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真實故事)銀杏樹“慘案”

故事:(真實故事)銀杏樹“慘案”

  人有悲歡離合、生死離別,動植物亦如此,也有陰陽相隔、妻離子散現象發生。在隆隆寒冷季節,金黃色的銀杏樹,以它皇族般的珍貴色彩,為冬日增添了幾分嫵媚與生機。在欣賞它的嬌貴色彩時,我們不禁聯想起在半個多世紀前,有一個關於銀杏樹在人間“慘案”的故事,害得雌雄銀杏樹陰陽相隔,終身無後。故事還得從頭道來。

  在成都平原西部邊緣的雅安市名山縣內,有一座海拔1456米的蒙山,此山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過渡地帶,這裡因常年降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雨霧蒙沫”,古稱“西蜀漏天”,因得蒙頂山之名。蒙頂山山勢巍峨,峰巒挺秀,絕壑飛瀑,重雲積霧,素有“蒙山天下雅”的美譽,與“峨嵋天下秀”、“泰山天下雄”齊名。同時,蒙山因終年雲霧繚繞,具備出好茶的得天獨厚條件,又享有“世界茶文化聖山”的美名,有一副對聯:“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說的就是蒙山茶與揚子江齊名神州大地上。從唐朝的天寶年間起,蒙山就年年向皇室進貢茗茶,為保證貢茶不受外界汙染,皇上下旨封山育茶,派茶僧管理,配上一隻白虎尋山護茶。

故事:(真實故事)銀杏樹“慘案”

  由於有當今聖上旨意,蒙山就封山育茶,杜絕人為干擾,加上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十分適宜的氣候條件,蒙山上的植物生長十分茂盛。在山腳下的天蓋寺周圍,生長著十三株濃萌蔽日的古銀杏樹(俗稱”公孫樹“),估計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寺院的武僧和江湖上的武林高手經常在樹上跳躍翻騰,練習輕功什麼的。練功之人還常用銀杏樹上獨產的空心白果滋補身體,壯陽益氣。這十三株銀杏樹上白果是年年開花、年年結果,一年都沒有落下,無私向人們饋贈滋補佳品。

故事:(真實故事)銀杏樹“慘案”

 時光穿梭、斗轉星移,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四川省名山縣遭受特大早災,人畜飲水困難,眼看莊稼顆粒無收、豐收無望。當地一位縣委書記看到這一切,心急如焚,想為民解難,急尋普降大雨之計。不知何等高人向這位縣委書記諫言:蒙山頂上與南天門接壤,如在山頂放上一炮,振動天庭,就會喜降甘露,普救眾生。於是,這位“父母官”就親自帶領民兵,背上炸藥,徑直向海拔千多米的蒙山頂爬去。

  烈日當空似火燒,本就熬受乾旱之苦的民兵們,背起炸藥走了十幾裡山路,早已疲憊不堪,當走到蒙山天蓋寺外銀杏樹下,縣委書記就叫大夥歇口氣,他見民兵們個個精疲力盡,面色難看,再也無力向山頂進發,再也不忍心叫民兵們把沉重的炸藥背上山頂,但為全縣民眾普降甘露的使命又沒有完成,怎麼辦?情急之下,這位父母官下令,就地放炮,振動天庭,尋求甘霖。

  誰知,事情也真是那麼奇怪,十三株銀杏樹中只有一株是雄性樹,其餘十二株都是雌性樹,而唯一這株傳花授粉的雄性樹又被陰差陽錯、鬼使神差地在放炮中炸掉。從此之後,這十二株雌性銀杏樹就沒有被授過粉,只開花不結果,往日茂盛的蒙山空心白果就此匿跡。這片銀杏樹中“丈夫”被人為炸掉,他們的“子女”空心白果也“胎死腹中”,可謂是植物界中一大慘案!

故事:(真實故事)銀杏樹“慘案”

  到現在.這十二株雌性銀杏樹,已“守寡”半個多世紀了。 值得慶幸的是,被炸掉的那株雄性銀杏樹,雖然枝死.但根還生在,雄性銀杏樹的樹根上頑強長出了兩米多高的新枝。據當地人介紹,銀杏樹是公公栽樹、孫孫吃果,生長時期十分漫長悠久,能再次看到十二株銀杏“寡婦樹”開花結果、嚐到雌性銀杏樹結出的空心白果,可謂一個人的天大福氣!但願有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真實的故事,看到“寡婦樹”的開花結果,嚐到劫後餘生的空心白果!

故事:(真實故事)銀杏樹“慘案”

延伸閱讀:

  銀杏樹是典型的雌雄之分植物,區分的方法很容易辨別的。如果是在開花期就可以判斷出來,雄性銀杏樹的花芽大而飽滿,頂部較平。雌株的就比較小一些,長在花梗的頂端。(見下圖)

故事:(真實故事)銀杏樹“慘案”

   如果不在開花期的時候,區分雌雄就需要依靠別的方法。一是看分枝角度,雌株主枝與主幹的夾角較大,可達50度以上,枝條向四方展開,有時下垂,且橫枝比雄株多而凌亂;雄株主枝與主幹夾角小,大多在30度以內,枝條的尖削度小,有的幾乎與主幹平行生長,枝條挺直,雄壯有力。二是看葉片,雌株葉片普遍比雄株葉片小而色綠,葉裂刻較少而淺,缺刻未達葉的中部(見下圖)。雄株葉片較雌株大而色淡,葉裂刻較深,缺刻超過葉中部,且葉脈較粗。(見下圖)

故事:(真實故事)銀杏樹“慘案”

故事:(真實故事)銀杏樹“慘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