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1]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徵。

生肖作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徵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除中國外,世界多國在春節期間發行生肖郵票,以此來表達對中國新年的祝福。[1]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文獻考

“子,鼠也,盜者銳口,稀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 ,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盜者男子,青赤色……巳,蟲也 ,盜者長而黑蛇目。

子,鼠矣。醜,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蟲矣。巳,雞矣。午,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雞矣。戌,犬矣。亥,豕矣。[3]

該記錄生肖與地支的對應關係與現代相比,除“辰蟲巳雞”外,其餘完全相同。[2]

《詩經·小雅》載“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反映午馬相對。但學者指出,秦簡的午對應鹿而非馬,午馬不過是巧合。

最早完整記錄十二生肖且與今相同的是東漢王充的《論衡》。《論衡》卷三《物勢篇》:[2]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醜未亦土也,醜禽牛,未禽羊也。木勝土,故犬與牛羊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水勝火,鼠何不逐馬?金勝木,雞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勝水,牛羊何不殺豕?巳蛇也,申猴也。火勝金,蛇何不食獼猴?“

同書卷二三《言毒篇》則雲:

”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龍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龍有逆鱗。木生火,火為毒,故蒼龍之獸含火星。“

可見,最遲在東漢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2] 清代梁章缸在《浪跡叢談·續談》也轉述《論衡》的記載。[2]

《北史·宇文護傳》記述後周宇文護的母親在齊的信:“ 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這是以生肖聯繫出生年見於正史的較早記載。[2]

起源

古文獻記載未解決十二生肖的文化源頭,古今學者對此眾說紛紜。[4]

星宿說

古人將黃道與赤道附近的恆星分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分別代表一種動物。古代將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屬生肖,生肖與二十八星宿存在對應關係。[5] 明代大學士王鏊認為,二十八種動物配屬二十八星宿,並“以七曜統之”,成“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5] 清代李長卿在《松霞館贅言》認為,二十八宿配動物“即前十二屬加一倍者也“,“亢金龍,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龍類也”,體現十二生肖為基礎湊齊二十八種星宿動物。[5] 但該說難免有附會,二八星宿配動物的記載要晚於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歲星說

木星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從木星位置可確定年度支序。《玉函山房輯佚書》認為每十二年,“三歲穰,三歲毀,三歲康,三歲旱”,另說是“天下六歲一穰,六歲一康,幾十二歲一飢”。[4] 植物興衰和動物生活環境存在週期,食草動物(鼠、牛、馬、羊)和肉食雜食動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條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當年生長旺盛的動物,從而形成生肖動物,以此推定動物興衰與木星年有關,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統一。[6]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圖騰說

原始社會的先民常用某種動物、無生物或自然現象的圖形作為本氏族的保護神和標誌,即圖騰。《山海經》諸如人和野獸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遠古各地的圖騰神。[7] 夏族的圖騰是熊或魚,商族的圖騰是玄鳥,周族的圖騰則有龍、鳥、龜、犬、虎諸說。[8] 十二生肖除龍為虛幻之物,其餘皆是日常可見。其中可分兩類,即“六畜”(馬牛羊雞狗豬)和“六獸”(鼠虎兔龍蛇猴),前者是人們為了經濟目的而馴養,後者則一定程度騷擾人類生活,先民對其心生畏懼的動物。[9] 因此這些動物被作為本氏族的名號標記來崇拜。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民族學者劉堯漢從彝族的圖騰遺蹟,反推“十二獸歷”的來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獸曆法將人與紀曆十二獸同列,“是原始人人獸不分的思想意識在現實的遺留”。彝族仍用十二獸曆紀日並用於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10] 《史記·五帝本紀》記述黃帝“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圖騰,絕非真有降龍伏虎本領。十二生肖來源於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學說。

外來說

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認定生肖的外來性質。

郭沫若在《釋干支》中,認為生肖源於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漢代西域諸國仿十二宮而造十二生肖。[11] 古希臘、古埃及、巴比倫等古國也有類似的十二生肖,僅動物不同,由此生肖也許並非起源於中國。但秦簡的出土推翻此說,世界各國都有類似的動物崇拜,反加強圖騰說的合理性。

生肖取數十二,暗合古人對自然現象的歸納性認識。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十二生肖你知道多少呢?


中國先民感受到寒暑交替,植物枯榮的週期,以之為“一歲”。月亮的盈虧週期也與“歲”相關——十二次月圓正好一歲。用木星作為年的週期,“歲星”繞行一圈剛好十二年。《周禮·春官·馮相氏》雲:“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除計年計月,十二也用做計量時辰。

十二也經常用於其他方面。《左傳·哀公七年》中載,“周之王也,制札上物,不過十二。以為天之大數也。” 《國語·晉語四》記,“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 《後漢書·苟爽傳》雲:“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也。諸侯以下各有等差。”[13] 如果你喜歡我的作品就點贊加關注,想要了解什麼也可以私信我,我會努力創造更多優秀照片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