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在2019版溜爸最喜愛的40個學區排名中,對口初中權重變為40分,遠超其他各類指標,很多讀者非常疑惑,既然是小學排名,為什麼對口初中佔比如此高?初中學區概念又是如何產生的?科科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為什麼以前初中學區概念非常淡化?


在眾多成都家長或者說北上廣深家長的眼中,學區房的概念主要是指公立小學,因為公立小學是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


各地如何落實就近入學的原則呢?基本都是在該公立小學附近的小區劃片,劃入該小學對口的樓盤,就是該公立小學對口的學區房,孩子的戶籍在哪個小區,基本就確定了就讀哪個唯一的公立小學。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所以,對於重點小學,家長都是趨之若鶩,但對對口初中,家長往往不是特別敏感,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很多優秀的學生,小升初根本不需要參加全市大搖號、區內小搖號,搖號之前,他們已經拿到重點公立和私立名校的錄取名額(不管是北上廣深,還是成都南京杭州,情況都一樣)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一方面是之前私立初中招生先於公辦初中,另一方面,公立初中為了篩選生源,也會想辦法提前鎖定優質生源。再加上gx擇校、小k、壓z、佔K等八仙過海的方法,私立公立名校爭搶優質生源的暗戰愈演愈烈,小升初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家長為了孩子能夠提前鎖定名校升學名額,也會想盡一切招數,有的四處奔走託人找關係,有的親自上陣給孩子製作精美簡歷,有的轉戰各個場合讓孩子參加各類考試……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這就是為啥多年前家長對奧賽、華賽趨之若鶩,因為一座獎盃就代表了一個寶貴的名校錄取名額;為啥家長如此看重孩子區內調考成績?為啥家長全力以赴為孩子爭取區三好?為何給孩子報名很多個課外培訓班?同樣的邏輯。


因此,放在以前,大量優秀的生源根本不用到搖號的環節,就已經被私立、公立優質名校提前錄取並且安排重點班,小升初主要看娃的成績和綜合素質,靠和中考一樣的選拔機制而不是隨機搖號確定,這是一二線城市家長的共識!!!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相信讀者現在看這張圖就明白了,為什麼高新區優質公立小學錦暉,畢業生最後流向對口初中的反倒是少數。


因此,很多家庭都不會去等公立全市大搖號和區內小搖號,初中學區意識無從談起。


為什麼現在初中學區概念越來越強?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注意,不是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磅文件下發,這個文件猶如重磅炸彈,會深刻顛覆全國教育的形勢和格局。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文件一出,國內知名民辦教育集團市上公司股票全部應聲下挫。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為什麼要出臺這樣的一個文件?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以成都為例,PPT上面寫了:


很多人可能有一個概念:“成都民辦學校比公辦學校強”。


其實這個概念是不準確的,準確的說法應該是:


“成都的民辦初中比公辦初中強”。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上方圖片可點擊放大

而民辦初中強的核心原因:

可以篩選。


現階段,成都民辦校(私立學校是同一個意思)在幼升小及小升初階段,招生都是有優先權的,可以掐尖。


例如幼升小,民辦校是優先於公辦校招生,可以面試,可以篩選;小升初,去年雖然開始執行30%的招生名額是搖號產生,但還有70%的名額是學校可以面試自主招生。


而公辦校完全是劃片入學,來的學生無論好壞照單全收。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這樣公平嗎?


同時,民辦校掐尖的需求,在社會上也衍生了大量怪現象:


典型的例如有社會培訓機構說自己和XX私立校關係好的很,可以組織考試,可以推薦到某私立校,再收取高額費用。


而這是教育主管部門明令禁止的!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可點擊圖片放大


民辦初中越來越強,會帶來什麼問題?


篩選幼齡化、提前鎖定、馬太效應、學校分化嚴重、大家都不就近入學、擇校成風。。。等等。


所以,國家一定會出手整治這樣的亂象,而此次教育新政幾乎重要條款都是對篩選生源的各種途徑各個擊破。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關於教育新政,科科已經做過多次解讀,公民同招、百分之百搖號、民辦鎖區、不得面試和選拔……


重點條款無一例外都是指向生源篩選,以後,這道門會越難越難進入,也就是說,以前只要孩子夠優秀,家長足夠拼,孩子總能提前鎖定優質學校的錄取名額;但新政之後,對於絕大多數家庭而言,這條路已經很難走通,唯有迴歸確定性強的公立入學方式。


所以,擁有優質對口初中的小學一下變得更加熱門,因為更多的學生要回歸到全市公立大搖號和區內小搖號這個路徑上來,初中學區,就是這樣產生和強化的!


初中學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