到链动世界的掌门人

杭州東華鏈條集團董事長宣碧華

宣碧华:从“作坊式”链条到链动世界的掌门人

杭州東華鏈條集團外景

請問您最初是如何與鏈條行業結緣的?

:1959年,我生於杭州的一個普通家庭。初中畢業,我便進入杭州鏈條廠做了一名 “八角頭”的臨時工,每天工資只有八毛錢。這一年是1976年,我還是一個17歲的毛頭小夥子。

“杭鏈”成立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家鏈條廠,也是杭州第一批國營企業之一。初到鏈條廠時我是普通衝工,雖然工作艱苦,但我非常滿意。因為,在那個年代,能進國企工作,很多人都會羨慕。

半年後,因為操作衝床時出了工傷事故,我被截去了右手一小段拇指。作為對我的補償,我從臨工轉為正式工,端到了 “鐵飯碗”。之後,我進入廠裡的技工學校學習,兩年後,我轉崗從事鏈條銷售工作。後來因為業績突出,我從一名業務員提拔成了銷售副科長,當時的收入已經很高了。

既然已經端到了 “鐵飯碗”,您為何又在1987年 “下海”?

:我的性格有兩面性,我圖穩,也喜歡挑戰。我就想,如果一直待在國企,做到企業高層,還得熬十多年,就是40多歲了,不如趁年輕出來闖一闖?此時,趕上了國企幹部 “下海潮”,於是,我和他們一樣,就這樣扔掉了 “鐵飯碗”。

我來到蕭山錢江農場,承包了一個摩托車配件廠,我這才感受了市場的殘酷。兩年的經營,我真正品嚐到了勞累的滋味。我把70%的利潤用於生產,餘下的30%用來建職工樓、美化環境。很多人不解,說你幹嗎花心思去改善員工生活?我覺得辦企業不能光為錢,關鍵是你有沒有掌握正確的市場理念,有沒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才是無價之寶。

您為何選擇成立鏈條廠?

:在經營摩托車配件廠時,以前熟悉的鏈條經銷商還來問我買鏈條,我說我不在鏈條廠了,他們說,你自己會做鏈條,也會銷售鏈條,為什麼不辦一家鏈條廠呢?我們也好照顧你的生意。說的人多了,我也動心了。1991年11月,我在杭州機場路草莊村租了間小作坊,買了幾臺舊機床和幾把榔頭,十幾個人開始生產鏈條,廠名為“杭州城東鏈條廠”。

20世紀90年代初,民營企業方興未艾,全國已有大大小小的鏈條廠200多家,我要怎麼經營才能生存和發展?

經過充分分析市場後,我採取了很現實的策略:拾遺補闕、人無我有、以銷促產,即開發當時冷門的汽車鏈條和摩托車鏈條,第二年,我們就實現銷售收入120萬元,硬是在激烈的競爭中敲開了市場的大門。

此後幾年,杭州城東鏈條廠的發展像開了外掛似的。從1991年到1997年,創下了營業額年均增長翻一番的速度,成為中國鏈條行業的一匹“黑馬”。到1999年,杭州總部的廠房已經不能滿足生產需求,我在餘杭建造了當時中國鏈條行業最大最先進的鏈條生產基地。

這一年,杭州東華鏈條成為中國鏈條行業的龍頭企業,並保持至今。

作為零部件生產廠家,您為何要跨入整機行業的收購?

:鏈條產品畢竟是零部件生產,平臺狹窄,拓展餘地並不大。不到10年,杭州東華鏈條就做到了國內行業第一,即使做到全球老大,規模也有限,我們已經觸到了行業的天花板,新的增長點在哪裡?

2003年,杭州東華鏈條收購常州東風農機,正式從零部件生產跨入整機制造的行業,這是東華集團成長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為了完善產業鏈,我在汽車、機床、農機等領域中不停地考察。正好,與杭州東華鏈條配套過的常州東風農機因為國營機制及各方面的影響,尋求轉制,我意識到機會來了。

當時中國農機行業市場蕭條,東華高管及家人朋友全部反對我收購東風農機。在對全球農機市場進行調研之後,我最終決定:進入。原因很簡單:一是從國際市場看,20~40馬力的輪拖是美國中產人士用於園藝的休閒工具,當時美國一年就有9萬臺的需求量,市場潛力巨大;二是從國內市場看,2002年底,黨的十六大提出要花20年時間全面奔小康,意味著未來10年,農村中不斷會有農業大戶產生,拖拉機有發展空間。

而真正到收購時,我才發現,風險遠大於機遇。東風農機成立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成立的第一批拖拉機廠,到2002年時,已虧損超過3000萬元,負債總額5.4億元,負責率高達126%,處於半停產狀態,待崗人數達到1300多人。

改制時,我承諾職工去留自由,對 “4050”職工和單身職工等,除由政府按政策給予補償外,我自己拿出600多萬元補貼給他們,這樣反而有些職工不願意走了。為了解決各種遺留問題,我們多付出1000多萬元的成本,不過我認為值得。

2003年至今,我沒有從杭州帶去一名管理人員,我把自身的職責清晰地定位於為企業 “化解風險、承擔責任、尋找出路”。十多年來,我每次去常州都堅持住在工廠宿舍裡,你給員工多少信任,他們就回報你多少信任。

您是如何為東風農機規劃發展路徑的?

:東風農機原來的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都比較低,70%以上是手扶拖拉機。我去後,提出兩個戰略重點:一是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開發高附加值的輪式拖拉機;二是進行市場結構調整,全面打入國際市場。

如今,在東風農機的業務構成中,高品質的輪式拖拉機已經取代傳統的手扶拖拉機,成為公司的第一大收入來源 (約佔70%),並順利進入包括歐美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外銷比重超過30%。

隨著中國政府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及新農村建設,農機的市場需求量逐年上升,東風農機也走上快速發展軌道。發展至2011年,東風農機銷售收入已突破20億元,農機產銷總量在全國同行業中排第三位,出口排第二位,而20~40馬力輪拖的產銷量和出口均居全國第一。

現在,東風農機早已進入中國拖拉機第一方陣,隨著產品打入歐美市場,國際經銷商也穩步增長到200多家;至於國內,就更是遍地開花了。

您為何要為東華鏈條開創國際化道路?

:做企業,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杭州東華鏈條也是如此。

2008年暴發全球金融危機,東華作為外銷大戶,出口份額逐月下滑。面對當時低迷的國內外市場,供過於求,激烈競爭,我們也一度陷入艱難局面,但我們也看到了其中的機遇。

當時,美國、德國、日本的製造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中國製造已越來越被國際市場所認可,並且許多產品的質量已與發達國家的產品品質旗鼓相當,甚至更優。以前,我們主要靠為國外知名鏈條企業貼牌代工,雖然企業得到了發展,但始終 “為他人作嫁衣”,企業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

我很清楚,國際化這一步,不走也得走了,否則永遠被壓榨。

經過國際市場調查和整合,我們決定 “走出去”,並提出了 “轉變發展模式,實現從訂單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的策略,一要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力爭保持出口的穩定,不喪失國際市場份額;二要抓住機遇,在應對危機中促進出口結構的升級。

2009年,我們在荷蘭、德國、美國、英國、泰國建立海外銷售公司。當年4月,杭州東華鏈條現身德國漢諾威工業展,第一次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DONGHUA”。也就是在這次工業展上,我們遇到了 “異國情緣”,娶進 “洋媳婦”。

德國第二大工程輸送鏈條製造商K魻BO公司的總經理在展會上找到我,直截了當地問我是否對收購K魻BO感興趣?我說 “當然有”。於是,我們兩人在附近找了家咖啡館,就幾個關鍵問題進行了交流。當年11月,我們正式簽約,杭州東華鏈條以近千萬歐元全資收購K魻BO鏈條公司。

K魻BO是德國具有120年曆史的老牌製造企業,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感到前景迷茫,他們要為企業找到一個好的 “婆家”。選擇的標準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要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可以實現技術與成本的互補;二是企業實力;三是老闆能力強。而我們東華,三者都具備,而我們正好看重這家德國企業的技術研發、品牌積澱和歐洲市場。

在德國公司的上任儀式上,我揚起我的手,說:“你們看看我的這個大拇指,它受過傷,是我年輕時做鏈條烙下的痕跡,在中國,你們的兄弟工友,缺乏技術,需要你們的幫助,今天,我來做你們的領隊人,我要帶著大家一起打造世界第一的鏈傳動企業!”話音一落,掌聲雷動,有人還專門看了看我的大拇指,感覺很親切。

德國和日本是世界兩大工業製造強國,產品質量得到廣泛認可。東華的國際化,少不了日本市場。2010年9月,我們正式參股成立於1941年的日本EK鏈條公司,其產品享譽全球。此舉也標誌著,我們將與鏈條行業的世界老大——椿本株式會社成為鄰里,短兵相接。

我們在收購K魻BO鏈條公司和參股日本EK鏈條公司後,在穩定兩公司原有生產和發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兩公司原有的市場營銷網絡和客戶渠道,以及品種優勢,結合東華的自主品牌建設,為重要的OEM客戶提供更為便捷的高質量的技術支撐和銷售服務。

杭州東華鏈條全面實施全球戰略十年來,銷售網絡已覆蓋全球,自主品牌建設已佔出口份額的60%以上。國外擁有 “DONGHUA、K魻BO、EK”等三大國際品牌,產品已經出口美國、德國、日本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您從事鏈條行業四十多年,有哪些感悟?

:現在,杭州東華鏈條居世界鏈傳動行業前二位,是中國首批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在全球擁有中國杭州、中國興化、日本石川、德國伍珀塔爾、波蘭日寧五大製造基地,杭州自強、杭州盾牌、東華興化等六家國內全資子公司和東華荷蘭、東華美國等八家海外子公司。

我深知中國製造業的痛處,如果沒有話語權,就處在一個被動的地位。因此,東華多年來積極參與國際、國內鏈傳動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先後參與制修訂鏈傳動國際標準9項、國家標準19項、行業標準11項、團體標準3項。

新品研發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我們有強大的研發隊伍,每天研發2到3個新品種,每年研發新產品800個左右,其中汽車發動機鏈條、汽車變速箱鏈條、軸瓦式航空齒形鏈填補了中國製造業空白,技術達到國際水平。

我認為,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我們不斷培養、發掘人才,擁有一批先進的人才隊伍,近年又實施 “雙五百”人才計劃,培養出大量研發、製造、營銷、管理人才隊伍。

多年來,面對很多製造業同行轉行房產、投資金融等發財,我絲毫沒有動心,依然堅守制造業,我認為中國真正的強大一定是靠製造業的強大。多年的創業歷程,我總結出八個字:崇尚、敬畏、耐性、迷戀,鏈條製造始終是我一直迷戀的行業,我想一直這樣堅守下去。如果說有終極目標,我希望 “迴歸原點”——用起步時曾經有過的那種勁頭和思想,一切從頭開始。回到原點,才能再創未來。(李春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